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追忆文友杜恩泽老兄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2554

 

杜兄,闻您撒手人间,实不能信,也不敢信。很怕,怕这信息成真。

然,的确属实。不能不接受这个噩耗。

一夜辗转反侧,只叹生命苦短。刹那间,一个至亲至爱的文友、老兄就这样永别了。默默无语,匆匆而去。生,就这样地艰难,死,就这样地毅然决然。

泪,溢满腮边。

杜兄,难忘每次踏进作协的门槛,您总是热情笑迎,倒茶递水。无为官之势,唯兄长之道。第一首诗作在您的呵护下见众了。除了感动更是感激,感谢您在文学路上的提携、引领。

难忘200071021日那天,“灵宝市作协、育贤文学社采风诗会”相约铸鼎原。这是灵宝文坛首次举办的作家与小学生共创文学佳作的盛会。回想起我们的准备工作,至今记忆犹新 。您得知我要举办铸鼎原采风活动时,当机立断地说:“李老师,如果我们文学社的孩子和诗人一起搞个诗会,那意义就非同小可了。小作家亲耳聆听大作家的诗,对他们是一个激发和鼓励。”您立即和文联副主席王水宽老师、作协副主席屈松林老师商议,得到了他们的大力支持。刘育贤老师专程回灵与我们一起参加诗会。那场面、那情景怎能忘怀!您爱孩子、执着文学,更想让灵宝涌现一批文学新秀,这情怀您用一句话诠释得清清楚楚。 “金霞,这辈子我最遗憾的是没当过老师。如果当老师,我一定会是个好老师。”您还说有空了给文学社的孩子们讲讲课。可为何还没等我安排,您就走了呢?我真后悔,杜兄。

记得您语重心长地说:“金霞啊,我佩服你的勇气。可做文学社工作不是简单的事儿。诗歌、散文、小说、剧本、报告文学、影评样样得懂……不仅会给孩子讲课,还要会给成人讲课。别嫌哥讲话直率,好好学习才有可能把文学社越办越好。有机会带你出去历练历练。”您的话句句真切,成了我努力学习的动力。不管什么文体我都勇于尝试。每天笔耕不辍,不为发表,只为提升。尽管水平不及众多文友,但我绝不放弃。因为您让我懂得了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您从不说假话。那年真带着我下阳平、豫灵、程村、五亩等地给通讯员做文学培训。我有些胆怯,您却鼓励我:“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怕啥呢。”每次讲完课您都会笑眯眯地夸赞几句,然后风趣地说:“唉,后悔,这辈子不会说普通话。听你用普通话讲课让人羡慕啊。”虽是一句慨叹,但我却看到了您孜孜向上的精神。学习,是您永远的品质!

您的《虢州杂记》出版了。您亲自到文学社送来两本,并说一本是我的,一本是老公的,还给上面工整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那一天,我们在文学社畅谈很久。您谈了这一生的坎坷、不易;行走在文学道上的快乐、努力。在我那小小的屋里共进午餐。我羞涩囊中困窘,您却朗声笑曰:“家常饭最好吃,我也是农民,不要自责,将来会有好日子的。”

事务越来越繁。交往、欢聚愈少。作家相会也总逢周末,失去了和诸多文友交流的机会。总是梦想等我发达了,把这些文朋墨友请到文学社吟诗作画、喝茶品茗。享受文人之雅致,墨客之仙风。可总是事与愿违,遗憾种种。

前些日子在文友孩子婚宴上相见,您说:“金霞,看到你送给王宜振老师的书了,就5本呢,啥时候庆贺一下。” “回头一定请大家。”谁料身体出故,几月未和友联系、往来。不曾想到,一向坚持锻炼、结实的您竟然驾鹤不返!

杜兄啊,千言万语难表心中之敬。一直没能为您写下半点文字,只因水平浅淡,不敢轻言。今天,思虑良久,留下碎片点点。感恩,人生路上,有您坦率、真诚的挚友、老兄,这笔财富我会永远珍藏。

杜兄,一路走好!

 

 

更新:2015-02-12 06:28:24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