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论新时代劳动教育之问?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怕什么?

作者:职教先锋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 点击:482

职教鲶鱼侯银海学术劳育说:论新时代劳动教育之问?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怕什么?

profile-avatar

劳育联盟校服务团队2021-11-02 10:21

鲶鱼学术劳育说:论新时代劳动教育之问?认真落实党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怕什么?

一一不怕“不争之争”不怕“劳育瘦田无人耕”不怕缺少“三牛”精神

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无风荷叶动,决定有鱼行。水面无风,荷叶为何而动?奥妙在于水下,乃鱼行碰撞所致,鱼行合而为一。 论新时代劳动教育之问?党的“德智体美劳”教育方针怕什么?怕的是“不争之争”怕的是“劳育瘦田无人耕”怕的是缺做“三牛”精神。怕的是“耕好五育并举五育融合也无人争”。怕的是“劳育瘦田耕穷人”,谚语。指耕种贫瘠的土地会使人变穷。

一、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怕“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不争之争,是为大争”:

不争是中国伦理思想史用语。在不同的学派中有不同的含义。道家视其为一种天道自然准则。《 老子·七十三章》:“天之道,不争而善胜”。

(一)“不争之争,是为大争”,不仅是种竞争方式,更是一种生存境界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自然之道本着利他的思想,圣人之道怀着践行的宗旨。老子在此提出“不争”的观点,是要告诉我们“惟道是适,惟适而变“。”为“体现的是需要行动,需要付出;”不争“表达的是尊重,不强为,不妄为。”为而不争“有两面的体现,一从客观规律的角度,”不争“就是惟道是从,对规律要有敬畏心,遵循规律,不强为,不妄为;二从万物的关系的角度,”不争“就是不相互干扰,不相互冲突,追求整合和谐。”为而不争“也可以上面两点合在一起来理解:遵循自然规律且与万物关系和谐。

(二)“不争之争,是为大争”,不仅是种竞争方式,更是一种生存境界

商场如战场,何不如此?生意人为利是图,不择手段;商人有所为,有所不为;企业家担当社会责任,为国为民为世界造福谋利。为利是图者止于利,明取舍者守于义,有担当者合于道。”反者,道之所动“。利人才能利己。经营企业,内惠及员工——收入有增加,能力有提升,空间有发展,自然安于乐业,各尽其责,各尽其才;外利于用户——价格合理,购买便捷,功能实用,体验舒服,自然成为粉丝,口碑相传,忠诚不逾;管理方面——制度完善,组织得力,文化感召,自然执行到位,运行有序,发展稳健;经营方面——定位明确,打造优势,创新图变,自然份额增加,销量提升,利润可观,如此这般,企业立于不败。竞争对手,就算实力强大,如若不合于市场发展规律,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不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就像移动通信败于微信,柯达胶卷输于数码相机,诺基亚败于苹果,银行输于移动支付等。    

(三)“不争之争,是为大争”,不仅是种竞争方式,更是一种生存境界

“不争而争”不仅是“争”的方式不同,更重要的“是为大争”才是生存境界。一山不容二虎,两只公虎或两只母虎,一山自然难容,如果是一只公虎和一只母虎,异性相吸,何来的不容?两人饥饿、体形相当,只给一个面包,两个人为夺一食,肯定相争,如果一个人一个面包,各有归属,实力相当,还争得起来吗?两个同级段位的武林高手,如果相遇,誓必相较,一比高低,如果相处同难,两个人又会相携共济,共赴危难,何来的争斗?.......从上可见,“争”与’不争“不仅是本性使然,更是形势所致。重因畏果,从源头处着手,避免纷争 ,和谐关系,“不争”才是生存的最高境界。

二、新时代的劳动教育不怕“瘦田无人耕 耕开有人争”

看《铁嘴铜牙纪晓岚》里,纪晓岚的一句台词。生活中是广东的一句大俗话,意思是说本来荒芜在一边的瘦田是无人问津的,而忽然有一个人来耕地了,在没有明确归属权的情况下,觉得自己有可能作为这个瘦田的受益人会觉得我这个瘦田还真是个宝,既然是我的宝就不能属于外人,于是争执就这样发生了。

