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草 根 的 力 量——一个民间职教团队的成长启示录

作者:职教鲶鱼侯银海 来源:原创 点击:419

草 根 的 力 量——一个民间职教团队的成长启示录

2024-01-23 20:08·劳育联盟校服务团队

草 根 的 力 量

——一个民间职教团队的成长启示录

河南商丘技师学院 侯银海 (河南476000)

这是一个 “开放式”的研究团队,成员全部是来自教学一线的教师、来自五湖四海全国各地;是一个“虚拟式”的研究团队,未曾谋面却在QQ群中探讨职教的真谛,感受着职教事业的困惑和纠结,探求着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倾听着职教改革创新的脚步,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角度出发,敢于创新、大胆实践,积极探索中国基层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为实现“职教兴亡,草根有者”这个共同意愿,按照“草根”职教先锋团队章程开展活动的一个“虚拟式”团队。这就是“草根”职教先锋团队。

“草根”职教先锋团队奉行的理念是:没有与现在的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发展对接的职业教育就不是真正的职业教育,2010年以来开展的交流涉及中职招生、厌学与流失、学生管理与德育教育、职业指导、教改与课改等,旨在推动职校师生——提质、提速、提效。团队核心成员在浙江、安徽、江苏、山东、河南、河北、江西、广西、吉林、黑龙江等地报告300余场,培训班主任老师3万人左右,培训职业学校校长2000余人,取得了广泛的认可。

“草根”职教先锋团队队员学习和继承了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修建红旗渠的“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创新了21世纪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面对社会转型期出现2.0版学生,我们职教人应该如何利用新的职教“五皮”精神“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跑破脚皮、饿着肚皮”提升我们1.0版职业学校和职校教师素质,去适应社会转型期新的职教新需求。

“草根”职教先锋团队的源起

“职教先锋”的雏形形成于2009年。2009年4月,河南商丘技师学院教师侯银海第一次下江南“取职教真经” ——带领学生在安徽芜湖进行校外实习时,偶然的机会与山东济南铁道技师学院车希海老师相识,通过短信、电话、QQ进行交流。

侯银海曾做过个体电焊门市学徒、农民工、机械工人、技术员、销售员、工程师,获得过机械制造工程师、模具高级设计师、工具钳工高级技师等职业资格。2006年作为商丘市引进的高技能人才,进入商丘技师学院做实习指导教师,一门心思地想做好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他最喜欢的职教格言:职教兴亡匹夫责,忠诚党和人民的职教事业,始终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争做一名有奋斗感的教师,继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始终站在职教改革的最前沿,敢做时代的弄潮儿,全心全意为职教服务。

在车希海老师的启发和指导下,侯银海结合自己的职教感悟,萌生了建立民间职业教育联盟的想法。

2010年4月下旬,侯银海第二次下江南“取职教真经”——去浙江温岭职业技术学校参加国家级课题子课题研讨会,同时拜访了数控名师——温州职业中专东南职教先锋娄海滨老师。娄海滨老师谈到职业教育的现实情况时说,在2003年时,他开始网上论坛发言以“职教先锋”为网名,当时职业教育的地位处势极微,现在仍为弱势,很少有人为职业教育发言。2006年,娄海滨用“东南机械”网名,主要做专业建设研究;2009年开始他一直用“好人好事”网名带数控专业团队做一些事。对于建QQ群及组织职业教育联盟,侯银海和娄海滨在看法上达成了共识。随后,侯银海联系了各地职业教育的从业者,共同组成了网上“职教先锋”QQ群。侯银海率先把自己的QQ网名改为“河南职教先锋”,随后众多职教同仁陆续加入,大家利用现代网络聊天工具QQ群“集聚”在一起。

2010年11月,“草根”职教先锋团队荣幸地邀请到中华职教社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职教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有“职教德育泰斗”声誉的蒋乃平老师为团队编写的教材——五接轨图解版《职校生入学指导》教材作序,蒋乃平老师愉快地接受了。在“序”中,蒋乃平老师首次提出《职校生入学指导》的主编和作者,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草根”,是生活、工作在职业教育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作为已经在教育基层耕耘近五十年、自上世纪80年代初投身职业教育的“草根”中的老者,手捧此书样稿,他感慨万千。蒋老自诩为“草根”,我们何尝不是“草根”呢。这就是“草根”团队名字的由来。

“草根”的含义有三,一是人员都是来自教育一线的普通教育工作者,是由许多长期工作在职业教育第一线的热心老师自发成立的。故为“草根”;二是草根扎根土壤,从事着教育教学实践;三是有着顽强的毅力,甘心为职业教育事业辛勤耕耘。“先锋”含义有二,一是冲锋在前,就是工作在教育教学第一线、具有实践性;二是带头作用。先锋团队宗旨的核心精神就是:实践者与实践者的交流,实践者指导实践者,实践者解决实践者的问题。职业教育的灵魂是实践,职教改革的基础是实践;理论来自实践并指导实践;创新源自实践,改革助推实践。

