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作者:职教先锋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451

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标准(参考模板)

profile-avatar

劳育联盟校服务团队2021-10-07 18:39

《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标准


徐甜甜2020-11-11浏览(5794)


课程代码:M0014

课程类型:理实一体化

学时/学分: 40/1 (理论16+实践24)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适宜开设学期:第一学期、第二学期

1.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普通高等院校学生一门必修的课程,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要求。这门课程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为指导,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问题的重要论述作为指导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对劳动的基本理论学习,学生能够深刻认识人类劳动实践的创造本质,深入理解劳动实践对于立德树人的重大意义,深切感悟劳动实践对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所具有的重要推动作用,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形成正确的劳动观;进一步明确我国工人阶级的劳动实践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所发挥的主力军作用,真正在思想意识层面切实认识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道理及其重大意义,从而真正树立起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意识。

本课程课时数为40学时,其中实践课时数为24学时。

2.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高职大学生作为教育对象,以普及劳动科学理论、基本知识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以讲清劳动道理为教育的着力点,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劳动态度,树立高职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和价值观,切实体会到“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的道理,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1.知识要求:

(1)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2)掌握合法劳动的具体要求,理解合法劳动的重要意义;

(3)理解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中劳动实践的价值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4)理解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

(5)掌握创新劳动的概念,感受创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能力要求:

(1)明确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觉抵制“神创造人”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迷信思想;

(2)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制意识,提高合法劳动能力

(3)掌握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劳动实践所需的设计、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

(4)理解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劳动氛围;

(5)充分认识到创新劳动的个体价值,感受创新劳动对劳模人物成就精彩人生的价值引领。

3.素质目标:

(1)科学认识自然界——劳动——人类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2)引导大学生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合法劳动的习惯,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3)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4)通过学习和感悟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

(5)提升大学生劳动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善于在自我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劳动,创造出彩人生。

3.课程实施和建议

3.1课程内容和要求

课程内容、要求及建议学时详见下表(可根据各专业实际需要进行授课内容与学时分配微调)。


教学专题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学时


第一专题

树立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劳动创造人类

劳动创造价值

劳动创造世界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1.认知课程学习内容、明确考核要求,明确实践活动及要求。

2.理解劳动在人类进化和人类社会产生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3.明确劳动创造了人类,自觉抵制“神创造人”等的各种错误观念和迷信思想;

4.科学认识自然界——劳动——人类社会的关系,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

4


第二专题

在日常生活中增强劳动意识

合法劳动意识

合作劳动意识

安全劳动意识

创造劳动意识

1.掌握合法劳动的具体要求,理解合法劳动的重要意义;

2.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制意识,提高合法劳动能力;

3.引导大学生主动学法、懂法、用法,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养成合法劳动的习惯,做遵纪守法好公民。

2


第三专题

在专业实践中发展劳动能力

专业实验与专业实践

专业服务与劳动实践

专业创新创业与劳动实践

专业顶岗实习与劳动实践

1.理解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中劳动实践的价值意义,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思想观念;

2.掌握专业实习实训(含实验)劳动知识和技能,具备完成劳动实践所需的设计、操作和团队合作能力,养成认真负责、安全规范的劳动习惯;

3.形成爱岗敬业的劳动态度和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增强自身的职业认同感和劳动自豪感.

2


第四专题

在精神传承中提升劳动品质

劳模精神

工匠精神

勤俭精神

奋斗精神

1.理解劳模精神的时代内涵和实践指向;

2.理解劳模故事,传承劳模精神,营造“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校园劳动氛围;

3.通过学习和感悟劳模身上的“闪光点”,培养自己的劳动品质和职业素养。

4


第五专题

新时代劳动者的责任与担当

用创新劳动点亮出彩人生

用奉献劳动书写民族担当

1.掌握创新劳动的概念,感受创新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2.充分认识到创新劳动的个体价值,感受创新劳动对劳模人物成就精彩人生的价值引领;

