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反思”的路上到底有多少孩子?
北方一位初中女生,因为涂了指甲,被“回家反思”。
西部一位六年级学生,因为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被“回家反思”。反思几天后,班主任认为家长配合不够,被继续“回家反思”。
南方一位初中男生,因为在寝室破坏纪律。开学10天被“回家反思”8天。妈妈先后8次到学校说情,也没有获准停止反思。
西南一位初一学生的妈妈,因为孩子破坏学校纪律,一天内被班主任4次通知“来学校”,最后是妈妈被迫带孩子“回家反思”。
今天下午,沿海一位初二学生的妈妈打电话给我:“上周四,孩子因为‘上课不认真’被回家反思了。班主任要求回家反思的时间至少是一周,‘什么时候态度端正了,再申请回学校上课’。今天是星期天,是住校生返校的时间,如果孩子的爸爸发现孩子是被回家反思了,那全家会鸡犬不宁的。现在,孩子是学校回不去,家里呆不下,也不敢出门。我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请您帮帮我。”我说:“你先把孩子送回学校吧,向班主任说明情况,请求缩短反思的时间。”这位妈妈却担心自己的请求被班主任拒绝,电话里的声音都是发抖的。
我办丑小鸭中学12年来,招收过的2000多名“问题学生”大多有被“回家反思”的经历。这些孩子和他们的家长,没有谁说得清要反思什么,也没有谁知道要达到怎样的反思效果。
他们只知道“如果老师不满意,孩子就上不了学,还要继续反思。”
一位13岁的初中女生被“回家反思”。她的父母离异,且各自有了新的家庭。因为受到“回家反思”的处罚,女生基本无家可归。他同班的一位男生也被“回家反思”,二人同病相怜,租房同居。我找到这位女生时,她已经怀孕7周,宫颈重度糜烂。(相似的案例我见过很多)
女孩说:“老师叫我‘回家反思’后,我也不知道要怎么样反思她才满意。反正她是一见到我就不爽,我永远不回学校她才舒服。也无所谓了!在学校被人瞧着不顺眼,也学不到什么,就在外面混一天是一天......反正,《毕业证》学校会发给我。”
义务教育阶段,“开除学生”是违法的。有的学生留在学校或许会“影响其他同学”,或许会给学校带来“安全隐患”,这样,“回家反思”这个擦边球就把一些孩子抛在了校门之外。
“回家反思”,确实减少了老师很多麻烦,也净化了校园“空气”,但制造了很多边缘化的孩子。那么,家庭、社会到底要学校干什么呢?
每年中、高考之后,很多的学校都在晒“喜报”,但有谁因为那些被“回家反思”的孩子而愧疚过呢?
——2022年9月25日修改重发
(作者 詹大年 昆明丑小鸭中学校长 爱心与教育研究会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