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班主任数字坊”来了!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1

“班主任数字坊”来了!

——人工智能赋能“智慧班集体”沉浸式体验侧记

“班主任数字坊”来了!AI如何重塑我们的班级与养育?

“班主任数字坊”究竟是个啥?如果大家了解“校长工作室”“名师工作室”“班主任工作室”的职能,那么理解“班主任数字坊”便不难——它们在理念上“异曲同工”,却又在形态与机制上实现了跨越。

“班主任数字坊”这一名称,汲取了隋唐洛阳“里坊制”的文化智慧。里坊,是古代城市最基本的居住与管理单元;而“数字坊”,则将其从物理空间升维为数字化的教育平台。它融合洛阳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技术优势,实现了从“居住之坊”到“数字之坊”的创造性转化,成为一个以人工智能赋能班级管理的高效空间。

2025年10月24日晚7:00至8:30,我与洛阳市白马寺实验小学五十多名班主任,共同参与了一场以人工智能赋能“智慧班集体”为主题的沉浸式体验培训。整场活动脉络清晰、节奏紧凑,让参与者真正“心明眼亮”。

培训伊始,大屏幕上呈现出“智慧班集体养育脉搏与行动”思维导图,从“道”“术”“器”三个层面系统梳理了智慧班集体建设的理念、方法与工具。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工智能如何真正为班级建设注入能量?

这不仅是教育现实与科技潜能的碰撞,也是传统“工作室”与新型“数字坊”之间的一场理念竞赛。

据教育部统计,班主任平均每天需投入3–5小时处理班务与沟通。如果AI能分担其中60%的事务性工作,您将如何使用被释放的时间?段旭敏老师站起来回答:“备好课,批改好作业。”她获得的奖励是《养育》一书。

教书育人的“书香教师”,甚至是“王牌书香教师”——而这,正是技术赋能教育的初心所在。

紧接着,屏幕上呈现了“智慧班集体建设兵团”的构建方案——该方案旨在通过AI实现三大跃升:工作减负(优化生命质量)、管理增效(增强生存能力)、育人提质(改善生活状态)。

这一切是否可行?答案是肯定的。

只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时间、精力与AI技能,实现三维赋能完全可能。

当然,仅靠一场90分钟的培训无法完成所有目标,但现场的六大沉浸式实战演练,却让理念落地有声,让路径清晰可见:

【实战一】使用“deepseek”设计《“让家长感动”的期末个性化沟通方案》

【实战二】使用“豆包”为班级创作一套《月度励志主题系列活动》。

【实战三】使用“飞书多维表格”构建本班《学生成长数字画像》系统。

【实战四】借助雨课堂平台,模拟召开了一场互动式家长会。

【实战五】用自己班级照片做背景,编辑《在于责任 陪您成长——中国家长之歌》影像歌曲。

【实战六】鼓励家长用自己家庭照片做背景,编辑《人间第一情》影像歌曲。

“班主任数字坊”以人工智能为引擎,推动“智慧班集体”建设不断深入,不仅提升了管理效率,更在孩子成长与父母养育层面实现突破。整场培训融理念、方法与实创于一体,既有高度,也有温度。

孙金海老师是全场唯一一位带笔记本参战的人,他顺利完成了【挑战一】的任务。

陈艳芳老师是第一个完成【挑战二】的佼佼者。 

现场还融合了《养育》一书的核心理念与资源——50个养育案例、40段养育视频、174节养育课程,以及《正面管教》《儿童敏感期》《芬兰儿童技能教养法》等经典工具,共同构建出智慧班集体建设的厚实文化基础。

特别是以梁文峰与“饺子”的成长故事为例,结合“三生”(生命、生存、生活)、“三自”(自律、自主、自信)与“三观”的阐释,画龙点睛地勾勒出卓越人生的成长路径。

在“养育成长树”的意象前,我特意诵读了《养育》书中的个人经历篇章《历史上的今天,我曾是新长征突击手》,将整场沉浸式体验推向情感与理念交融的高峰。

这一切印证了一个核心观点:当AI承担了琐碎,班主任才能真正回归“养育者”的角色——用更多时间关注孩子的闪光点,设计触动心灵的活动,实现真正的因材施教。我们共同期待这样一个教育未来:班主任生命质量轻松富足,学生生存能力勇于挑战,家长生活状态多姿多彩!

更新:2025-10-25 09:00:5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