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协同开展劳动教育“五明五学”工作法

作者:职教先锋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505

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协同开展劳动教育“五明五学”工作法

profile-avatar

劳育联盟校服务团队2021-10-24 21:59

拟参加第二届(2021杭州富阳)全国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峰会征文


新时代高校辅导员协同开展劳动教育“五明五学”工作法

——牢记辅导员立德树人初心使命 播撒以劳促全火种育“五好”学生

劳动教育研究院学术服务团队(收集整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43号《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专职辅导员是指在院(系)专职从事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包括院(系)党委(党总支)副书记、学工组长、团委(团总支)书记等专职工作人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双重身份。在劳动教育方面,可以作为理论的宣讲者传播者,亦可作为实践活动的组织者教育成果的一线鉴定者。

第二条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

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形成协同共振效应,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工作新格局,破解劳动教育课教师“单兵作战” 困局和辅导员思政劳育“孤岛化”现象。

一、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强调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9-11(01).]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制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途经,对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和国家的繁荣富强都具有重要作用。近日,教育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中国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发了《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下文称《纲要》),对劳动教育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目标和内容、教育途径及关键环节和评价、规划和实施、条件保障和专业支持等内容提出了指导意见。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其岗位职责和高校劳动教育的目标内容有部分交叉,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本文结合《纲要》的具体内容,就如何发挥辅导员在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中的作用进行了思考和探讨。

二、主要做法

(一)明确“九责”“九成”角色定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43号令即《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了辅导员工作的九大职责

1、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成为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引导者”“宣讲者”

和“传播者”

2、党团和班级建设——成为学生组建劳动教育服务管理团队的“辅助者”“组织者”和教育成果的一线“鉴定者”

3、学风建设——成为学生开展三种精神、 三种劳动、三种服务劳动的“倡导者”“组织

者”“实施者”“指导者”

4、学生日常事务管理——成为学生巩固良好日常生活劳动习惯的“教导者”

5、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成为胸怀真情奉献爱心,做大学生劳动健康安全的“守护者”

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成为学生线上学习网络有风险上传需谨慎“文责自负”网络安

全的“教导者”和引领者

7、校园危机事件应对——成为学生参加劳动教育如有个别思想抵触,搞“恶作剧”苗头

消除隐患“排查者”

8、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成为关注学生以劳促全,做大学生“五育五成”成长成才的“指导者”和“助力者”

9、理论和实践研究——成为劳动教育教学资源的“全程贯通思政劳育的开发者”“全员协同思政劳育的配置者”“全面覆盖思政劳育的利用者”

(二)明确 “工作目标意义”

1、立德树人 五育并举 新时代最强音(劳动教育为什么)

2、五育并举 高瞻远瞩

3、深化劳育认识,全面夯实劳动教育基础,锻造时代新人。

4、劳动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使命的重要途经

5、定位精准 做足做实(劳动教育是什么、做什么)

6、以劳为基 共建体系(劳动教育怎么做)

(1)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内涵,与时俱进

(2)明确劳动教育总体目标,立足实际(人才方案,课程方案)

(三)明确 坚守育人初心 立德树人引领

1、角色责任,勇于担当

2、参与教育,意义重大

(1)有利于高校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2)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能力

(3)有利于辅导员岗位职责的落实


(四)明确 实践创新 知行合一 共育劳动文化

1、协同推进“五个一”助力劳动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

劳动教育课教师与辅导员思政劳育协同育人,充分发挥劳动教育专职教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在大学生劳动教育中的优势互补作用,形成协同共振效应,构建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工作新格局,破解劳动教育课教师“单兵作战” 困局和辅导员思政劳育“孤岛化”现象。

(1) 协同推进确立一项劳动特色育人目标

(2) 协同推进开设一组劳动教育特色课程

(3) 协同推进打造一种劳动模范协同育人机制

(4) 协同推进拓展一片劳动文化宣传阵地

(5) 协同推进搭建一系列劳动教育研究平台

2、协同推进“七个一”培育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

(1) 协同打造一个特色班级劳育品牌

(2) 协同完善一个共建系部班级劳育机制。

(3) 协同选聘一批劳动教育服务管理团队队员(劳动教育课助教)。

(4) 协同搭建一系列科研劳动教育协同批阅上次劳动教育作业平台。

(5)协同拓展一片院系班级特色劳动教育文化阵地。

(6)协同开创一门院系班级特色劳动教育特色劳育课程。

(7)协同开展一项院系班级特色三种精神、 三种劳动、三种服务主题班会。

(五)明确“具体路径”

路径一 以劳促全五育融五育并举育“五好”学生

(1)以劳树德:思想品德好德是“养”成的,德育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培养和带领坚定跟党走!

