到生活中捕捉
不少同学把习作看成是一件苦事,,这无非有两大困难,即写什么,怎么写,在同学们感到无材料可写时,要你写作文,那一定不好写,你写不出来,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有的同学平时特怕写作文,可有得完成任务,怎么办?老师布置文体后,一回到家后就搬出诸如“作文精选”一类的辅导书,对照老师出的题目,按图索骥,这里摘一段,那里抄一节,拼凑出“大作”交上去。长期下去,到了关键时刻,肯定会露馅的。
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写作素材比比皆是,怎么会没有什么可写的?校园里。学习新知时的勤奋,攻克难题中的艰辛,游戏娱乐间的趣味,开展活动后的体会,家庭内学做家务的酸甜苦辣,外出旅游的大开眼界,佳节团聚的欢声笑语,小天地里的自由浪漫,瑰丽无比的自然风光,日新月异的家乡变化,五彩缤纷的网络世界,感人肺腑的邻里之情等等,即使一粒小石子,一片落叶,一声鸟叫,一张照片,都能让同学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可以这样说:“生活中的每一天都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提供给我们源源不断的写作材料。
说起生活是习作的源泉,首先同学们要热爱生活,只有充满对生活的热爱,才能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其次要学会做一个有心人,主动观察周围的事物,到生活实践中体验、发现,去采集,去积累,最后要像老舍先生所说:“要天天记,养成一种习惯。刮一阵风,你记下来;下一阵雨,你记下来;流一次泪,你记下来……因为不知道在哪一天,你的作品需要描写一阵风,一阵雨,如果没有这种积累,就写得不够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