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学校教育的价值含量到底有多少?
人生下来的时候只是无知,但并不愚蠢——愚蠢是由后来的教育造成的。
——罗素
2018年4月份,古城西安曾经举行过一次热遍全国的教育”问政“,而我以为,这表面热闹、万民关注的“问政”节目其实掩盖了更大的问题。
教育“问政”不仅仅是扣问外部的“上学难”“上学贵”和“教育不公正”问题,更需要展开一场关于教育本质、教育价值以及教育相关问题的内部追问:
学校要培养什么样的人?
教育到底为了谁?
孩子在学校最应该学的是什么?
学生的分数就是教育的成绩吗?
成绩公开排队合乎不合乎教育伦理和法律?
成长和成功是个人的还是学校的?
考上名牌大学就代表“成功”吗?
学校应该怎样对待孩子?
当恶性事件(火灾、地震、绑架、伤害等)发生的时候,孩子应该如何自保?
学校应该如何保障每个孩子的生命安全?
教育除了为GDP增加数字、除了承担“维稳”的作用之外,还应该为生命增加一些什么?
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哪里?
…… …… ……
现在对教育的评价就是看升学率,而忽视了人性标准,依然是“含金量”而不是“含人量”(吴非语),这样的教育是见分不见人,实际上是“非人化”的,也是“反教育”的。
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不仅要成为一个合格的考生,更应该成为一个合格的学生;不仅应该成为社会的建设者和制度的接班人,更应该成为合格的丈夫、合格的妻子,应该成为一个心智健全的合格的人。
评价一个学校,不能仅仅看从那里走出了多少成功的“人上人”,而是看它培养了多少合格的“常人”。
况且,那些成功的“人上人”和学校似乎也没有太大关系,有些特殊才能、智慧也不是谁可以“培养”的,它是自身具有的特殊恩赐加后天努力成就的,也不排除历史机遇,学校不能贪天之功。
教育是复杂的,不是一个量化分数或升学率那么简单。
现在许多人说的教育其实不是教育,而是教学或训练。
应试教育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而是“知识学习”或“知识训练”。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人的灵魂的唤醒,一定是内化的,不是外在的知识灌输那么简单。知识学习固然重要,但是不能代替心灵成长,因为生命不是一堆肉,而是灵肉合一,有自由意志。
教育也不是仅仅安顿这堆肉,让TA能够活下去,而是能安顿这颗心,让TA能够找到家园。不是成天岌岌于名,营营于利,苟且于世,尽想些败坏的事。
教育的复杂在于,它不仅和学校有关,也和家庭环境、社会环境有关。即便学校给学生喝几口“纯净水”,如果家庭、社会却给孩子喝下水管道流出来的水,而且把它当做纯净水,那孩子的健康怎么能保证?
钱理群先生说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还有粗鄙的利己主义者都是我们的学校、家庭、社会合谋而制造出来的“产品”。
更为荒谬的是,这些年不断发生的校园悲剧已经不是利己不利己,而是损人不利己的事,前者尚可从生物本性去理解,而后者已经超出了生物逻辑。比如从去年到今年发生的多起校园命案,海啸一般波及全国,刺痛社会的神经,有人质疑:这是人干出来的事吗?
事实上,人性里天然就有兽性和神性。没有谁天生就是恶魔,也没有谁天生就是天使,面对恶魔与天使合一的人性,教育和制度应该反思什么?是谁砍断了天使的翅膀?谁又让恶魔挥舞屠刀?
教育要提升人性,而人性是一个桥梁,搭在兽性和神性之间。人性发展的过程应该是抑制兽性、走向神性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