3.提升大学生劳动中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善于在自我职业发展中充分发挥创新劳动,创造出彩人生。

2


实践

24


合计

40


3.2实践项目及其要求

项目一:校园垃圾分类。

1. 利用手机网络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2. 垃圾分类手册了解垃圾分类要求

3. 打扫卫生,清扫垃圾

4. 对清扫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

5. 对已经分好类的垃圾进行分类投放

6. 难以界定的垃圾,利用手机APP查询

项目二:体验企业安全生产。

1. 学习安全生产知识手册

2. 准备安全生产排查工具

3. 工作环境安全检查

4. 生产车间安全检查

5. 生产产品安全检查

项目三:缝补“开线”衣服。

1. 取针线,穿入双股线,线尾打结

2. 从下方起针,线结留在背面

3. 从起针处向后一针的距离落针,扎回起针处,线拉出形成一针,线尾留在起针处

4. 下一针仍然向后,扎回第一针针尾处,如此反复

5. 左手拉住线形成环状,将针从环中穿出

6. 剪去多余的线,完成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教学由老师组织学生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互动和讨论,采用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观摩法、发现法、练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信息化教学手段,教师进行指导和总结。

3.4教学评价

1.考核要求

本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结果建议采取教学过程评价为核心,以教师评价为主,结合学生互评和各小组自评。课程总评成绩=平时过程性考核 70%+期末终结性考核30%,具体要求如下表所示。


考核类别

平时过程性考核

70%

期末终结性考核

30%

补考方式


考核要求

平时表现40%

阶段考核30%

期末测试

理论考试


考勤以及课堂活动的参与度

课外作业和课外实践活动完成情况


分值

40

30

30


2.注意事项

课程任课教师要按照课程考核方案标准实施考核,注意做好学习过程、到课情况、平时作业、考核情况的相关记录,作为学生最终评定成绩的明确依据,并与成绩册一同形成成绩档案保存。

3.4课程资源


教材选用

教材名称

编 者

出 版 单 位

出 版时 间

教材性质


大学生劳动教育

顾建军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书

书 名

编 者

出 版 社


《职业院校劳动教育体系构建与创新实践》

孙兵、嵇波

南京大学出版社


3.5师资队伍

(1)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

(2)具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近现代史、政治经济学、国民经济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国际关系、世界经济等学科背景,获得上述学科相关专业的学士或学士以上学位。

(3)具有坚定的政治素质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健康的人格。

(4)具备科学的高职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观念,掌握工学结合的基本教学方法,认同行动导向的教学理念,熟悉专业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与课程建设状况,了解施教专业行业发展动态与政策环境。

(5) 具备跨学科跨专业的基本素质,能够与其他各类课程同向同行,协同推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6其它说明

职教先锋职教鲶鱼"四传研"服务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第N站
草根的力量职教鲶鱼“四传研”全国游学服务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纪实
职教先锋团队“三协同”“四传研”“十年磨一剑”队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三协同”“四传研”内涵和外延

一、协同备课 学理念“手把手”“带入门” 传播职教教研思想一一问题导向教研引领

研读相关政策 传播教研思想 影响较广


二、协同育人 练技能“离开手”“练提升” 传承职教教研精神一一追求获术究理悟道

研究产教融合 传承教研精神 规模较大

三、协同发展 精应用“带助手”“育精英” 传习职教教研路径一一教研相长敦行致远
研发三教平台 传习教研技能 实用性较强
四、新赛道“新突破”“新成果” 传行职教教研成果一一研究交流落地升华
研磨课题成果 传行教研成果 效果较好

教鲶鱼侯银海简介:

侯银海,商丘技师学院高级技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发展工作委员会理事(第二届),
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三协同”数智赋能劳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共同体”联合发起人,
《劳动教育创新与实践》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编者。
2023年被商丘师范学院聘请为教育部“国培计划(2023)”紧缺薄弱学科骨干项目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

更新:2024-01-31 20:32:0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