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网师E友杨丰烈

作者:僧世波 来源:灵宝市川口乡横渠村 点击:3222

今生注定与姓杨的老师有缘。

继二十年前杨光武老师成为我喜爱新闻写作的启蒙老师后,如今,杨丰烈老师又成为我在网络上创作的网师E友。

虽然我们至今未曾谋面,但我深知:相同的爱好已经把我们师生的心,在地球村里,通过移动互联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很清楚记得,那是在2014年7月的一个周末,在川口乡中心小学上学的女儿僧一鸣在我接她回家的路上,高兴地对我说了她语文老师张玉琴,将她的一篇关于赞美母亲的作文《迟来的祝福》发在《枫叶教育网》上的事,我听后大加赞赏。

回家后,及时打开电脑,详细地浏览了该网站各栏目的资源。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顿时被网站丰富的内容吸引住了。

从此,我便更加关注《枫叶教育网》,于是顺理成章地与网站站长杨丰烈老师也结下了不解之缘,因为俺们都是川口乡的人。
 
       实话说,首先感谢宝贝女儿让我和《枫叶教育网》连在了一起。

我是一位业余爱好写作的农民,平时,用电脑由时间很有限,并且也还不知道《枫叶教育网》这个网站。之前,我把横渠村一位女共产党员善行义举、扶困济贫的先进事迹以新闻简讯的形式发表在《金城灵宝》上,,后来女儿鼓励我把采写她的详细报道《灞底河畔女儿情》稿件发给《枫叶教育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上传后,没想到,当晚杨丰烈老师就在该网的《今日视点》编发了。

这件事更加激发和鼓励了我的写作热情,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一段时间,由于编写的稿件多了,从而引起了杨老师的注意,对于我这个不上台面、不成名的农民业余文学爱好者,他竟在百忙中,亲自打电话询问我的指导老师——现任我们村党支部书记党锁军同志,关注和了解我的情况,在当日接到了党老师的短信后,我受惊若宠。没想到一个初中未毕业的农民业余草根作者也有劳大驾。于是,就急忙在第一时间为杨老师回了短信,信中就象多年未见的“老朋友”似的没有过多的奉承与寒暄,只有真诚的沟通与道白,并承诺今后在农闲时为《枫叶教育网》编发稿件,丰富资源。
  
      也许是潜移默化,也许是遗传因素,爱好语文、更喜欢写作文的女儿,时不时给《枫叶教育网》投发一些自以为好的作文,让大家来点评。

后来,我的一篇拙作《家有乖女》上传到《枫叶教育网》,更多网友才知道僧一鸣原来是我的女儿。

不久,杨老师到川口乡中心小学讲课时,还专门找到女儿僧一鸣,邀请我听课。那天,只因为生计所迫,四处奔波、居无定所而忙于其它事物,因此,错失了与杨老师见面的良机,现在每每想起来,总是深感后悔与遗憾!

那时,当杨老师看到我不能如约而至时,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这里,我真诚地向杨老师说声:“对不起了!我们今天不见,明天不见,难道以后不会见面吗?有道是来日方长嘛!”我想:杨老师肯定能理解农民朋友苦衷的。

女儿 当天的作文《一节印象最深的课(图文)》在《枫叶教育网》的【育贤文学】发表后,由杨老师为女儿制作的视频作文《一节印象很深的课》又相继在《枫叶教育网》的【视频聚焦】里播出。

真是皆大欢喜啊!

两个月后,由我参与编写的《横渠村志》正式出版,应女儿的要求,赠送给杨老师一本,留作纪念。后来才知道,杨老师是《川口村志》的美编。

真是术业有专攻啊!

从此,我每天不管早晚,只要一有空就及时打开电脑,点击浏览《枫叶教育网》上很多正能量的文章。喜欢《枫叶原创》文章,喜欢《育贤文学》内容,更喜欢读到李金霞、张思辉等老师的灵宝本土原创风味。

虽然,我平时干的是重体力活,但是,我闲暇之余,通过网络接受的是前沿的思想理念和先进典型,逐步了解了“有文化、讲道德、懂技术、会经营、能维权”的新型农民的特征。

 有时,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曾为自己的知识浅薄而恼悔,有时,都不明白自己写的都是些什么?真有点不伦不类、粗枝乱叶,类似像记流水账的文章。白白浪费了别人的眼球与时间。但是,上传到《枫叶教育网》后,经杨老师重新一编辑,呵呵!我似乎看到了学生时期的作文老师一样,对杨老师亲近而敬畏。

据我的女儿讲,关于她在作文中遇到的“拦路虎”,总是通过QQ来请教杨老师,而杨老师不管在荧屏那头有多忙,都是不厌其烦地一一作答。偶尔提出好的构思创作与写作技巧。

可以说,杨老师不仅是我的写作指导老师,而且,也是女儿的作文指导老师。父女俩同时拥有一位文学大师,真是其乐融融啊。这,恐怕就是信息化时期的远程教育吧。

最后,我想说:不论是以前的杨光武老师,还是现在的杨丰烈老师,以及在写作道路上关心与支持过我的许多老师,他们都是我一生中遇到过的,最好、最好的恩师!正因为有了他们的热心帮助,才使我在这块文学芳草地上,昂首挺胸、勇敢追梦。 

 创作随笔——

杨丰烈老师是我市川口乡川口村人。为了他钟爱的教育事业,可谓呕心沥血、历经艰辛。从民办教师一路坎坷走来,事业蒸蒸日上,取得骄人佳绩。曾在川口、故县、阳店教育系统担任领导职务,后调职任灵宝市远程教育中心副主任多年。一直酷爱文学创作与录像摄影,完成大量文字与影视作品。早在2002年在阳店教办任职时,创建《枫叶教育网》(前身为《枫叶教育论坛》),被灵宝教育界称为网络教研第一人。
    
    “早晨从中午开始”是我国已故著名作家路遥为《平凡的世界》创作随笔,而“凌晨到黎明”是杨丰烈老师维护《枫叶教育网》的世外桃源。

“骑牛爱牛不吹牛,学牛做牛孺子牛”是杨丰烈老师始终遵循的人生格言。工作之余,他经常主动到我市各中、小学校为师生传经送宝,还远至其他省市,学术交流及科研活动。对于杨丰烈老师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与他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事业感,着实令笔者敬佩与感动。

一直以来,在心灵深处,时常萦绕与纠结着一种思绪与情感,久久不能挥去。总想为他写点什么,无奈笔者水平浅薄,也无缘与他促膝交谈,深入了解,只仅仅同他通过几次电话,并从他主办的《枫叶教育网》上略知一二。想了许多,这里,随便写下一段片言断语,算是对《换个跑道继续跑》的杨老师的一种敬佩与思念之情吧!

       指导老师:党锁军、僧向增

更新:2015-03-13 03:50:4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