“草根”因其平凡而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阳光、水和土壤共同创造的生命,生生不息,绵绵不绝,植根于大地而永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生命力和独立性。“草根”先锋代表着明知道自己很优秀、眼界比别人宽、舞台比别人大,但是简单低调、热爱身边的每个人、不自大、快乐着、奉献着的群体。

甘做职业教育的“鲶鱼”

要了解“草根”职教先锋团队的工作与作用,首先要了解一下鲶鱼理论或鲶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来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鲶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沙丁鱼的成活率会大大提高。原来鲶鱼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地加速游动。结果平静的环境被激活,沙丁鱼缺氧的问题迎刃而解,沙丁鱼成活率自然也就提高了。这个生物现象告诉我们:在职业教育中,加强校际间的教学交流就能起到“鲶鱼效应”,“草根”职教先锋团队就是职业教育中的“鲶鱼”。

“草根”职教先锋团队。自2010年5月份成立以来,遵循团队的宗旨,传播教育理念、交流教学经验、组织教学研究、开发教学资源,目的是拓宽交流渠道、促进校际合作。到目前为止,已开展以下工作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一方面组织部分职业学校校长、教务处长考察调研国家级中职教育示范校,交流教育理念与办学经验。如2011年5月到浙江国家级示范中职学校考察,并举办职教先锋团队成立大会,原教育部职成司杨金土司长为职教先锋团队成立与浙江四地中职国家级示范校考察发来贺信:“预祝这次考察和成立大会在中央有关精神指导下圆满成功!”

另一方面开展部分专题的学术交流,传播教育理念、交流教学经验。如2010民办学校招生专题研讨会暨校长高峰论坛、2011年全国职教招生培训暨德育工作高峰论坛。

2011年3月厌学流失课题专家组应中国郑州2011年职业教育招生专题研讨暨德育工作高峰论坛会务组的邀请参加了郑州的这次职教盛会,并在河南5天作报告5场跨越5个地级市从豫中郑州、讲到豫北安阳、讲到豫中焦作、讲到豫西洛阳、讲到豫南信阳行程约1600公里报告题目是《想法好做法巧每个孩子都是宝,厌学流失学生会减少》职教专家余国良老师是以实践者培养实践者,实跌者指导实践者的经典职校教师培训,约有1200名教师受益。浙西职教先锋余国良老师这此河南之行曾给河南职教先锋侯银海讲过:做职教要发扬“五皮”精神。硬着头皮、厚着脸皮、磨破嘴皮、饿着肚皮、踏破脚皮。

“草根”团队的蝶变

2010年6月,中国就业促进会陈宇副会长给侯银海老师发了一个电子邮件,北京21世纪教育研究院杨东平院长组织的一个小额教育调研资助课题的申报表,然后侯老师开始组织我们职教先锋团队队员参与了这个《中职教育学生厌学与流失研究》课题申报。2011年10月,课题很荣幸地通过了课题组专家的评审,从而得到了职教先锋团队的第一笔活动经费1万元。

2010年10月,山东济南铁道技师学院车希海老师在团队和课题组成立初期无私捐赠价值2600多元的《现代职业教育教学实用手册》80本,全部赠送给团队研究《中职教育学生厌学与流失研究》课题的学校会员单位。团队在进行课题研究的同时,发现当前使用的中职德育教材不太适合现代中职学校学生,于是就与山东济南铁道技师学院车希海老师和其它队员开始着手编写一套与现代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学生、发展五对接图解版《职校生指导》系列规划德育教材。在编写五对接图解版《职校生入学指导》教材初期,河南巩义市第一中等专业学校的张先娜老师参与了这套教材的编审工作并成了团队的一名核心成员。

侯老师还邀请了数控名师温州职业中专娄海滨老师担任了这本书的主审。并得到浙江温岭职业技术学校江再智校长和柳丹鸣书记的支持,他们参与了教材的编写工作。在五对接图解版《职校生入学指导》初稿完稿的时候,2010年10月中旬,又一次偶然的机会,一位网友给侯老师发了一个浙江衢州技师学院余国良书记的一个《想法好,做法巧,每个孩子都是宝》的课件,侯老师看过后发现与团队研究的课题非常接近,就按课件上的联系方式与余书记进行了沟通,并把样书初稿寄给余书记审稿。余书记收到后认为团队编写的教材非常有价值,并同意担任这套书的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余书记把他的著作《爱与智慧——中职学生教育密码》寄给侯老师两本,侯老师看过后发现余书记的书可以给团队正在研究的课题指明方向,就又购买了20本赠送给参与子课题研究的学校。后来余书记又自己出钱在出版社购买了20本价值600元的他自己的书赠送给课题组和职教先锋团队。

职教先锋团队开发适合当代职校学生学习的指导教材。团队编写的我国职业教育领域内的第一本图解版《职校生入学指导》教材2011年7月1日正式出版上市,我建党90周年献上了一份薄礼。到目前为止半年的时间已经销售了约2万册,免费送价值3万多元的样书1000多册,使全国1000多所中职学校的老师和学生有了符合新时代职教特色的精神食粮。

“草根”职教先锋团队对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通过这个《黄蜂的悲哀与团队的力量》的哲理小故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呢?

