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雕刻】用“三自”铸就敬业人生的金钥匙

【时间雕刻】用“三自”铸就敬业人生的金钥匙
尊敬的老师们、家长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一个关于如何在纷繁复杂中游刃有余、在压力挑战下精益求精的真实案例。这并非虚构的传奇,而是我的168小时——用行动诠释了《养育》新书中“自律、自学、自理”这“三自”法宝如何锻造出敬业爱岗、精益求精、以苦为乐的职业丰碑,更揭示了这些品质如何成为我们每个人驾驭时间、成就卓越的终身财富。
一、自律:为敬业精神筑起钢铁纪律
当一周内要完成阳光体育专题片摄制、临时重要新闻制作、跨市专题讲座备课等多重任务时,抱怨时间不够是人之常情。然而,我认为:“时间,对我来说不是流失,而是留守。”这份从容的底气,首先源于强大的自律——这是敬业精神的基石,是时间管理的核心引擎。
目标导向,优先级分明: 面对普教科的体育专题片脚本和宣传科的留守儿童脚本,我清醒地判断“轻重缓急”,果断将后者“放到了一边”。这种“要事第一”的决断力,是自律的最高境界。我深知,专注当下核心目标(阳光体育专题片),不被其他事务分散精力,是对职业责任最大的敬畏。自律不是做所有事,而是做正确的事。
流程严谨,执行坚决: 从拿到脚本就开始“圈点勾画”,下乡拍摄时仍在“琢磨推敲”;拍摄计划讲究“不走弯路”“节省时间”“提高效率”;编辑流程固化:“制作字幕—筛选素材—按稿剪辑”。这种近乎苛刻的流程化自律,确保了工作的高效与精准。 我幽默地将自己定位为“导演”(首掌),将同事定位为“执行者”(脚掌),责任清晰,各司其职,这是团队协作中的自律体现。
质量严控,精益求精: 朱阳一中兔子舞镜头因光线层次感不足,我毅然决定克服困难重新拍摄。当新素材遇到硬件兼容问题,我“换了两台摄像机,试用了一个笔记本”,最终实现“动感、层次感、节奏感、音乐感融为一体”。这种对“完美”近乎偏执的追求,正是敬业精神的灵魂,是自律在专业领域的极致表达——不满足于“做了”,而追求“做好”“做精”。
自律,为我的敬业精神构筑了坚不可摧的纪律长城,让我在时间洪流中稳如磐石。
二、自学:为精益求精插上腾飞翅膀
在高压的一周内,我不仅完成了既定任务,还创新了拍摄手法(摒弃学校大门静景,用生动镜头+字幕)、解决了突发技术难题(硬件不兼容)、优化了工作模式(建立流动的“枫叶工作室”)。这一切,都离不开强大的自学能力——这是精益求精的燃料,是应对挑战、持续创新的不竭动力。
主动探索,技能迭代: 我建立“视频摄制QQ群”向基层征集素材,在互联网上搜索补充资料,充分利用个人素材库。面对征集来的大量13:9宽屏素材,我“一一为基层学校装了门面”,这背后必然涉及画面比例调整的技术学习与应用。主动寻求资源,积极学习新技能以适应变化,是自学能力的核心。
工具精通,效率倍增: 我熟练运用“卡拉OK字幕精灵”制作精准字幕;建立“流动的、移动的、互动的”编辑环境(单位电脑、家用电脑、笔记本电脑+移动硬盘);甚至能在火车卧铺上用笔记本电脑工作。对工具的深度掌握和灵活运用,是自学能力的成果体现,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为精益求精赢得了宝贵时间。 我受邀进行《V课,制作与应用》讲座,其“微课‘短小精悍’的特点”正是自身数字化学习与教学能力的凝练输出。
方法优化,流程创新: 我总结出高效的编辑习惯流程,并在实践中不断验证优化。在素材管理上,采用“临时VSP文件存放有用镜头,用后即删”的方法避免重复。这种在实践中反思、总结、优化工作方法的能力,是自学能力的高阶表现,是实现持续精进的关键。
