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中】四把金钥匙:开启师生共育的生命花园

【实验二中】四把金钥匙:开启师生共育的生命花园
——灵宝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养成教育实践探索
尊敬的各位校长、同仁,亲爱的同学们:
今日走进灵宝市第二实验初级中学,我深刻感受到:教育即养育,是教师与学生彼此成就的生命交响。建校十二年来,学校以“四维密匙”为引擎的课改实践,正是四把金钥匙——课程筑基之钥、课改增效之钥、教研赋能之钥、评价锻造之钥,共同开启了一方师生共育的沃土。
第一把金钥匙·启智:课程筑基,养育生命的根系
课程是土壤,滋养师生共同生长的基因
学校构建“基础+实践+多元”三级课程生态圈,将养育之道融入学科血脉:
思政铸魂:以“1+N”学科德育模式,将价值观养育融入知识脉络。如道德与法治课开发“红色家书”主题模块,让家国情怀在少年心中扎根。
文化育根:“行走课堂”激活乡土基因。央视播出的《跟着书本去旅行》灵宝特辑中,罗凯迪等8名学生探访古遗址,在汉唐古道触摸历史温度——这是文化自信的生动养育。
多元润心:“心理健康+科技创新”双翼课程,为个性成长护航。8位心理咨询师组成的“心灵彩虹”团队,用沙盘游戏疏导青春困惑;5G+VR实验室开发的500余个虚拟实验项目,让抽象知识化为可触摸的科技果实。
养育哲思:课程如精心配比的“营养基”,既养育教师的教学智慧(如跨学科课程开发能力),更养育学生的精神基因——当乡土文化成为课堂血脉,教育便有了生命的温度。
第二把金钥匙·赋能:课改增效,养育成长的节律
课堂是田园,耕耘师生协同共生的韵律
贵校“三阶课改模式”,精准呼应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
学情导航:独创“三维五度”学情分析模型。教师通过课标解读、命题研究动态跟踪学情,如数学组重构教材章节,将碎片化知识整合为“几何思维树”——这是教师对学习规律的深度养育。
数字研判:作为河南省作业评价改革实验校,构建“数据采集—智能分析—精准推送”闭环。一份错题本生成个性化习题包,学生通过“四本”(自习本、问题本、纠错本、题库本)实现学习习惯的自主养育。
课堂共生:“五环五度”教学模式打造生命场域。语文课《西游记》跨学科项目中,学生用数学测算取经路程、用美术绘制神魔图谱、用音乐创作主题曲——35分钟高效课堂里,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探索者,共同养育思维的深度。
行动印证:2023年“课堂小太阳行动”中,教师讲授时间压缩至15分钟内,学生展学参与度达92%——当课堂成为共生共长的生态圈,教育便有了呼吸的节奏。
第三把金钥匙·丰盈:评价锻造,养育幸福的果实
成果是秋实,见证师生相互成全的荣光
三维评价框架让成长可视化,滋养持续发展的内驱力:
学业画像:动态评价系统记录全过程。教师依据数据分层制定“补弱培优”方案,如将VR实验操作纳入科学素养评价,使抽象能力可感可测。
实践育情:在寺河山苹果基地研学中,学生撰写《灵宝农耕生态报告》;在红色革命基地,自编话剧《烽火函谷关》——这些成果转化为演讲、展览,养育家国情怀的厚度。
师德双轨:学生建立“品德成长档案”,教师参与“青蓝工程”捆绑考核。张芳芳道德与法治工作室带动12名青年教师成长,印证“育人者必先育己”的真理。
幸福回响:
- 9项国家级荣誉:全国健康学校、5G+VR示范基地等;
- 14项省级荣誉:河南省作业评价改革优秀实验校、书法教育实验校等;
- 中考“三连冠”:2023年600分以上205人,2024年重点高中上线率全市第一;
- 学子何坎珂以三门峡理科状元考入北大,在毕业感言中写道:“二中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养育生命的力量。”

结语:金钥匙的永恒密码
各位同仁,养育之道在于唤醒生命自觉:
- 校长以课程为钥,打开教育生态之门;
- 教师以课改为钥,打开专业精进之门;
- 学生以评价为钥,打开终身成长之门。
当灵宝实验二中的孩子诵读《道德经》于函谷关前,当青年教师在三尺讲台践行“教育家精神”,我们看见:教育的终极成果,是师生共同长成的生命气象——厚植弘农沃土,勇立峭函潮头,这正是金钥匙开启的,生命花园的永恒春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