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底河畔女儿情
——记川口乡横渠村一组组长何亚芳
她,一个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轰轰烈烈的先进事迹,却有着润物细雨般的平凡小事。她,早年失子,中年丧夫,却以顽强的意志,化悲痛为力量,以她柔弱的肩膀,撑起了一个小家,担当起了一个“大家”。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入党时的铮铮誓言。她就是川口乡横渠村一组组长何亚芳。
在横渠村,说起何亚芳,不能不提起她的丈夫赵节孝,赵节孝生前靠 经商脱贫致富后曾多次为社会公益事业慷慨解囊,是该村有名的慈善家。尤其是2011年年底,他毅然拿出两千余元为全组60岁以上老人和残疾人及困难户每人发放五十元春节慰问金,此举曾一度在川口乡方圆传为佳话。2012年春不幸因病离世,当年时值村组干部换届选举,50岁的何亚芳以多半票数当选为该组组长。当选后,她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不忘继承丈夫遗志,逢年过节继续为全组上年纪及弱势群体发放善款,成为川口乡个人善行义举第二人。【此事迹《全城灵宝》曾做过相关报道】三年来,已累计发款六千八百余元。正如该村党支部书记党锁军同志对其评价:“一个女人家,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
“群众利益无小事,视困难户如亲人。”是何亚芳同志一贯的工作格言。村南是一组群众的集居区,主要道路其中有一段坡陡路急,且坎坷不平,晴天一身尘,雨天一身泥,对全组群众日常生活、生产带来不便,今年6月初,何亚芳多方筹集到两万三千元资金,经过十余天紧张施工,建成一条宽为三米、长约二百米的平坦水泥路面,从而结束了祖祖辈辈行路难的问题。谁家有困难,总能看到他忙碌的身影。村民赵小佑家遭不幸,生活困难,何亚芳又跑前奔后,协同民政部门为其办理低保。还有村民......
谁说女子不如男,女子也顶半边天。作为最基层的农村党员干部,何亚芳识大事,顾大局,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市城东产业集聚区汇源项目征地期间,面对少数群众的不理解,她和其他村组干部一起,更是苦口婆心地上门做工作,有时还通宵达旦。从而提前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其出色成绩受到了乡、村领导的高度评价。还有一次上级检查环境卫生工作,一农户建筑用砖堆放在主路上,影响交通,她不但对该户做思想工作,还身先士卒,亲自帮助将近两万块砖挪走,手磨破了,也不叫苦。她总是以实际行动感染了每一个有思想顾虑的群众,受到全组群众的广泛好评。还有多次......
“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好事......”一位名人曾说过。何亚芳,这位灞底河畔的女儿,正以她坚强的意志,宽阔的胸怀,迈着矫健的步伐为全组父老乡亲的幸福生活而继续奔走着......
指导老师:党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