自学,让我在专业领域不断攀登高峰,为精益求精提供了无限可能。
三、自理:为以苦为乐提供不竭能量
一周超负荷运转,涉及高强度脑力劳动(策划、编辑)、体力消耗(下乡、赶路)和巨大精神压力(截止日期)。我能保持高效且“随心所欲”,秘诀在于卓越的自理能力——这是身心健康的守护者,是将“苦”转化为“乐”的魔法石。
健康管理,能量续航: 我深谙“健康不欠账,工作不耽误”的道理。“无论怎么紧张,我都要睡好觉。一觉睡到自然醒”是铁律。 我利用火车卧铺补觉(“卧铺睡到凌晨一点”“卧铺睡到凌晨五点多”),甚至在视频压缩的间隙“继续睡觉”。我刻意选择步行去火车站,因为“站立和走路是对我久坐电脑前用人脑的肢体转化和心理调理”,视之为“健康”投资。这种对身体的科学管理和能量补充,是持续战斗的基础。
情绪调节,苦中作乐: 面对密集任务,我心态积极,用幽默化解压力(与同事的“首掌”“脚掌”玩笑)。我将赶火车途中遇到熟人送站视为“常理”并心怀感谢。在火车站候车时,我不焦躁,而是“悠闲自得地看夜景”。这种在紧张中寻找片刻宁静、在压力下保持平和幽默的能力,是强大的情绪自理,是将“苦差”转化为有成就感“乐事”的关键。
时间统筹,张弛有度: 我的自理体现在对时间的精妙掌控:白天拍摄/开会,晚上备课/更新网站;利用火车时间写作(《时间,为科学统筹者留守》);压缩视频时睡觉;甚至在郑州讲座间隙“必去”小商品市场并“一觉睡到六点”。他不是时间的奴隶,而是时间的“科学统筹者”,懂得在紧张节奏中主动嵌入休息和调剂,实现“地球在运行,生命在运动”的动态平衡。
自理,为我提供了充沛的精力和积极的心态,让我在繁重工作中依然能品味“随心所欲”的成就感和“以苦为乐”的豁达。
老师们、家长们、同学们:
这位“时间雕刻师”的一周,是“自律、自学、自理”三力合
一、铸就卓越的生动教材。它启示我们:
敬业爱岗非空谈,源于“三自”筑基: 敬业不是口号,是自律约束下的专注投入,是自学驱动下的技能精进,是自理保障下的持久热情。没有“三自”支撑的“敬业”,如同空中楼阁。
精益求精有路径,“三自”提供阶梯: 精益求精需要自律守住质量底线,需要自学突破能力瓶颈、寻求创新方案,需要自理维持最佳状态以持续打磨。“三自”是通往卓越的不二法门。
以苦为乐是境界,“三自”成就转化: 当自律成为习惯,辛苦便化为秩序;当自学带来成长,挑战便化为机遇;当自理呵护身心,压力便化为动力。“三自”让我们在奋斗中收获价值感与幸福感,自然“以苦为乐”。
因此,让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三自”:
学生: 以自律规划学习、抵制诱惑;以自学探索未知、提升能力;以自理安排生活、保持健康。把每一次作业、每一次挑战,都当作锤炼“三自”、培养职业精神的演练场。
教师与家长: 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成为“三自”的示范者和引导者。创造环境,鼓励孩子自主规划(自理)、探索方法(自学)、承担责任(自律)。理解“以苦为乐”是内在驱动的结果,而非外在强加。
所有人: 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将“自律、自学、自理”视为终身修炼。用自律锚定方向,用自学赋能成长,用自理滋养生命,你就能成为时间的真正主人,在各自的领域雕琢出敬业、精业、乐业的璀璨人生!
时间,永远为科学统筹者留守;卓越,必然向“三自”践行者招手。 愿我们都能手握“自律、自学、自理”这三把金钥匙,开启敬业、精业、乐业的人生大门,在时间的画卷上,刻下属于我们自己的精彩篇章!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