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我们借鉴的美国师生“隔离”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家研究院主办的“校长会”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欢迎点击标题下方的“校长会”。
精彩导读:在美国,教学活动区是学生专用区,师生之间除教学区外,是严格“隔离”的。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教”的一面,教师与学生除了教学交往外,适度分离应该是可行的,有必要的。
去美国读书前,我在国内一所高中任教。那时候,师生之间的生活空间可谓“水乳交融”,学校教学区、行政管理区和生活区之间相互交错,互不设防,这样虽然密切了师生关系,但也带来了很多不便、尴尬,甚至是难堪。
先说说如厕。师生共用厕所,特别令人尴尬,也有诸多不便。学生在厕所见到老师,应该礼让老师以表示尊重,还是点点头,说“您也来了”?
再说说学生进教师办公室——通常是来交作业,或者是被老师“召见”。这时候,经常有教师正在开成人玩笑,或者在“挖苦”某一位学生,这些话被学生听到,既是对被批评学生的不公平,也不利于学生之间形成相互尊重的观念。
再有,教师之间、教师与学校领导之间、后勤人员之间,有时也会闹矛盾、起冲突,这些如果被学生听到、看到,总归是不好的。
学校也意识到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不利于教育教学的开展,但似乎很难拿出有效的措施来应对。
后来,我到美国读书,经常参与女儿在美国的学校活动,便有意识地关注这个问题,结果发现,在美国,教学活动区是学生专用区,师生之间除教学区外,是严格“隔离”的。
一是师生所用的厕所是分开的。
教学区厕所供学生专用,而教师在教师办公区域有专用厕所,学生不得进入教师办公区域,当然也不能使用教职员工厕所。
二是学校电梯供教职工专用,学生只能走楼梯。
学生如果有身体的原因需要乘坐电梯,须持相关病情证明及学校行政部门开具的证明方可使用。如学生未经批准乘坐电梯,就会受到纪律处分。
三是教师办公区域学生不得进入。
教学区域和办公区域分开,教师与学生及家长谈话在专门的地方进行,不影响其他教职员工工作,一般情况下,这类谈话涉及学生或家长隐私,任何其他人都不会也不可能在场。
比如,我在一所高中实习时,听课可以,帮助任课教师收作业甚至改作业、参加教师专业发展会议都可以,但却不能参加家长会。
当时,我非常想观摩一次家长、学生与教师的会议,结果被任课教师直接拒绝了,理由是涉及学生隐私。最后我的实习报告中就没有关于家长会的部分。
我女儿学校的家长会只有我、我女儿、我太太与教师四人参加,不像国内学校,通常是先开全校、全年级的家长会,再开班级的“集体会”。
美国学校的家长会,谈的是孩子的学习、心理和在学校的一切事情,教师绝不会把孩子与年级或班级的任何人作比较。
四是非任课教师不得随意跟学生要联系信息,以及随便跟学生在一起。
在我们的一个国际教师交流项目中,一位中方的交流教师被美国学校劝退了,美国学校跟我们通报的原因是,该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行为不当,违反了职业道德,甚至有危害儿童安全的可能。
学校举出的证据是一位家长的电子邮件——在一次活动中,这位女教师走上前来,问孩子要姓名、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和孩子妈妈的手机号码,甚至还说要“搭”学生家里的车回家。该学生吓坏了,找了一个借口溜出去,没有给她任何信息。
她妈妈告诉她不用担心,并对她遇到此类事情能谨慎处理深感骄傲。接下来,美方跟女教师谈话,指出要学生个人信息是不恰当的,教师也不应与学生一起“坐”学生家长的车。违反这个规定,就有可能被认为危害儿童安全。
五是教师不得随意与学生短信来往。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美国学校出现过师生相互发送性短信的问题。为此,多数美国学区和学校开始限制师生之间的短信联系。
比如,规定师生之间的网上联系应该通过学校内部电子邮件和网上教学、作业系统进行,这样一旦有问题,学校可以随时检查、随时监控。
即使是体育队、舞蹈队、乐队的教练要通过短信给学生队员群发通知,也必须把家长纳入短信群里,这样家长就可以及时知道发送内容。如果避开家长单独给学生发短信,无论短信内容是否恰当,均属违法行为,学校或学区有权处罚当事教师。
虽然国情不同,但美国学校这样一种“隔离”的体制值得国内的学校借鉴。教师呈现给学生的应该是“教”的一面,教师与学生除了教学交往外,适度分离应该是可行的,有必要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