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局长火了还是错了?不论身着唐装还是西装,我们都生活在丛林
编者按:陆建国局长4月发表的主题演讲《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火了!衡水中学再躺枪,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有网友评论说:陆局长关于应试教育的诠释还原教育的目的与意义,没有空喊素质教育,为寒门学子铺设成功之路。也有人怼怒:如果基础教育是以考大学为目的,这是政治正确,那么那些被淘汰掉的大多数人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什么?损失了什么?毁掉了什么?
或许目前高考是寒门子弟改变命运的路径,然而作为一种评价手段,高考并不等同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也绝非是冰与火的关系。更让人警醒的,如本文作者茅卫东所言:明明是裁判,非要当教练和保姆,这是中国官员一直以来的毛病。
我们分享相关文章,期望通过这些争鸣,让真理愈辩愈明。
文 | 茅卫东
他火了,因为一番露骨的讲话,无数的人为他叫好。
他要倒霉了,不是因为他讲了真心话,而是因为他真的说了错话。
他的发言很长,乍一看,似乎蛮有道理,稍加分析,不难发现太多的荒谬。
以下卡片里的文字,均引自陆建国4月19日题为《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的讲话(点击阅读陆建国演讲原文:《深度 | 一位教育局长的惊人之语:真正的素质教育其实就是应试教育》),后面是的我的点评。
引文一:担任教育局长后,我说我最主要的使命就是“让更多的赣榆孩子考上更多更好的大学”。
点评:乍一听,多感人,把群众放在心上的好局长啊。细分析,太荒唐,教育局长是地方教育行政官员,是规则的执行者。教育局的任务,是保证辖区内的学校规范办学,保障教师在依法执教的同时,获得法律规定的待遇和福利。“让更多的赣榆孩子考上更多更好的大学”,不是教育局的工作,更不是教育局长的工作。明明是裁判,非要当教练和保姆,这是中国官员一直以来的毛病。久而久之,太多群众也就只吃这一套,没有人激励自己、感动自己,引领自己,甚至逼迫自己,好像就活不下去,就不知该走向何方。此所谓“巨婴症”。
引文二:今年春节后,我拜访了苏北苏中几个县区的教育局长,大家对抓教学质量,认识一致,都觉得基层县区必须把高考作为第一要务。平时也有领导善意提醒我,说你可以暗地里使劲抓教学抓成绩,但是,对外一定要大力宣扬素质教育,否则,人家会说你这个局长的认识层次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格局还有待进一步撑大。我有些纳闷,我们党一向提倡实事求是,如果觉的是正确的事情,大家都在做的事情,为什么非要鬼鬼崇崇、偷偷摸摸?为什么非要说一套做一套?好像应试教育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点评:这是要把最后一块遮羞布扯下来的节奏啊。既然都在做,那就是对的,这叫不讲理。现在贪腐如此严重,既然官员们都在做,为什么还要偷偷摸摸,为什么还要反,官员也是人嘛,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不要抓了,公开吧,最好来个比赛,看看谁贪得总数最多,谁单笔进账最多,谁进贡的人数最多,谁的情人最年轻,谁的情人数量最多,谁的情人颜值最高……
引文三:衡水中学的确是集聚了河北省大量优质生源,可是,衡水作为一个三四线城市,它的一所中学凭什么能够全省掐尖呢?打个简单比方,我们赣中想把全江苏的优质生源掐过来,能行吗?家长、学生不愿意报,你掐谁去?河北全省好学生愿意报考衡中,一定是这所学校前期做的非常好,才形成滚雪球效应,优质资源富集。现在很多校长抨击衡水中学掐尖,有本事你也掐试试,u can u up。
点评:这位局长大概不知道最早的重点中学、重点小学是怎么来的吧?权力的产物,所谓“集中力量办大事”。市场经济下,垄断是竞争的产物,如果权力介入,这个进程会加速很多。u can u up,翻译成中文就是“有本事你也去偷、去抢啊”。
引文四:站在价值观的维度去看应试教育,应试教育的价值内核,与中国几千年主流的价值观是一脉相承的,应试教育提倡的是厚积薄发,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十年寒窗苦读,是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点评:中国几千年的主流价值观,就这样被一个现代的教育局长轻松继承过来了?真是今夕何夕!我们今天的教育,是在满足“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愿望,还是在宣扬这种陈腐的价值观?我以为这是每一个自认为还在做教育的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引文五:在基础教育阶段,莘莘学子面对的是高考这个主出口,只要中国的高考体制不改变,基础教育就无法避开应试教育。如果说应试教育有错,那么请问,司法资格证要不要考试?注册会计师要不要考试?托福雅思要不要考试?公务员要不要考试?当今社会,所有这些提供公平向上机会的通道,大都要经过考试这个关口,所有这些考试也都要经过艰辛的学习。为什么不批评这些,单单批评基础教育阶段的应试教育?
