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大年/为什么都喜欢“听话”的孩子
作者:詹大年 来源:詹大年私号 点击:1230次
“听话”是成人立场。固有的概念,设定的答案,既定的程序,都已经具备。照做,就是听话。质疑,往往就是“不听话”。“教”也是成人立场。设定了孩子不懂,所以才有了“教”。
其实,孩子是感性的。有些东西,凭他们的直觉,就懂,根本不是教懂的。31年前,我在一所农村学校当校长。我准备组建学校鼓号队。我把鼓号买回学校时,甚至没有一个老师见过鼓号这些实物,包括我。我便叫了一些七八岁的小学生,让他们一个一个试着吹号。竟然有20来个孩子当即可以吹奏出高亢的“哒哒嘀——”的旋律来。马上,这些孩子就成了鼓号队的第一代师父。但我们不相信孩子有这样的天才,也不允许孩子有这样的直觉。往往,我们从来就预备了“不听话”的帽子,只要孩子不是顺着我们的思路走的,随时就把这顶帽子戴在“不一般”的孩子头上。还有一个故事:我孩子四五岁的时候,爱玩,每天弄得全身脏兮兮的。我很忙,根本没有时间给孩子洗衣服。我便经常训斥孩子“要讲卫生!”孩子每次都回答“好”,但每天回家照样脏兮兮并且一脸委屈。我便观察孩子玩的情况。我发现,孩子爱在墙角等地方玩,孩子个子很矮,出没在高度1米以下的地方,而这些地方,不是成人视线关注的地方。成年人视线关注的高度在1.5米以上,成年人的触碰高度也在1.5米以上。高度在1米以下的墙角本来就是最脏的地方,而这些“脏兮兮”都要靠孩子用衣服去“打扫”掉。不管他!等孩子长高了,远离了1米的死角,自然就“爱卫生”了,与“坏习惯”根本就没有半点关系。朱永新老师说过:教育要时常记住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 (作者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更新:2022-10-24 06:07:3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