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之后记:养育路上这些心里话
后记:养育路上这些心里话
教育是社会发展的根基,养育是家庭兴旺的根脉。养育孩子的本质,是重新养育自己。
在跨年度的两个月中,我充分利用节假日业余时间,全心投入到《养育》书稿的组稿与定稿工作中。期间,曾两次返回河南,在灵宝高新学校和灵宝第二实验小学举办了两次《养育》体验培训;广泛征求了二十多位专家、同行、老师和家长的意见,集思广益。经过无数次筛选题材,斟酌文字,最终定稿为九万多字的“养育之道、养育之术、养育之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养育》遇到了“蛇行千里,养育生机”的好时代, DeepSeek软件为《养育》的深度思考和提升出了大力。在此,对热切关注和悉心指导《养育》书稿的张欣、周宝荣、褚清源、苏江召、伏军、任杰、夏书芳、邵铧、王德增、丁德强、李海峰、常青川、李照辉、王明启、王鹏儒、陈志强、陈玉焕、陈双丽、李永勇等各位家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养育》书中的案例、视频、课程、课件和平台,均为我历经40多年原汁、原味的原创作品,力求为父母呈现身临其境的养育全景。尤其是第三章的“养育成长册”“养育成长课”和“养育成长树形”就像养育金项链的智慧吊坠一样,为养育之器锦上添花。作为一名养育研究领域的草根探索者,能够将这些经历和经验分享大家,我感到无比荣幸。
如果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够有以下感悟与收获,那将是我“读书育己,教书育人,写书育世”的最大幸福:
做人的最高境界是“上善若水”:结合职业生涯的转变,与时俱进地打造养育精品,养育一个卓越的孩子。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不言之教”:结合孩子的成长,修复亲子关系,与孩子共同成长,成为一名养育专家。
做事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结合教育的发展,做好陪伴,与家人共享天伦之乐,成就一个和美家庭。
养育好孩子,是父母最重要的事业。
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每一位父母带来启发与帮助,让我们在养育孩子的旅程中,共同成长,共同收获幸福。
杨丰烈
2025年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