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落实劳动教育做好生活学业生涯指导——落实劳动教育 打造匠心人才

作者:hyh18637088026 来源:“三协同”劳动教育教学联盟校(共同体)学术服务团队 点击:9679

落实劳动教育做好生活学业生涯指导——落实劳动教育 打造匠心人才

落实劳动教育做好生活学业生涯指导——落实劳动教育 打造匠心人才

张士平、王佑华 北京东方羚羊 2020-08-05 15:26

前 ·

新时期,互联网技术助力深化教学改革和“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需求,探索开发课程建设、教材编写、配套资源开发、信息技术应用统筹推进的新形态“云+端”一体化教材。


为响应贯彻并落实落地,坚持劳教结合,落实劳动教育做好生活学业生涯指导,开发有关劳动教育方面的教材,按照要求,编制有关劳动教育方面的教材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有关部委文件精神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极为重要的工作。为更好地指导编制职业院校通识课,职校生指导指导系列规划精品教材, 2020年7月31日—8月2日,江西金版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与职教先锋学术交流团队牵手合作,由职教鲶鱼侯银海牵头,邀请了多位全国职教名家,在江西庐山西海召开“互联网+教育”职校生指导系列精品课程与教材编写研讨会,企业专家与职教专家们畅所欲言,思想碰撞,共同探讨了职校生指导教材新体系、新理念、新要求;紧紧围绕“互联网+职业教育”通识课“云+端”(云端数字资源+移动端手机纸质版),系列规划精品课开发,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劳动育人的作用,引导职校学生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新思想、新观念。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吹响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号角。《意见》要求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4月,人社部颁布《关于加强技工院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意见》,文件要求全国各技工院校结合技工教育特点,构建技工院校劳动教育体系,精准把握劳动教育基本原则和基本内涵,开展以“新时代、新青年、新技能、新梦想”为特色的技工院校劳动教育;5月,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印发《职业院校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强化劳动教育的实施办法》,提出通过在实习实训中开展生产劳动认知教育、生产劳动观念教育、生产劳动技能教育、生产劳动法律法规教育和生产劳动习惯养成教育;7月,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各学校在系统的文化知识学习之外,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培养学生正确劳动价值观和良好劳动品质。


全面加强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党对教育的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劳动的育人功能,通过“身心参与、手脑并用”,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构建整体融通式的系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职业教育以努力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为己任,当时期教育政策行为旨在促进学生修养德行,沉淀智慧,积累能力,强壮体魄,健康审美,崇尚劳动,娴熟技能,更是契合了崇尚工匠精神、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的舆论环境。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特征,决定了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载体多元、手段多变,需要多途径有效实施。学校应坚持课内与课外、体力和脑力、生活劳动与生产劳动、功利性与公益性相结合的原则,建构有机衔接的“日常生活劳动教育+服务性劳动教育+生产劳动教育”框架,建立“劳育课程高聚焦强刺激+课程劳育全覆盖润无声”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形成劳动教育从教师 “专人”向所有课程教师“人人”的聚合效应。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地制宜的设计校本劳动课内容,系统设计劳动教育的教学组织,开展符合学生年龄阶段、个性化需求的多样化劳动教育。有效组织三类劳动教育,生活劳动教育旨在生活中劳动、劳动中生活侧重基本生活知识和技能积累,在日常生活劳动实践中学会认知、学会生活、学会生存,适应生活环境、适应社会生活;服务性劳动教育旨在服务中劳动、劳动中服务,侧重于利用所学知识、技能、工具、设备等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服务,以自身劳动成果奉献他人,造福社会,陶冶情操,美化心灵,学会共处、学会奉献、学会担当;生产劳动教育旨在训练中劳动、劳动中训练,侧重技术技能训练与积累,分层分步推进,在劳动实践中学会学习、学会工作、学会共处、学会创造,达成劳动美感、获得感、成就感。通过三类教育达成培养学生生活知识与技术技能、服务知识和技术技能、职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培育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劳模精神。


为保证劳动教育质量,学校要统筹建设劳动教育保证体系,教育目标上,建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目标链;教育标准上,开发与目标链相齿合的标准系统;内容体系上,统筹体力与脑力劳动及教育内容;教学组织上,重在理论讲授与劳动实践于一体;教师素质上,建强人人皆劳动教育的教师队伍;教学资源上,匹配丰富的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教育阵地上,建设校内外相结合劳动教育基地;监测手段上,建成监控与诊改信息化平台系统;考核评价上,探索多视角的劳动教育评价模式。


当前劳动教育重在劳动和教育并举,根本目的是促进立德树人。高质量实施劳动教育,必须将劳动知识、劳动能力、劳动精神教育这“三驾马车“并驾齐驱,善做劳动教育”营养餐”,培养“心中有爱、胸中有志、眼中有人、口中有德、腹中有墨、手中有艺、行中有善”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是职业院校的历史使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守住底线,向往远方,继续前行,致力于“适应”社会需求和“引领”社会进步的统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彰显职业院校社会责任的应有之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2020年8月2日

举报
评论 0


更新:2023-10-27 06:10:10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