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从“走下讲台”和“俯下身子”说开去

作者:枫叶 来源:枫叶教育网 点击:7512

 

 

  在新课程实验和“惜时增效”课题研究中,我倡导教师要树立求真、务实、创新的课堂理念,以“走下讲台”和“俯下身子”的课堂组织形式,来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把学生对老师的爱转化成热爱学科教育的激情,形成“动乐爱创”的学习氛围,达成惜时、轻负、高效的课堂效果。

  我在将近三年的课堂实践中,赋予了“走下讲台”和“俯下身子”课堂组织形式新的内涵和具体的操作流程。在继承和发扬传统的优秀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我要求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

  为了使这一完美的课堂组织形式和丰富的课堂操作流程,能够有效地指导教师在新课程实验和“惜时增效”课题研究中,创造性地附注实践。我又细化为在课堂上 “如何提高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如何激活学生分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和效率;如何提升质疑、提问问题的价值和深度”三个研究主题,和教师们一道在课堂中研究、探讨。这样,在教师“走下讲台”和“俯下身子”后,学生虽然自主、探究学习,但没有放任自由;分组、合作学习,但更注重独立思考;质疑、提问问题却没有从“满堂灌”走向“满堂问”的极端。

  例如:针对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显著、对话特色明显的课文,我们的教师都能够根据课文中人物角色的多少,让学生在课前根据自己的表演能力选择角色,自行组合排练,上课时各小组再进行表演竞赛。使学生在动感中,享受快乐,热爱学习,主动创新。每个学生为表演好自己选择的角色,主动激发了他们了解故事情节,熟记人物对话语言,掌握人物的动作形象,把握人物的心理变化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于是,学生在参与小组表演中表现的竞争意识、合作表演中体现的团队意识,以及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发挥的创新能力都得到了培养和提高。同时,学生对其他小组和同学表演的遗憾和自己表演的反思所产生问题的质疑和提问,其价值和深度是一般课堂形式无法攀比的。在这种活跃的课堂氛围中,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师生在互动中交流,师生在互相帮助中学习,即使学生表演不到位,教师只能够适度点拨。因为,教师毕竟不是十全十美的的导演,学生毕竟不是专业训练的演员,师生完全是借用这种“动乐爱创”的学习方法,利用尽可能少的时间,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和技能,养成尽可能好的学习习惯。

  再如:期末总复习,根据单元复习的教学目标和任务,教师确定每个小组完成归纳其中某一类的复习任务,再由小组成员通过自主、探究和讨论、合作归类复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然后再进行口述、或板书。但是,最最关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复习的目的——在归类复习任务时,能够说出归类的重点——是否是考试的要点,为什么?归类的难点——在考试时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再在小组间共同的互动、交流、辩论中,在教师的俯下身子有效点拨和帮助下对复习的重点、难点加深理解和正确掌握,避免了盲目复习的徒劳行为。值得说明的是要明确考试的目的是检测复习的效果——对已学知识和技能即重点和难点的掌握程度的检测。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说出归类问题考试的要点和把握的难点,就是应试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考试时就会立刻想到这道题是哪个小组、哪个同学阐述过的,那么所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也就轻而易举地掌握了。换而言之,如果这些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又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如同讲授新课一样满堂灌式地强调传授的,对于司空见惯的学生来说,怎会有自己和同学们 “自主、探究、分组、合作”的成果记忆犹新呢?

可以这样说,任何课堂都少不了“教师、学生、教材”三个要素。“走下讲台”和“俯下身子”目的是在新课程理念下,摆正师生关系,吃透、掌握和超越教材,求得更佳的课堂结构和课堂效果。

更新:2004-10-04 00:00:0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