点评:必须通过考试与实行应试教育,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生活离不开钱,所以我们眼里就应该只有钱,这是胡说八道。陆局啊,你应该去学一点逻辑常识。
引文六:不论你是否承认,这个世界都是丛林法则的,这个社会是优胜劣汰的,适者生存,喝再多的心灵鸡汤,读再多的小清新文章,都无法改变这一现实。
点评:这话太能够获得掌声了,既得利益者认可,被咬得遍体鳞伤的人更会有强烈共鸣。但是,陆局,这样的社会局面不正是我们要改变的吗?教育就是要让大家正视社会,不回避问题,同时鼓励大家为建设一个美好的社会而努力。你身为局长,却告诉大家,我们就在丛林里,前面有熊,大家赶紧系鞋带,优胜劣汰。你真的不配做局长。
引文七: 这个世界,只要还有国家存在,没有实现共产主义,没有大同,一定是丛林法则。前段时间,美国打叙利亚,说叙利亚政府使用化武袭击,美国有证据吗?没有。2003年,美国打伊拉克,就玩过同样的把戏,当时的国务卿鲍威尔,在安理会拿出一小瓶被普京讽刺为洗衣粉的不明粉状物,指控说伊拉克有化学武器,结果打完之后什么也没有找到,现在还是这样。没办法,美国的实力摆在那里,它冤枉你,又怎样?
点评:在这位局长眼里,美国就是个无赖,建议看看流沙河先生的《美国是中国最好的朋友》,网上一搜就出来了。
引文八:就任教育局长后,我常常想,我们县区一级教育系统,面对的大多是农村孩子,对他们,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教育呢?
点评:尊重孩子们的权利,不要像某些家长那样“我是为你好”,这才像是一个局长做的事。
引文九:我的理解,基础教育是一个金字塔形状,小学基础要宽,小学不能完全抓文化成绩,一定要让他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让他涉猎广泛,让他找到兴趣点;到了初中收窄一点,到了高中,这三年就完全把爱好放一边吧,全力以赴抓高考,等到了大学,他有足够的时间发展兴趣爱好,前提是先考上大学。
当然,我们必须面对一个现实,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上大学,有些人要去接受职业教育,有些人要回到农村。但是,这没什么大不了,重要的是,这些孩子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压力测试,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勤奋努力、向上攀登的价值观,将来做个蓝领工人,也可以成为大国工匠,做个农民,也一样能勤劳致富。
点评:听陆局的意思,这么些年,我们的失误是在于应试教育不扎实。如果取消学生的双休日,寒暑假各放十天,用吃奶的力气抓应试,中国早可以超越英美了是吧。其实,陆局,你这番话,无非就是“一俊遮百丑”,升学率有了,什么都不是事儿了。睁眼说瞎话,陆局顶呱呱。
引文十:素质教育有这样一个理念: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这句话听上去很美,但是,我觉得这是一个伪概念,因为,跑步可以有跑得最快,举重可以有举得最重,这些都可以量化,但“最好”不能对比,无法量化,人生不可逆,每一段有每一段的风景,每种活法有每种活法的味道。所以,所谓最好的人生,就是一个伪概念,忽悠小清新而已。
点评:人生必须量化吗?谁有资格量化别人的人生?“让孩子做最好的自己”,我也认为里面有忽悠的味道,但我更看重的是话语中对孩子的尊重。尊重,这是我们这个有着几千年文明的国度太缺乏的。我们有尊敬、遵从、敬畏,这都是给有权有势的人准备的,我们缺乏平等和尊重,最后连自尊自信都没有。自己过得好不好,不问自己的内心,只想和别人比较,甚至想着“量化”。
引文十一:作为一个基层教育局长,我对教育的理解,就是这两句话: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为国家培养更有力量的下一代。
点评:陆局,你成就了孩子更好的人生,那一线的老师们呢,你这算不算是抢功?孩子更好的人生,要你来成就,你让孩子们干什么吃?“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我看是局长最大的忽悠。还是上面那句话,局长,做好你的裁判吧,别当教练。要不,再多个服务员的角度也行。这些,足够你忙活的了。
引文十二:作为基层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理想主义,不要想一蹴而就,那不现实。我们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抓教育教学,努力成就孩子们更好的人生,为这个国家培养更有力量的下一代。
点评:每次,我们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时,都很慷慨,义正辞严!
