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 火 与 远 方——孙女与我的文化使命

薪 火 与 远 方
——孙女与我的文化使命
午后的南阳东站,人流如织。G316次列车的车票静静躺在掌心,这是我自费奔赴的一场求知之约——前往山东泰安参加“人工智能赋能基础教育”研讨会。当列车缓缓启动,故乡在视线中渐行渐远,我的思绪却停留在昨日你周岁生日的烛光里。亲爱的孙女安安,此刻,爷爷想把这些话写给你,也写给这个家族血脉里流淌的文化使命。
昨天,你用稚嫩的手指抓住那支毛笔的瞬间,我看见了一道穿越时空的光。这支笔,曾记录过孔子的“有教无类”,书写过朱子的“格物致知”,描绘过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今天,它被你紧紧握住——这不仅是血脉的延续,更是文明火种的传递。在你开启人生第一年之际,爷爷选择再次出发求学,就是要用行动告诉你:学习,是我们对这个世界最深的敬意;传承,是刻在骨子里的责任。
我要感谢你,我的孙女。你的到来,让“传承”这两个字从未如此具体而温暖。在你清澈的眼眸里,我看见了文明最初的微光。抱着你时,我常想:你要成长在一个怎样的世界?人工智能正在重塑人类文明的每个角落,而爷爷这代人要做的,就是让科技的浪潮承载着五千年文明的智慧前行。
也感谢你,我的妻子。三十年来,你总是那个为我点亮归家灯火的人。这次,你往行囊里塞进家乡的泥土,说:“带着根去求学。”这捧土,比任何经典都更让我懂得——所有的远行,都是为了更好地归来。你抱着孙女在门口送我远行的身影,将成为我心中永不褪色的画面。
感谢我的儿子、儿媳。你们支持我自费远行,说:“爸爸不仅是我们的父亲,更是无数孩子的引路人。”在你们身上,我看见了“孝”的升华——从守护一个小家,到成就一种大爱。你们让孙女在爱中成长,就是最珍贵的文化传承。
列车飞驰,窗外是绵延的华北平原。我翻开《论语》,脑海里浮现的却是你呀呀学语的模样。亲爱的孙女,你知道吗?爷爷这次要去学习的,是如何用最新的人工智能赋能最古老的教育智慧。这不是简单的技术学习,而是一场文明接力的准备——我们要为你和你的同龄人,准备一个既能扎根传统又能拥抱未来的教育。
中华文明之所以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在每个关键的历史时刻,总有人勇敢地接过火种。从孔子编修《六经》到朱熹集注《四书》,从王阳明龙场悟道到今天我们用数字技术传承文化——每一次,都是对文明生命的延续。如今,爷爷愿做这样的接棒人,在人工智能时代,让《诗》、《书》、《礼》、《易》的智慧获得新的生命。
作为学习者,我要让你看见,求知是终身的修行。作为践行者,我要让你明白,学问必须扎根大地。作为传承者,我要让你懂得,文明需要代代守护。作为传播者,我要让你知道,中国智慧应该被世界听见。
这条路并不轻松。当同龄人含饴弄孙、颐养天年时,爷爷却选择自费远行。但每当我犹豫时,就会想起你抓周时的那支笔,想起教室里那些渴望知识的眼睛。这个伟大的时代赋予我们这代人特殊的使命——在数字文明的浪潮中,为中华文化找到新的表达方式。
亲爱的孙女,终有一天,你会读懂这些文字。那时你会发现,爷爷不仅是在给这个时代的教育寻找出路,更是在为你和你的同龄人铺设一座桥梁——一座连接古老文明与数字未来的桥梁。
“为往圣继绝学”,在今天意味着要用人工智能激活经典智慧;“为万世开太平”,在当下是要用科技促进教育公平。当乡村孩子能通过智能平台聆听大师讲解《诗经》,当山区学校能借助数字技术共享优质资源,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对文明最好的传承。
列车即将抵达泰安。泰山,这座承载着中华文明精神的山岳,正在前方等候。爷爷会带着你的笑容给予的力量,带着家族传承的使命,坚定地走向这场思想的盛宴。
亲爱的孙女,待你识字明理之日,愿你既能诵读“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古训,也能驾驭最新的人工智能;既能品味唐诗宋词的韵味,也能理解算法背后的哲思。爷爷今天所有的努力,都是希望你能成长在这样一个世界——科技永远闪耀人文的光辉,未来始终流淌传统的血脉。
这束从你周岁生日开始传递的火把,将照亮爷爷余生的每一步。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我仍愿是那个在求知路上奔跑的老人,只为让你和更多的孩子,能在文明的长河里自在徜徉,在星汉灿烂中找到自己的方向。此爱绵长,此志不渝。
永远爱你的爷爷 惠先钦
于奔赴山东泰安的旅途
2025年11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