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庭院课堂】非常时期的教育温度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47

【庭院课堂】非常时期的教育温度 

——非典时期灵宝教育的人本答卷 

尊敬的各位校长、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各位家长朋友们: 

2003年的春天,非典的阴影笼罩中原。灵宝市教体局与阳店镇中心学校的教育者们,用一场惊心动魄的教育保卫战,书写了十二篇带着泥土气息的纪实篇章。今天,让我们翻开这些泛黄的日记,重温那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教育如何为每一个生命点亮灯火。 

一、暗流涌动:危机中的教育定力

“这虽然不是硝烟弥漫的战斗,但在《远离‘非典’的日子》里,我撰写了《似乎平淡的防非典日记》”——《非典纪实·序章》 

当恐慌开始蔓延,灵宝教育人用科学理性筑起第一道防线: 

教体局昼夜明灯:三天内出台《疫情防控十规程》,取消所有聚集性考试,首创“健康日报打卡”——一张张手绘体温表飞入千家万户; 

校长变身防疫指挥长:阳店镇中心学校将办公室改为战时指挥部,校长带队研磨消毒液配比,教师亲手缝制纱布口罩; 

最朴素的真理课堂:教室黑板报画满洗手流程图,学生自编防疫顺口溜:“通风洗手戴口罩,科学三件宝!” 

教育者的坚守:当社会陷入焦虑,学校成为定海神针——因为我们深知:稳住课堂,就稳住了千万个家庭的希望。 

二、背水一战:破局时刻的非常创举

 “在不慎《触礁‘5.13’》的过程中,我们开始了《非典假期前的备战》”——《非典纪实·转折》 

5月13日,阳店镇报告疑似病例,全镇学校紧急封闭。灵宝教体局当夜做出震撼决策—— 

(1)72小时战略大转移

把教室搬进农家院:教师跋涉30个村庄,筛选通风院落。村民王大爷主动敞开家门:“用俺家葡萄架!娃念书是天大的事!” 

十户一课堂:麦垛旁摆小黑板,石榴树下挂识字卡。物理教师李建国举起锄头:“这就是杠杆!谁能撬动这块石头?” 

送课上门马蹄疾:中心校教师骑行队每日奔波百里,书包里装着作业本、温度计和母亲蒸的馒头。 

(2)隔离室的特别讲台*

观察室玻璃窗前,班主任张红霞每日举着大字卡: 

晨光中:“今天读《黄河颂》第3段” 

暮色里:“你画的抗疫战士,眼神像钟南山!” 

对讲机沙沙作响:“老师,我解出那道方程了!” 

破局之道:当传统课堂崩塌,教育在农家院、隔离窗前、自行车驮包里倔强重生——因为没有一个孩子该被放弃。 

三、春风化雨:庭院里的教育真谛

“当《树欲静而风不止》时,我们惊叹《我们的课堂在哪里?》,却收获了《‘庭院课堂’见闻》的感动”——《非典纪实·亮光》 

场景一:葡萄架下的全人教育

数学课:用玉米粒学分数,“给奶奶2/5,留3/5做种子” 

劳动课:帮院主嫁接果树,生物书知识瞬间鲜活 

德育课:听八旬老人讲饥荒岁月,“珍惜”二字刻进心田 

场景二:灾难淬炼的家校同盟

角色

行动实录 

家长

院主烧炕驱寒,农妇熬制黄芩茶

学生

组建互助小组,高年级带低年级

教师

夜宿草垛整理《庭院教学指南》

场景三:告别时刻的成长礼

复课当日,师生含泪打扫庭院: 

- 孩子在石榴树刻下:“2003春,我在这里学会勇敢” 

- 教师赠农户手绘匾额:“教育恩人院” 

- 校长深深鞠躬:“您让教育回归了最本真的模样——有烟火气,有人情味” 

教育的本质:庭院课堂证明——最好的教室是生活,最深的学问是担当。 

结语:十七年后的回响 

当新冠疫情的考验再度降临,灵宝教育人传承这份遗产: 

1. 政策温度:教体局第一时间叫停“网课打卡马拉松”,代之以弹性任务单; 

2. 技术温情:阳店镇教师给山区学生送4G流量卡,视频批改作业必问:“奶奶药够吗?”; 

3. 成长温暖:开展“疫情中的闪光者”征文——孩子们写村干部、写护士母亲、写送菜邻居。 

朋友们,让我们铭记非典留给教育的永恒启示: 

最坚韧的校舍不在砖瓦,而在教育者以身为炬的担当;

最智慧的课堂不在黑板,而在把生活淬炼成教科书的眼光;

最深刻的赋能,永远是——把“人”字,写在教育正中央!

谢谢大家! 

——源于枫叶教育网:《【非典纪实】之一:非典时期的特殊纪实》(2020-02-02 07:41:36)

更新:2025-07-10 05:34:3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