悲哀啊!
网友热评
陆建国大论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一夜之间成为“网红”。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的这位教育局长,说出了很多局长心里想的、正在做的,但不敢说出来的话。是该赞他的坦率还是该哀他的无知?
陆局长的讲话,就像他力挺的衡水中学一样,有人怒斥,有人喝彩。我读了,说实话,比许多官员的报告生动得多,有血有肉,有迷惑性。此人应该读过一些书、看过一些文章、上过一些微博、喝过一些鸡汤。
可惜,大论应试教育政治正确的陆局长犯了“政治不正确”的错误,缺乏“看齐意识”,没有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中央唱起了反调。
陆建国任教育局长6个月,此前职务和经历不详。自认为很懂教育、自信满满的陆局长可能还没搞清楚“应试”与“应试教育”的区别。
我曾在一篇谈论教育局长任职资格的文中提出:“中国基础教育的命运,实际上掌握在全国2000多名县级教育局长手中。”“教育局长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教育品质,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局长,就有什么样的教育。”读完陆建国义正词严、旁征博引的发言稿,我真担心连云港市赣榆区的学校,会被这位自我感觉良好的教育局长带进臭水沟里。
陆建国说:“我认为应试教育主要针对并适用于基础教育阶段,是基础教育这一特殊阶段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他还说:“我对教育的理解,就是这两句话:成就孩子更好的人生,为国家培养更有力量的下一代。”我觉得,前者才是他真心要做的,后者只是他说说而已的。只关心分数的教育,哪会在乎孩子的未来?应试教育的蛋,哪来的更有力量?
把全区的每所中小学都办成“衡水中学”、办成提分的培训机构,这就是陆建国局长的“教育理想”吧。
如果基础教育是以考大学为目的,这是政治正确,那么,请局长,校长,老师们,把所有的学生都送进大学,不然就是不讲政治!也请部长们再多建几所大学,不然基础教育送上来的考生,高等教育放不下!这是最大的不讲政治!做简单数学运算,全国大学平均录取率是多少?如果只服务于考上大学是政治正确,那么,那些被淘汰掉的大多数人在基础教育阶段得到了什么?损失了什么?毁掉了什么?
应试教育的政治正确性,是这位陆局长私人定制的敬贡给应试教育的又一件华丽的外衣。是试图为自己功利的施政方向找到一个合理的切入口。
陆局长,不断地强调说现今的应试教育已不是以往了,已经进化与改良了,已与人们所说的素质教育很是接近了,这不是正是说我们教育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强大的应试教育必须会向人们所需的素质教育过度吗?
陆局长,特别举例强调的课堂教学模式或结构的变化,其实是不能佐证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区别的,因为那不是两种教育本质的区别。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以学生成长为目的,为落脚点。应试,更注重的分数的提高,而会忽略人的成长,特别是忽略我们教育面向全体性的整体提高。素质教育也重视成绩的提高,但她是从提高人的角度来提高成绩分数。
陆局长在这方面混乱了,认为提高分数的素质教育也是应试,认识的错误必然导致施政方向的错误,江苏连云港翰榆的教育是要告急了!但可以想象,如果说功利导向确实带来了分数的提高变化,那么这件皇帝的新装是不是更加光鲜、时髦呢,陆局长可就舍不得换了。
如果这个作者不是搞教育的,也就罢了;但他恰恰又是搞教育的,这就太可怕了。最可怕的教育言论往往来自教育圈,这真的让人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