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网络:是进步的电梯,还是躺平的电椅?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37

网络:是进步的电梯,还是躺平的电椅?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今天,我站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段特殊的旅程。这旅程跨越了十多年,发生在不同的城市:从豫西小县城的黎明网吧,到三门峡市熟悉的培训楼旧址,从义马市教育局寂静的办公室,再到远赴乌鲁木齐火车晚点27小时的艰难跋涉。贯穿其中的核心,始终是一件事:克服千难万险,只为维护一个服务师生的教育网站——《枫叶教育网》和《灵宝教育网》。

这些经历让我刻骨铭心地认识到:网络,正是人类进步的电梯!但如果我们迷失方向,它也极易变成一张令人沉沦的“躺平电椅”。

一、电梯之力:当网络成为进步的阶梯

让我带大家回到那些不寻常的时刻:

小县城的黎明突围:多年前的七夕凌晨,异地小城宾馆无法上网。为了更新网站资源,我凌晨三点起床,却因大门紧锁被困。熬到五点,终于寻得一家网吧。拍门无人应,最终找到侧门进入。昏暗灯光下,男女青年大多在游戏中鏖战或沉睡。我在角落的07号电脑前坐下,输入账号,争分夺秒地筛选、整合、上传最新的教育资讯。当首页成功生成,那份在特殊地点(网吧)、特殊时间(七夕黎明)、特殊机器(07号)完成使命的满足感,至今难忘。那一刻,网络是连接我与千里之外万千师生的生命线。

旧校址的意外惊喜:一次因探病误车,夜宿母校旧址改造的招待所。意外发现房间有电脑,却因鼠标被设置成“左撇子”模式而无法操作。坦诚沟通后,不仅解决了问题,更与管理者老唐畅谈教育。凌晨两点半,调整好电脑时间,我开始审批投稿、添加资源。当想到家乡的校长、教师、家长和孩子清晨就能享用这些“教学资源蛋糕”,疲惫一扫而空。这栋曾赋予我技术启蒙的旧楼,再次用网络支撑了知识的传递。

教育局的孤灯长明:在义马市培训期间,宾馆无网络。我主动提出夜宿教育局电教馆办公室。凌晨两点,偌大的办公楼只有四楼亮灯。我修改课件、测试流程,然后通宵为两个教育网站添加信息。清晨七点,《枫叶教育网》的信息条数又增加了整整一百条。喝着凉水,忍着不适,支撑我的是师生家长们打开网站看到更新时“乐滋滋的样子”。网络,让优质资源跨越时空限制,点亮了无数求知的眼睛。

乌鲁木齐的使命必达:受邀赴全国会议演讲,却遭遇陇海线因暴雨瘫痪。在火车站苦熬27小时后终于登车。61小时的漫长旅程,交流、备课、思考未曾停歇。抵达后,放弃游览,争分夺秒修改课件、通宵准备。演讲中,灵宝的教育信息化经验,特别是利用网络进行“视频作文”、打造特色资源的实践,引发了强烈共鸣。会后第一时间,我找到网吧上传最新资源,随即踏上归程。网络,让我代表基层的声音站上了全国讲台,也让我从未忘记服务家乡师生的根本职责。

这些经历的核心是什么?是对网络作为“进步电梯”的极致运用!它打破了地域阻隔(小县城、乌鲁木齐)、弥补了资源匮乏(无设备、无网络)、战胜了时间障碍(凌晨、通宵),最终实现了知识的汇聚、共享与更新。这电梯载着优质的教育资源,飞速抵达每一个需要的角落,让学习无边界,让成长加速度。

二、电椅之危:当网络沦为躺平的温床

然而,在同一片网络星空下,我也目睹了触目惊心的另一面:

那个七夕黎明,网吧里鏖战游戏直至沉睡的年轻身影;

无数本应用于学习和创造的宝贵时光,在指尖滑动中无声流逝;

虚拟世界的光怪陆离,让一些年轻的心灵模糊了现实奋斗的意义;