(2)以劳增智:学习成绩好智是“学”成的,智育要学思结合知行合一,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以劳强体:身体素质好体是“炼”成的,体育“每天锻炼一时让学生健康迈步走。

(4)以劳育美:审美能力好美是“化”成的,美育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学生增强审美意识。

(5)以劳创新:创新实践好劳是“干”成的,劳动教育要开展适应学生年龄特点、符合时代特征,的劳动活动,充分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属性、社会属性、历史属性和审美属性。


路径二 做好劳动教育教学实践理论宣讲教育引导,精神育人

课程劳育层面:三种精神、 三种劳动、三种服务;

(1) 三种精神:不声不响能啃骨头劳动精神;勤恳耕耘不辞辛苦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做到极致劳模精神。

(2)三种劳动:家庭劳动生活家务井井有条;社会劳动公益志愿勇于实践;学校劳动清洁班级整理校园。

(3)三种服务:衣食往行以身作则公共服务;关心集体奉献社志愿服务;任劳任怨主动作为自我服务。


路径三 强化日常劳动教育教学管理督促(自评互评与抽评)树牢习惯,内化于心

(1)两个日志:个人劳动日志 集体劳动日志

(2)三个报告:学生课程学习报告、学生劳动实践报告、第三方成效教学质量评估或教学成效报告

(3)“四度”成效评价:

对常识知晓度: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

情感认同度:家庭劳动、社会劳动、公益劳动体检获得积极愉悦

意识内化度:自我服务、公共服务志愿服务培养品格关键能力

行为稳定度:言行举止内在外显观念系统自觉自洽


路径四 组织校内外社会劳动实践 扎根基层 学以致用

融合专业做好校内、外开展“五进”活动育五好学生

1 开展校内五进五育融合劳动实践育“五好”学生

(1)进社会:以劳树德 以德促劳 德是“养”成的 思想品德好。

(2)进课室:以劳增智 以智助劳 智是“学”成的 学习成绩好。

(3) 进图书馆:以劳育美 以美滋劳 美是“化”成的 审美能力好。

(4) 进体育场馆:以劳强体 以体勤劳 体是“炼”成的 身体素质好。

(5) 进实验实训室:以劳创新 以劳勋劳 劳是“干”成的 创新实践好。

2 开展校外五进五育融合劳动实践育“五好”学生

(1)进家庭:日常家务劳动实践——参与家务劳动,争做美食达人。

(2)进社会: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参与社区活动,争做志愿达人。

(3)进职场:体验职场生产劳动实践——参与职业劳动,争做职业达人。

(4)进研学:研学劳动实践——参与调研活动,争做研学达人。

(5)进创新:创新劳动实践——积极创新劳动,争做创新达人。


路径五 鼓励专业劳动教育实习实训精益求精 学有所长 报效国家

路径六 谋划实践平台,崇尚技能,劳动光荣

路径七 实施考核机制,营造环境,提升质量


(六)明确“五学”助力

(一) 学术导向“三围绕”

(1)围绕劳动教育专业教育做好文章

(2)围绕劳动教育专业教师做好沟通联络

(3)围绕劳动教育学术能力铺垫平台

(二) 学风领航“三立足正三风”

(1)要立足劳动教育课堂强调课上日常管理

(2)要立足劳动教育班级营造课外学习氛围

(3)要立足劳动教育自身注重示范引领

(三)学涯维度“实现三化”

(1)实现劳动教育理论学习的常态化

(2)实现劳动教育的系统化

(3)实现劳动教育的整合化

四)学科特色“参与完善构建”

(1)积极参与“课程劳育”

(2)不断完善“管理劳育”

