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研学:探寻仙境,滋养品格
蓬莱研学:探寻仙境,滋养品格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还有各位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我三顾蓬莱的奇妙经历,希望能为我们即将开启的蓬莱研学之旅注入更多期待与憧憬。
心向蓬莱,初结仙缘
早就听闻蓬莱阁是中国四大名楼之一,八仙过海的神奇传说令人神往,海市蜃楼的自然景观更是充满了神秘色彩。我曾游览过岳阳楼,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至今仍能吟诵几句;滕王阁、黄鹤楼也留下过我的足迹;就连重建的鹳雀楼,我也在第一时间登高远望,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佳句让我印象深刻。然而,唯独蓬莱阁,虽远在海边,却让我三次登楼观海,身临仙境。
我以往游览胜地,总是宏观博览,缺乏微观的细致探究,所以很多地方只有大概的印象,往往看到照片或者故地重游时,才想起曾经来过。就像蓬莱阁,97年和01年我曾两次游览,但脑海里始终没有具体的轮廓。直到近日,与朋友金仓、运生一同在蓬莱看到登州古船博物馆和藏仙洞,才勾起了我的记忆。
亲临仙阁,感悟多元之美
蓬莱阁坐落在城北濒海的丹崖山巅,丹崖拔海而起,通体赭红,与浩茫的碧水相映,时有云烟缭绕,仿佛仙阁凌空。这次登上蓬莱阁,恰逢阴雨天,云拥雾护之中,真有超尘世之感。云消雾散后,天地豁然开朗,又是另一番景色。
当我举起望远镜北望,海天辽阔,淼淼无际,长山诸岛错落其间,据说这里是海市显现的地方;南望市区,烟雨万家,高楼崛起,行人车马历历在目,与我前两次的感觉截然不同;西望田横古寨,突兀水中,郁郁苍苍,宛如一位历史老人面对大海低头沉思;东望水城,帅旗飘扬,战船依旧,“戚家军”的雄风令我们肃然起敬。我们三人在这美景中欢笑,金仓兴奋地说:“杨哥,美了!”运生“嘿、嘿”笑了两声:“咱仨跑这,就是享受美来了。”我也打趣道:“不走了。招到这里当个仙婿。”笑声萦绕在海面上、阁楼里。
三顾蓬莱入仙境,对我来说是人生中不厌其烦的一大奇事。蓬莱有一种让人琢磨不透的魅力,每次都让我有“身到蓬莱即是仙”的感觉。蓬莱,这个美好而古老的名字,充满着神话传说,千百年来令人神往。它的魅力源于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人文景观、神奇变幻的海市奇观和美丽动人的神话传说,从诞生起就与神仙文化结下不解之缘,成了“仙境”的代名词。
神话启迪,汲取精神力量
八仙故事传说是蓬莱神话传说中最亮丽的一笔。它具有广泛的代表性,不仅受到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与喜爱,旧时民间庙会及节庆表演中,八仙更是不可缺少的形象。
八仙各有特点,铁拐李相貌最丑,宝器是葫芦;张果老年纪最大,宝器是渔鼓和纸驴;荷仙姑是唯一的女仙,宝器是荷花;吕洞宾是八仙之首,宝器是宝剑;韩湘子传说是韩愈的侄子,宝器是洞箫;汉钟离的宝器是扇子;曹国舅的宝器是云板;蓝采和年纪最小,宝器是花篮。他们身份各异,有的是风流倜傥的书生,有的是相貌丑陋却心地善良的乞丐,有的是皇亲国戚,有的是一贫如洗的民间歌者。从时间上看,有的出现在唐末五代,有的出现在宋代。他们分别代表了当时社会的各个阶层,行为代表了广大劳苦大众的美好愿望,是劳苦大众忠实的守护神。
民间有关八仙的传说十分丰富,像八仙过海、“狗咬吕洞宾”的来历等。其中,八仙过海的故事流传最广。传说他们八人在阁上聚会饮酒,酒至酣时决定飘洋过海,且言定都不乘船,各凭道法以自己随身的宝物作为渡海工具,于是就有了“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的典故。汉钟离率先把大芭蕉扇往海里一扔,坦胸露腹仰躺在扇子上漂向远处;何仙姑将荷花抛入水中,红光万道,她伫立荷花之上随波漂游;随后,吕洞宾、张果老等人也纷纷将各自宝物抛入水中,借助宝物大显神通游向东海。这一举动惊动了龙宫,引发了与东海龙王的争斗,东海龙王还请来南海、北海、西海龙王,掀起狂涛巨浪,双方打得难分难解,幸好观音菩萨经过劝解才罢战。
八仙过海后去向说法不一,但这个典故却给我们今人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寓意。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我们就像要“过海”的人,如果没有生存的本领和能耐,又如何“下海”拼搏呢?有了“下海”的才能,“过海”岂不是更容易了?我们要在这些典故中寻找生活的哲理,做先知先觉之人。这启示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努力培养自己的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遇到困难时要勇于展现自己的本领,积极想办法克服。
奇观探秘,培养科学精神
海市蜃楼是蓬莱的一大奇观,它为蓬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也成为孕育悠久蓬莱神仙文化的源泉。大家知道,空气在不同的温态中密度不同,温度高则空气密度小,温度低则空气密度大。光线通过这些因不同温度而造成不同密度的空气时会发生不同角度的折射。在自然状态下,由于日光、风力、地貌、地表物体质地(吸热程度不同)等因素的影响,野外空气水平各层面常存在不同的温态和不同的密度态,光线透过这些空气层时也会发生折射或反射现象,只是我们不易察觉而已。夏天,我们在长直的沥青道路上行走,远方路面上可以看到一条(或多条)色度不断变化的水平光带,这就是一种类似于“海市”的光学现象。
据记载,城北海面常现海市,散而成气、聚而成形,虚无飘渺,变化神奇。尽管我三次都没看到海市蜃楼,但心中并无遗憾。因为探寻海市蜃楼的成因,能让我们明白自然现象背后蕴含着科学道理。这也提醒我们,在研学过程中,要保持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究精神,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世界、解释现象。
研学成长,铸就美好未来
同学们,家长们,这次蓬莱研学之旅,是一次难得的成长机会。在自然中,我们可以培养观察力和探索精神,像探寻海市蜃楼的成因一样,去发现自然的奥秘;在历史文化中,我们能汲取古人的智慧,学习八仙的勇敢和智慧,培养坚韧不拔的品质;在与老师、同学的相处中,我们可以学会合作与分享,增强团队意识。
让我们带着好奇和期待,踏上这次蓬莱研学之旅,去感受蓬莱的魅力,在仙境中滋养自己的心灵,收获知识和成长。相信这次旅行会成为我们人生中一段难忘的回忆,让我们在蓬莱的仙境中,成为更好的自己!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