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日记(十二)读《历代诗词佳句赏析》有感
夜深人静,专心研读此书,总有一种荡气回肠。不为别因,只为佳人佳句慨叹、钟爱、喜欢!
最动人的声音莫过于音乐;最美丽的文字莫过于诗歌。我国是诗歌大国。从先秦至晚清,《诗经》之后即有《楚辞》,两汉有乐府,魏、晋、南北朝既有乐府,又有古体诗。到了唐朝,诗已盛行之极。在古体诗基础上,又创了新体诗,形式多、花样繁,内容丰富多彩。仅以《全唐诗》而言,作家两千余人,作品近五万首之多,达到历史之高。入宋后诗衰词盛,三百年间,创作词牌八百多种,词调竟达一千五百多种。为诗兴,为词叹。
孔子语:“诗言志。”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又说:“不学诗,无以言。”正因诗是最美丽的文字,所以可供人欣赏,可陶冶性情,可培养情操。受益无限,其乐无穷!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词句一读立马让人废卷,为之叹息。唉!当年勇猛无比之将如今却落此下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令人精神振奋。“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给人以高雅之致。“试问闲愁知几许:两条脂烛,半盂馊饭,一阵黄昏雨”又使人哑然失笑。就这样口在诵着,心随之而喜、而悲、而同情、而怀怨。肠却一日九转。
读诗词,重在欣赏。因诗语言精练、高度含蓄,较为费解。有的名句字面并不难懂如“明月照积雪,池塘生春草”等,但却不明好在何处。还有诸如此类“闲爱孤云静爱僧”,并非闲时爱孤云,静时爱老僧,而是爱孤云之闲,爱老僧之静。诗的句法语序不同所造之效。有的以典故形式出现,若不知典故出处也就看不懂或者望文生义而错解了。
诗既要从内容的境界去体会,去欣赏,还要从炼字上去欣赏。采莲女驾船入荷池。“乱入池中都不见”,一个“乱”字将人面如花全部托了出来,顿使人感到花美,景美,人更美。若改为“进入池中”那就索然无味了。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比武、赏戏、读诗道同也。幸己略懂诗词音律和格律,故越品越有味。如陈年老窖久之不挥。
此书诗词佳句约一千零五十条,作者近二百多人,欲读通读精尚需时日,待我细赏再谈。
更新:2015-03-01 06:50:45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