(3)探索构建“学科劳育”

(五)学生主体“关系平台机会”

(1)与学生建立劳动教育亦师亦友的关系

(2)给学生创造劳动教育自主自立的平台

(3)为学生提供劳动教育建言献策的机会


三、成效经验


多所院校辅导员师生共同参与实践中 成效评价有待完善


四、工作启示

高校辅导员承担着立德树人的神圣使命,是《意见》实施的重要引导者、谋划者、推动者,一要加强教育引导,二要谋划好学生劳动实践平台,三是通过拓展培养教育方案改革,将劳动教育纳入“五育”考核体系,形成方案引导、考核反馈劳动教育推进闭环,使《意见》真正落地落实。

作为一名辅导员,要努力构建全方位、立体化的劳动育人体系,让学生从对劳动的被动体验、单纯参与向日常生活方式、行为习惯转变,营造“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的育人氛围,“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让劳动精神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精神动力。

《意见》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工作要求、体系构建、组织实施和支撑保障进行了明确的阐述,作为辅导员,如何为学生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坚持五育并举,引导学生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是我们思考的首要问题。


“凹地”深耕细做“逆向生长”也能结硕果 逆向生长“根比径大”生命力顽强防沙固沙守沙有责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是新时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教育“水准零点”硬性“指标”。如果鼓励大家都去勇攀新时劳动教育理论突破高峰,笔者认为是错误导向,因为“高处不胜寒”是个别爱好者的“冒险”行为,高度适可而止。高人不等于高手,高手不等于能手,能手不等于熟手,熟手不等于老手。

笔者认为应该多鼓励新时代劳动教育者多在在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凹地”深耕细做“逆向生长”也能结硕果,就向莲藕,扎根污泥“出泥而不染”。

就向沙漠中“花棒”(细枝岩黄耆)逆向生长“根比径大”生命力顽强,防沙固沙守沙有责。

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书育人本领,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2021年10月24日


武汉轻工大学成立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辅导员工作室

作者:武汉教育电视台记者吴攀、通讯员冷璇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7-29 点击数:383

武汉轻工大学“健行”辅导员工作室7月28日成立,这是我省高校首个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辅导员工作室。


武汉轻工大学“健行”辅导员工作室的成立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和教育部出台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等相关文件要求,由202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美丽劳动计划’: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体系构建创新研究”项目的主持人、武汉轻工大学土建学院辅导员徐伟琦及其团队建设而成的,成员还包括团队的顾问——“全国优秀教师”张加明教授。工作室旨在通过依托教育部研究课题,打造线下实践平台,切实发挥辅导员队伍人才优势,提升思政工作实效。

“健行”辅导员工作室计划在线下展开“以劳健德”、“以劳健能”、“以劳健心”、“以劳健体”、“以劳健智”等五个方面的主题活动,并借助在线上建立的“青年劳动之声”微信公众平台,积极回应学生需求,全面展示辅导员风采,畅通生、师、校沟通渠道,服务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职教先锋职教鲶鱼"四传研"服务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第N站
草根的力量职教鲶鱼“四传研”全国游学服务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纪实
职教先锋团队“三协同”“四传研”“十年磨一剑”队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三协同”“四传研”内涵和外延

一、协同备课 学理念“手把手”“带入门” 传播职教教研思想一一问题导向教研引领

研读相关政策 传播教研思想 影响较广


二、协同育人 练技能“离开手”“练提升” 传承职教教研精神一一追求获术究理悟道

研究产教融合 传承教研精神 规模较大

三、协同发展 精应用“带助手”“育精英” 传习职教教研路径一一教研相长敦行致远
研发三教平台 传习教研技能 实用性较强
四、新赛道“新突破”“新成果” 传行职教教研成果一一研究交流落地升华
研磨课题成果 传行教研成果 效果较好

教鲶鱼侯银海简介:

侯银海,商丘技师学院高级技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发展工作委员会理事(第二届),
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三协同”数智赋能劳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共同体”联合发起人,
《劳动教育创新与实践》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编者。
2023年被商丘师范学院聘请为教育部“国培计划(2023)”紧缺薄弱学科骨干项目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

更新:2024-01-31 20:37:4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