便捷的信息获取,有时反而助长了思维的惰性与浅薄。

这绝非网络的本质,却是沉溺其中可能导向的深渊。当网络从探索世界的窗口,退化为消耗生命的黑洞;当它从解决问题的利器,堕落为逃避现实的借口——这张舒适的“躺平电椅”,便在无形中捆住了我们的手脚,麻痹了进取的雄心。它提供廉价的快感,却悄悄吞噬着最宝贵的财富:时间、专注力、奋斗精神和真实的成长体验。这把“电椅”,正以娱乐至死的温柔,消解着我们向上的力量。

三、养成之道:驾驭电梯,远离电椅

那么,如何确保我们和我们的孩子,稳稳搭乘进步的电梯,远离危险的躺平电椅?这离不开家庭、学校、个人共同的“养成教育”:

目标养成:点亮心中的灯塔(Why)

价值引领:家长们,请多和孩子聊聊网络巨擘的奋斗(如马斯克对航天探索的执着),讲讲身边像那些克服困难更新网站服务他人的人的故事。让孩子明白网络是工具,其价值在于服务远大目标——探索未知、解决问题、创造价值、连接美好。帮助孩子树立“用网络让世界更美好”的志向。

兴趣转化:老师们,能否将学生对游戏的热情,引导至编程、机器人、科学探索?能否将刷短视频的时间,转化为制作知识分享视频的动力?像灵宝的“视频作文”,就是用网络赋能兴趣与学习的典范。让兴趣成为深入学习的引擎,而非浅层娱乐的终点。

习惯养成:锻造自律的铠甲(How)

 “数字断食”计划:家庭和学校共同制定清晰的网络使用规则。设定无屏幕的“绿色时间”(如晚餐、睡前1小时)、划定网络使用的“安全区”(如完成作业后)。使用工具辅助管理时长。自律,始于清晰的界限。

 “深度潜水”训练:鼓励并教会孩子进行“深度阅读”和“主题研究”。从“枫叶教育网”整合资源的严谨态度中学习信息筛选与批判思维。引导他们利用网络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完成一个创作项目(如制作家庭电子相册、研究一个环保课题),体验专注创造的深层愉悦。对抗碎片化,需要深度思考的锚点。

 “网络素养”必修课:学校应将网络素养教育纳入课程。教导学生识别虚假信息、保护隐私、遵守网络礼仪、理解算法推荐机制。让他们成为清醒、负责的数字公民,而非被流量裹挟的“数字猎物”。

环境养成:共筑向上的阶梯(Where)

家校“数字同盟”:家长和老师需密切沟通,共享信息,策略一致。避免家庭严控而学校放任,或反之。建立正向激励,表扬孩子合理利用网络进行学习和创造的实例。

打造“学习型生态”:学校可建设优质的在线学习平台(如灵宝教育网的资源库),提供丰富、有吸引力的数字资源。家庭可营造书香氛围,提供除屏幕外的多元选择(运动、艺术、自然探索)。用更有意义的内容和活动,填充孩子的时间和精神世界。

榜样“无言之教”:父母老师们,请审视我们自身的屏幕使用。我们是沉迷于刷手机,还是在利用网络学习提升、高效工作?我们的行为,是对孩子最有力的宣言。

老师们,同学们,家长们,网络的双刃剑属性从未如此鲜明。它可以是托举我们触摸星辰的电梯,也可能是禁锢灵魂、消磨意志的电椅。选择权,永远在我们自己手中,在我们共同构建的养成环境里。

回望那些凌晨的灯光、奔波的足迹、克服的艰难,我深信:当我们将网络之力锚定于成长、服务于崇高,它迸发出的能量足以照亮前路!让我们以“惜时增效“的智慧,以养成教育为舵,共同驾驭好网络这架“人类进步的电梯”,远离“躺平”的陷阱,向着更加辽阔的知识海洋和生命高度,稳健攀升!

谢谢大家!

——源于枫叶教育网:《(图文) 重回电脑梦乡》(2008-03-27 00:19:44)、《(图文)七夕黎明“卧底”网吧》(2008-08-08 05:38:31)、《夜宿义马教育局》(2008-10-31 04:20:54)、《(图文纪实)乌鲁木齐“历险”记》(2010-07-28 08:08:48)

更新:2025-07-11 05:29:0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