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教培训中的教师养成之道
远教培训中的教师养成之道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段我在“灵宝市2006年暑假远程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班”主讲《在多媒体教学中视频素材的处理技术》课程的经历,从中探讨我们教师在专业成长和养成教育方面能获得的启示。
一、教学准备:挑战中蕴含机遇
培训的那天早上7点30分前,培训教室的门就打开了,学员们陆续进来,兴致勃勃地打开电脑准备上课。我在大屏幕上投出了下载、安装软件的上课准备要求,还现场安装软件给学员做示范。然而,会声会影9.0版软件连同同步视频教程占空间大,到8点30分,一半学员还没下载完共享文件,只有十几个学员安装完两个软件,机器运行也很缓慢,我自己的软件还连续安装了两遍才成功。
这就像我们在教学准备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但换个角度看,这些困难也是我们成长的机遇。它提醒我们,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到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做好应对预案。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不能被困难吓倒,要勇于尝试和探索,不断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
二、课程开场:谦逊与引导
8点30分开课,我在开场白中坦诚地告诉学员,我在摄影、录像、编辑等技术上是自学的,在大家面前是抛砖引玉,希望引出大家的“金点子”。
我们教师在教学中也应该保持这种谦逊的态度。我们不是无所不知的权威,而是和学生一起探索知识的伙伴。以谦逊的姿态开场,能拉近与学员的距离,营造一个平等、开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知识讲解:注重要领与实践
在讲解课程内容时,我强调视频素材处理技术的重要性,并着重介绍了摄影、录像的技术要领,即“稳、准、平、缓、显”这五个字。我详细地解释了每个字的含义和操作方法,还提醒大家光靠课堂学习不够,关键要在日常实践中琢磨。
我们在教学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要领。就像摄影、录像的技术要领一样,这些方法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同时,我们要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能力。
四、操作演示:直观呈现与细节关注
接着,我把录像机通过1394采集卡连接在电脑上,打开会声会影9.0版软件,在大屏幕上实地操作演示“稳、准、平、缓、显”的动作要领,还交代了很多细节技巧,如不要俯拍领导、特写镜头要摒气稳机身等。
在教学中,操作演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方法。它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看到知识的应用过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同时,我们不能忽视细节,细节往往决定成败。在教学中关注细节,能让学生学到更精准、更实用的知识。
五、答疑解惑:激发兴趣与解决问题
在介绍软件界面时,学员们有很多疑惑,比如摄像机素材如何传到电脑里,学校没有摄像机学习软件有什么用等。我一一解答,当提到花300元买个1394采集卡就能实现采集,插入照片可以用视频滤镜功能实现动画时,学员们的兴趣更浓了。我还把开班典礼的视频素材现场采集到电脑里,学员们劲头更足了,布置作业时,他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我们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疑惑和问题,并及时给予解答。通过解答问题,不仅能解决学生的困惑,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看到所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时,他们会更有动力去学习。
六、自主探究:践行教学模式与培养能力
在两个小时的学员自主探究时间里,我践行“教师走下讲台,让学生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俯下身子,与学生互动、交流、点拨、帮助学习”的教学模式。学员遇到问题时,我鼓励他们重传、重装,还肯定他们自我欣赏教程的行为。
这种教学模式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教师要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他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自主探索。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我们要及时给予引导和帮助,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成长。
七、深入学习:持续热情与教学相长
午饭时间,有三分之一的学员没有午休,继续安装、学习软件。下午和晚上,学员们也都积极投入学习。在辅导过程中,我发现一个学员用的是会声会影10.0版本,我立刻在自己机器上安装,并在网站上转贴相关介绍和教程。我还了解到有4个学员曾经接触用过会声会影软件,他们的见解和技术甚至比我还高。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教学是一个相长的过程。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投入会感染我们,让我们也更有动力去学习和进步。同时,学生身上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善于发现并向他们学习。
老师们,这次远教培训的经历让我明白,我们教师的养成教育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反思、不断进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只要我们保持积极的心态,勇于尝试和探索,践行正确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我们就能不断提升自己,成为更优秀的教师。让我们一起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