  有人曾做过一个实验,把七八只黄蜂同时关进一个密封的小木箱里,几天以后将它打开,发现木箱的四壁,分别多出了七八个小洞,每个洞里各有一只死去的黄蜂。而这些小洞,最浅的也超过了木板厚度的一半。也就是说,只要这些黄蜂在危急关头能够团结合作,每一只都在同一个位置轮流钻上一段,那么完全可以轻易打破木箱,化险为夷,走出绝境。可遗憾的是,它们一个个只顾各自逃命,最后全部命丧黄泉。
  启示:多少成功和失败的职业学校案例反复证明:一个职业学校要想持续发展,立于不败之地,没有团结奋进的职校文化,没有团队合作精神是万万不行的。团结就是力量,尤其在一些职校生死存亡关头,团结是走出团境的惟一通道。

 三人行必有我师亦!本团队每位成员都有最优秀的一面,都是一份力量,都能取长补短,各尽所能,密切合作,才能共同进步,科学发展,这就是团队,这就是团队的力量。从中老年的底层草根到新生的80后、90后新草根,我们看到了这个社会关于奉献、关于帮扶、关于友善的代际承继;从个体分散的偶发性善举,到多人参与的团体性、有策划的公益行动,我们看到了民间助人行为已经逐渐逾越个体力量的单薄,发展成一种团体性力量,推动助人行为向着常态化的轨道发展。

草根职教团队带动的雪球效应,个体的行动,也许有一定偶然性与随机性,但是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一种由草根发起的、渐成组织与体系的民间团体草根职教先锋团队力量正在成长。在网络QQ群职教先锋团队正用团体的力量,迸发出越来越强大的号召力。

民间组织“草根”职教先锋团队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它的发展必将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当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工作中,它以其灵活的体制和多方位的服务,必将在调动广大职教师生和企业的参与意识,进一步整合职教资源,促进职教各项事业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是新时代职教发展一股不可缺少力量

草根”职教先锋团队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起到的五个作用:

 一是沟通党和政府与职教师生的联系,成为党和政府与职教师生的桥梁和纽带;二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维护职教新秩序创造条件;三是组织培训了一批优秀的一线职教专家学者、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才,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四是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职教师德,有效地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五是扩大职教师生交往的渠道,在一些职教活动和事务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支团队站在地方面向全国,致力于最新职业教育思想的发展与传播,致力于现代职业教育的建设与宣传。

   我们这群职教人对学生的真爱、对工作的热爱,对事业的大爱。也凝聚着职教草根们的心血和汗水,闪耀着他们的智慧光芒,反映了职教同仁的心路历程,正是在我们这些草根职教人卓越的努力下,才成为一面光彩夺目、具有号召力的旗帜。正是在他们爱心的感召下,才有那么多人无怨无悔地走进这支没有“俸禄”,只有奉献;没有回报,只有付出的职教草根队伍。

最后祝愿“草根”连成友谊的根基,“团队”架起事业的大厦,用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诚信创新打牢扎实的功底,期待“草根”职教先锋团队与中国职业教育共创辉煌的明天!


附:

“草根”职教先锋团队章程

团队的交流性质:俗话说:“智者干实事,庸者争虚名” “好男儿志在四方” 。职教先锋团队是由许多长期工作在职业教育第一线的热心老师自发成立的,采取网上平等交流、思想碰撞;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扎根实践,锐意创新与实地巡回演讲等方式进行学术交流。

团队的交流目的:拓宽交流渠道,加强校校之间、校企之间合作,交流经验,探讨问题;整合资源,寻求突破;拓宽渠道,增长友谊。是“实践者与实践者的交流,实践者指导实践者的交流,解决实践者遇到实际问题的交流。”

团队的宗旨:宣传党和国家的职业教育方针政策,积极呼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广泛探讨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律,着力解决职校生“高入学、高厌学、高流失”的 “三高”问题和“难招、难教、难管、难学、难留” 的“五难”问题,以实践者指导实践者,培养实践型专家指导一线教师的职教改革实践活动,集“团队”的力量、聚“团队”的智慧助推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地发展,并适时开发适合当代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指导教材。

团队的口号:我们来自职教改革的第一线,我们深深地热爱这份光荣的职业,我们将团结起来,用毕生的心血和智慧促进职教事业的改革与创新,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全心致力于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为职教事业实实在在向前冲,让职业教育的明天更加美好!

团队的任务:弘扬职教精神、助推职教发展、解职教人之困、为职教人服务。

团队的工作原则:表扬他人直白点、宣传自己勇敢点、提醒他人真实点、批评他人委婉点、指责现实冷静点、愤青语言少说点。

团队的工作作风:仔细观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更新:2024-01-23 20:21:1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