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养育》第二章 养育之术

作者:杨丰烈 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2052

第二章 养育之术

在高品质教育生活中,养育之术就是练就养育妙招。这里确实有很多门道,想与父母分享——

一、教出“有根有魂”的孩子

1.优秀 vs 卓越:不只是成绩好

优秀孩子:能考上好大学,像工厂生产的合格品。

卓越孩子:有家国情怀、能扛事担责,像匠人打造的传世品。

举个例子:两个孩子都考了95分——

优秀孩子说:"这题我会,下次能考100分。"

卓越孩子说:"我发现考试浪费纸,下次想用电子答题。"(前者盯着分数,后者心系更远的事)。

2.家校分工:像做一道好菜

学校是“炒菜师傅”:教知识方法(数学公式/作文技巧),保证火候到位。

家庭是“备菜的人”:准备食材调料(品德/眼界/责任感),决定菜的底色。

别搞反了:父母别天天辅导作业(抢师傅的活),老师别总要求父母批改(缺了家的温度)。

3.五育融合:就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缺一不可。”

把教育看成盖房子:

德能 = 地基(竖井开挖)体现价值观、人生观

智能 = 结构(几室几厅)体现智慧脑、世界观

体能 = 框架(圈梁壁柱)体现健康体、人生观

美能 = 外观(内饰外粉)体现审美观、世界观

劳能 = 空间(实用面积)体现远大梦、价值观

关键在“粘合剂”:周末带孩子摆摊(智育算账+劳育动手+德育待人接物),比单独上数学课、品德课更有效。

4.养育三板斧

第一斧:家庭小剧场。

每月演“如果... ”情景剧:“如果你是校长,怎么处理同学打架?”(练责任担当,比说教管用)。

第二斧:生活实验室。

给10岁孩子500元负责全家一周买菜(学理财、懂物价、练谈判,数学应用题活过来了)。

第三斧:失败博物馆。

把全家搞砸的事做成“糗事手账”:爸爸烧糊的菜、妈妈投错的简历、孩子考砸的试卷(教孩子:犯错是成长勋章)。

5.现代家庭避坑指南

手机争夺战 → 改“无屏幕晚餐”:全家吃饭时手机进“停机坪”(纸盒),聊各自遇到的新鲜事。

躺平危机 → 玩“家族史侦探”:带孩子采访爷爷奶奶勤俭持家的故事,制作家庭纪录片。

焦虑传染 → 设“吹牛时间”:每周五全家轮流夸自己/别人的3个小成就(哪怕学会系鞋带也值得夸一夸)。

6.父母修炼手册

做镜子不做雕塑家:少说“你应该... ”,多问“你觉得呢?”

当导游不当监工:带孩子看世界时,重点不是“记住这个知识点”,而是“你闻到海风的咸味了吗?”

例如:春节带上二年级的外孙去澳门研学旅行,过了横琴口岸,一坐上25B巴士,他就发现:“爷爷,爷爷,那上面的字写的不对。”我告诉他:“澳门用的是繁体字。”

备三个“锦囊”:书包里常备:创可贴(应对身体受伤)、笑话集(应对情绪低落)、便签纸(随时记录灵感)。

我认为,养育之术就像种树——学校教的是修剪枝叶的方法,家庭给的是扎根土地的养分。别急着看花开,先把根养壮了,某天抬头会发现,孩子早已悄悄长成能遮风挡雨的大树。

其实啊,这棵树,就是我们心中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养育成长树。

【成长启示】从渔家之行感悟养成教育

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每一段经历都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就像我那次难忘的威海渔村之行。

我是农家子弟,对农民的风俗了如指掌,可渔家生活对我来说却充满了未知。1976 年,17 岁的我在窄口水库大会战时第一次见到小木船;1989 年去南京考察勤工俭学时,第一次乘船渡江;后来到苏州,登上渔民的小木船。每一次与水和船的接触,都让我对渔家生活充满了好奇。而那首《渔家姑娘在海边》的歌曲,更在我心中种下了对渔家姑娘的美好想象。

终于,我和朋友来到威海,选择了 “渔村风情游”。起初,同行的朋友不太理解,觉得这是 “日闲” 之事,我却打趣说,就当是到 “日韩(闲)” 了。威海,这座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被联合国评为 “最适宜人类居住的城市”,三面环海,海岸线漫长,有着无数的岛屿、海水浴场和渔村,让我对这次体验充满了期待。

我们来到河口胶东渔村,领略到了传统渔家、现代渔家和海边渔家别墅的不同特色。传统渔家以石为墙、海草为顶,冬暖夏凉;现代渔家则是整齐的二层楼房、柏油路和绿化坛,展现出新农村的风貌;海边渔家别墅让我们能迎海上日出,观潮起潮落,尽享 “融入大海怀抱、身心回归自然” 的渔家乐。

刚入住渔家,就遇到了一位热情的渔家大嫂,她操着东北口音,滔滔不绝地介绍着渔村的特色,从沙滩上的螃蟹、贝类,到出海的乐趣,再到渔家的美食,让我们感受到了渔家人的热情好客。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位渔家小姑娘,她和大嫂有着相似的模样。我们和她交流,得知她在上六年级,学习成绩一般。她的干脆利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晚上吃饭时,发生了一件小插曲。金仓嚷着让运生帮忙把鱼翻过来,当时渔家大嫂和渔家姑娘异样的目光,我们却没有在意。第二天出海垂钓,渔家姑娘才告诉我们,渔家禁忌说 “翻” 字,因为渔民行船最怕翻船,吃饭时也有很多禁忌,比如吃鱼不能把整条鱼翻转,饭舵不能斜插或放倒,而我们昨晚都违反了这些禁忌。这让我们意识到,每个地方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习俗,我们应该尊重并了解它们,这也是一种素养的体现。就像在我们的生活中,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习惯和文化背景,我们也要学会理解和包容。

在垂钓过程中,小姑娘展现出了丰富的知识。金仓对钓鱼一窍不通,问了很多问题,小姑娘耐心地解答,从鱼竿的种类、钓鱼工具的作用,到海钓的方法和渔汛,让我们受益匪浅。这让我想到,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小姑娘一样,不断积累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面对各种情况时游刃有余。

当金仓以为钓到大鱼,最后却鱼跑钩空时,小姑娘告诉我们,大海钓鱼遇到大鱼是常有的事,但也要掌握渔汛、游层、海底地貌、饵料及钓技等。这就如同我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会遇到各种挑战和挫折,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气馁,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学习和成长。

小姑娘还向我们介绍了海草房,这是胶东独特的民俗建筑,采用海里的海苔缮顶,冬暖夏凉,天然环保,能存在百年不腐。这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我们要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

在与小姑娘相处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她的成长环境赋予了她独特的知识和品质。我们在学校接受教育,同时也要从生活的点滴中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和品德。比如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不断学习新知识,面对困难不放弃,传承优秀文化等等。

这次渔村风情游结束了,但它带给我的思考和收获却将伴随我一生。同学们,让我们在生活中积极体验,不断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和素养,让自己的人生更加精彩!

——源于枫叶教育网 2006-07-12

这个案例不难看出,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

更新:2025-01-30 05:23:2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