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文字吐心迹,笔尖抒真情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2393

          文字吐心迹,笔尖抒真情

看完了上百封信,花了整整十个小时。虽然眼睛很困,可心像花一样,此时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每个信封拿在手上心都会怦怦跳,小心翼翼拆开、展平,无论是娟秀的笔迹还是飞舞的文字,我都会细细品读。我知道,这不是普通的文字,这是心与心的碰撞,是爱与爱的倾诉。

文字吐心迹,笔尖抒真情”,这是育贤学校 “家校沟通”的一次心灵之约。感谢父母的认真,感动孩子的率直!每一段文字蕴含了多少良苦用心!这情无法衡量,这爱无需检测!我的眼睛湿润了,为孩子有这样称职的爸妈而欢欣! 

  每一个家庭文化氛围、家长素质虽有差异,但透过本次活动,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育贤学校的家长综合素养高,我们的孩子文学水平强!”

  时下,网络取代了很多传统的东西。书信,几乎不再是传递情感和信息的工具。但是,一定要记得:“文字吐心迹”胜过复制粘贴的虚情假意,“笔尖抒真情”超越干巴说教的无理亏词穷。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父母与孩子共处的时间较少,不少工作繁忙的父母,一周里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只有周末甚至更少。即使周末回到家后虽然和孩子在一起,但还是会情不自禁地聊微信、刷微博、网购、刷朋友圈等。在孩子成长的岁月里,陪伴是父母和孩子之间最好的沟通。爱孩子,不在于给孩子多少物质的东西,抽时间多陪孩子,参与孩子的成长才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书信”交流虽然落后于现代工具的交流,但她的坦诚和真情是任何方式替代不了的。

实践表明:当孩子们把自己为父母写的信交给家长后,所有的父母无论再忙都会抽出时间认真看,认真回信。有的文字长达千字以上,字里行间爱意浓浓,情意绵绵。这爱,这情谁读了都会触动,何况是至亲至爱的孩子!我看到了孩子读信的泪花,听到孩子因为妈妈的文字而心跳的声音。有的信虽然话语不多,但却蕴含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迫切期望。

“沟通,使人成功。”这是一句精彩的广告词。生命,需要沟通。朋友间的沟通,使得情谊牢固;同事间的沟通,使得事业有成;夫妻间的沟通,使得生活幸福;师生沟通,使得学有所成、教有所成。家长和孩子沟通,使得家长与孩子的关系更加融洽,亲情更浓。认识上达成一致,情感上产生共鸣。这种用书信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是将孩子看成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看成亲密的朋友。它是一个无声胜有声、无处可在而又无时无事不在的朋友,是那种用心去体验、用心去交流、用心去感悟、用笔去说话的朋友。

家长朋友们,也许我们说话办事太讲节奏,往往不太注意给孩子面子。有时恶狠狠地说出一句话,却无意间伤害了孩子的自尊。他幼小的心灵蒙上了一层尘土,又怎能喜欢听你一遍遍地唠叨呢?这时候一定要用书信挽救这种“伤害”。 因为文字是经过左思右想、深思熟虑之后才放在纸上的;它要在信中传递很多的信息,诸如爱呀、关心呀、希望呀、挑剔呀、指责呀、就事论理呀、建议呀,等等。孩子读后会慢慢咀嚼、消化,才会理解您的爱是那么“不讲场合”,那么“不假思索”,那么所有的不快会化解。

家长朋友,让我们携手把这项活动传承,让书信架起一座不朽的“爱心之桥”,我相信每一孔桥洞就是见证孩子成长的“小巢”!你们无愧于“爸妈”这个光荣的称号, 我们无愧于“老师”这份神圣的职业!

再次感谢亲爱的爸爸、妈妈!

祝每个家庭和谐、幸福!羊年如意!

                                                         月亮妈妈

2015210日                                                                  育贤春节送大礼,寒假童儿描神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北大钱理群教授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时下教育部最新政策 “特长不加分,语文独霸天下”。 “大语文、大阅读”必须引起家长们的高度重视。因此,我们育贤学校早些年已着重从口才、阅读、国学、作文等几方面入手,培养孩子综合素养。此次寒假补课内容足以落实。下面这篇原汁原味的“绿色作文”定为“寒假之礼”送给家长、孩子,相信各位读后定会有感悟和收获。                     

阅亦有道

                        育贤学校小作家班(六年级)    陈一豪

阅读,是我闲暇时一大乐趣。是一件大美之事。可是,看看现在市面上的书,什么“四大名著青少版”、“古文观止无障碍本”,让人眼花缭乱。网络上的书更是版本纷繁,连著述也杂乱。什么言情、漫客、斗罗、……总之,啥都有。

——此为作者原意乎?否。这只是编辑们渔利的手段罢了。

如果书是用来渔利的,还要它做什么!故我们要摆脱读图时代的困扰,回到这个曾给我们知识、给我们思索、给我们民族精神和人文素养的文字世界中!

可见,挑书很重要。

前天,我买书时,偶见一种阅读方法,名曰“线形阅读”:由逐字逐词读,改为逐句逐行读,让自己的大脑焦点扩大,可以提高阅读速度。

然,余以为不可取。这明显是只关注效率,不看重质量,是狗熊掰玉米——效果不知道!

李毓秀支持“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颜之推云:“吾每读圣人之书,未尝不肃静对之,其故纸有五经词义,及贤达姓名,不敢秽用也。”司马光曾戒子惜书;更多儒者认为,“反复咀嚼,涵咏品味”。那些儒家经典是正道。

我们的先人尊书、惜书、多读、反复记。这些读书方法我们何不效之?

其实抄书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我常常有抄写的习惯。抄下来,即使不看,也有个大概印象。东坡抄过书,鲁迅抄过书,毛主席也抄过书……优秀作家孙犁曾说:“读书读到自己特别喜爱的地方,就把它抄录下来。抄一次,比读十次都有效。

读书时,常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偏僻字词、不知道的典故,这就需要我们去查阅。查阅,不仅要查,还要记。更重要的,要摒除“寒号虫”的思想——得过且过。试想,2014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年度总冠军陈柯宇,如果在平时读书时“得过且过”,怎能拿到冠军的奖杯吗?

所以,我们要有追根究底的精神。

或曰:“不动笔墨不读书。”《当代实用写作学》五章七节中说:“然而书读多了,时间一久,印象就淡了、模糊了,甚至遗忘了。……要想以有限的记忆力去读无穷的书籍而不忘记,最好的办法就是记读书笔记。”《弟子规》云:“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我们要及时把自己读书后的理解、见解记录、整理到一处,或为文,以见证自己的成长。而且,要把自己最漂亮的一手字写出来,让自己赏心悦目。

怎样才算是高级的阅读呢?首先,是自愿的。因为只有自愿,才会有最大的收益。

其次,是读自己的心。郦波教授曾说:“别人的书都是注解,自己的心才是原文。”这并不是说读书不重要,而是在强调:要重视自己的见解

读书,不在于自己读了多少,而在于自己收获了多少。

统而言之,阅亦有道。此道非线形阅读、伪阅读、浅阅读,而是“反复咀嚼,涵咏品味”、是原文阅读,是深度阅读!

请大家摈弃读的阴暗径,踏上阅的阳光道!

 

 

 

 

 

 

更新:2015-02-10 09:40:2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