在农村俗语中,有一句话说道,“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想要发达的人如果看懂这句话,看似简单,却揭露人性的贪婪。

(一)瘦田无人耕

这句话的意思从表面上看是说,贫瘠的田地,因为产不出好的粮食,所以基本都不会有什么人耕种。

古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中国在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绝大部分人民都是以耕种为生。在机械还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开掘一片贫瘠的土地非常困难,而且在耕种的时候没有什么收成,反而浪费了种子。

所以大多数的农民都不愿意耕种贫瘠的土地,以此为延伸,如今的社会,某一些行业或某一些领域,如果挣不到钱的话,大多数人也都不愿意去触碰。

(二)耕开有人争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就算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一旦有人耕种了,获得了利益,就会吸引到其他人的注意。这样其他人就想要争着耕种这一片土地,在这个过程中有可能会发生纠纷和竞争的状况。

在工作生活中同样也是如此,在未知的领域当中还没有人去触碰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不会想着走入这一领域,可是一旦有一个人打开了这一片领域,而且得到了想要的东西,就会有一堆人一拥而上,争抢着走入这一领域。

三、新时代劳动教育不怕缺少“三牛精神”

孺子牛 拓荒牛 老黄牛(望海楼)

2021,农历辛丑牛年。对中华民族来说,牛是刻苦、踏实、坚韧的象征,深受中国人民喜爱。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用三种“牛”的精神,为中国今年的奋斗状态奠定了基调——“发扬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做孺子牛,就是要坚持人民至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当前,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小康梦想即将实现,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取得历史性成就。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为了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实施常态化监测,需要重点监测收入水平变化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继续精准施策。不止如此,在所有领域,都需要孺子牛精神。

做拓荒牛,就是要坚持创新发展。2021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十四五”开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等都是摆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面前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创新发展。只有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才能破解困扰各领域发展的难题。我们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做老黄牛,就是要坚持艰苦奋斗。回顾过去一年,征途充满艰辛,奋斗成果显著。但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疫情变化和外部环境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我国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今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复杂严峻,复苏不稳定不平衡,疫情冲击导致的各类衍生风险不容忽视。要办好自己的事,离不开艰苦奋斗。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既要充满信心,也要居安思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永远保持慎终如始、戒骄戒躁的清醒头脑,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

长路漫漫,道阻且长。凝聚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力量,秉持着孺子牛、拓荒牛和老黄牛精神的中国一定能再创佳绩,继续交出一份人民满意、世界瞩目的答卷。

职教先锋职教鲶鱼"四传研"服务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第N站
草根的力量职教鲶鱼“四传研”全国游学服务赋能职教高质量发展纪实
职教先锋团队“三协同”“四传研”“十年磨一剑”队员荣获国家教学成果奖

“三协同”“四传研”内涵和外延

一、协同备课 学理念“手把手”“带入门” 传播职教教研思想一一问题导向教研引领

研读相关政策 传播教研思想 影响较广


二、协同育人 练技能“离开手”“练提升” 传承职教教研精神一一追求获术究理悟道

研究产教融合 传承教研精神 规模较大

三、协同发展 精应用“带助手”“育精英” 传习职教教研路径一一教研相长敦行致远
研发三教平台 传习教研技能 实用性较强
四、新赛道“新突破”“新成果” 传行职教教研成果一一研究交流落地升华
研磨课题成果 传行教研成果 效果较好

教鲶鱼侯银海简介:

侯银海,商丘技师学院高级技师,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终身发展工作委员会理事(第二届),
全国职业院校劳动教育研究院研究员,“三协同”数智赋能劳动教育教学创新实践共同体”联合发起人,
《劳动教育创新与实践》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获得者,
教育部“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职生劳动教育教程》编者。
2023年被商丘师范学院聘请为教育部“国培计划(2023)”紧缺薄弱学科骨干项目劳动教育教师培训班授课教师。

更新:2024-01-31 19:06:3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