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转化“K”型学生关键在哪里?

作者:枫叶 来源:枫叶教育网 点击:4585

 

用我的话说,优等生是“A”型学生,后进生是“K”型学生,我们在打造“A”型学生的同时,坚决不要忽视转化“K”型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全体学生“整体推进、全面发展”。

所谓的“K”型学生,严格的说应该分两类:一类往往是在课堂上学习欠了帐,成了学习上的“K”型学生;另一类是行为习惯的养成上欠了帐,成了思想纪律的“K”型学生。

针对这两类“K”型学生,没有必要提高什么认识,成立什么领导小组。一句话:转变一个“K”型学生比打造“A”型学生更重要。从校长到班主任、任课教师都要人人承包、责任到人,就像行政干部包村住队、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一样,从生活、学习、心灵、品质的细微处,真心实意地转化转化“K”型学生。

那么,转变转化“K”型学生的关键在哪里呢?我认为只有一个字:“爱”!

事实上,我们的校长、班主任、任课教师常常爱的是“A”型学生,而“K”型学生往往成了被师爱遗忘的弱势群体。因此,久而久之,这些无知的“K”型学生因为多种原因,由于不爱老师,也就不爱给老师学习了。

俗话说,一个教师爱自己的孩子是一种本能,爱别人的孩子是一种神圣;爱自己的学生是一种本职,那么,爱“K”型学生就是一位教师高尚的天职。

因此,无论对待哪类“K”型学生都应该要爱字当头,点拨心灵,耐心转化。只有把师爱撒向这些弱势群体了,才能真正消灭人为造成的教育不平等。

首先,把教师对学生的爱倾注在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关爱上,从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入手,转变情感态度,重视情感激励,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赏识“K”型学生的进步,使他们感受成功体验的过程中,把对教师的爱,转化成热爱学科教育的激情,来消除厌学心理,增强学习信心。

其次,实行“K”型学生道德教育的温情“导师制”,让每个教师的身份都变成“K”型学生在校期间的代理父母,从父爱和母爱的亲情出发,负责对“K”型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观念训导、学习辅导、交往指导、行为引导。在日常教学的同时,与“K”型学生一起参与课余时间各类活动,及时、准确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和行动轨迹,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

再次,严格把握课堂教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关口,保证不再产生新的学习欠账的“K”型学生。对于已经存在的正在转化的“K”型学生,不仅教师自己首先关爱,还要教育全体学生集体关爱,在回答问题、分组讨论、朗读演板等师生双边活动中,都要给后进生以充分的锻炼和施展才能的平台。同时,还要针对“K”型学生的不同程度,布置适当的学习任务,使“K”型学生能消化、能赶上,逐步缩短学习差距。

当然,很多教师一提到转化“K”型学生,就想到补课,就想到搞活动。

尽管,补课是转化“K”型学生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亡羊补牢的做法。如果抓不住“爱”这个关键,不把 K”型学生的学习差距消灭在课堂上,无论什么时候,补再多的课也是枉然的;

尽管,搞活动也是转化“K”型学生一个重要的、必不可少的措施之一,但是,我认为这仅仅是形式主义的做法。如果抓不住“爱”这个关键,不把“K”型学生的思想差距训导在行为习惯的养成上,不管什么形式,搞再多的活动也是徒劳的。

因此,我疾呼:转化“K”型学生的关键是“爱”!

更新:2005-03-03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