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训小记(三)
学员们今天的精气神超越昨天。这一点,毋庸置疑。
一上课我便开始检查作业。要求:声情并茂地把自己的文字分享给大家。
看样子,年轻学员胆量不够。
站在讲台前,
最让我难忘的是一个叫何玉的女孩子,本科刚毕业,正准备读研。她的作品有股浓浓的小说味道。她特善于刻画人物。无论从选材到描写不难看出她的专业水平远远超过了其他学员。我断言:这女孩子如果坚持写作,一定会成为出色的作家。如果做老师,是个知识渊博的语
姜梅,一个富有童趣的女孩子。不仅文笔不错,而且很有创意。无论任何时候总会看到她那张阳光的笑脸。
还以为徐晓只有十七八岁。当自我介绍后才知道已是孩子的妈妈。天生一副娃娃脸,字也像孩子那般工整。由于教其它学科,今天让她写文章有些难为情。但她还是很勇敢地读了自己的作品。我很苛刻,对她的作品提出了不少修改意见。但她并没有因此有不良情绪,而是真诚地说:“
小王、小李……唉,这记性真差。想不起全名了。但知道有漯河的、山东的、新乡的……她们的样子却深深地藏在我的脑海。
我把自己这些年成长的感悟娓娓道来:
为什么语
名师名在“思想”, 一个没有自己思想的教师不可能成为名师。思想从哪里来,经过这些年的摸爬滚打我认为主要是从写作上来。
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其根本是教师的生命成长,包括事业的拓展,灵魂的丰盈。成长需要呼吸,需要土壤。这个“呼吸”,这个“土壤”,就是读书和写作。如果一个教师不读书不写作,他就会停止发展,他的专业成长就会成为一潭死水。
我曾这样反思:人为什么需要文学?答案是: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
我为什么需要文学?我想用它来改变我的生活,改变我的环境,改变我的精神世界。我二十几年的文学生活可以说明:我不曾玩弄人生,不曾装饰人生,也不曾美化人生,我是在作品中生活,在作品中奋斗。
读书和写作都是我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阅读是我对世界的观察,写作是我对世界的发言。我诗意地、快乐地栖居在自己的精神家园,享受着自由呼吸的惬意。
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只是为了光阴流逝而价值永存。于是,把每一个日子变成了文字。在文字中行走,在童心中飞扬,这是我一直挂在最边上的话。
学员们深刻领悟到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决定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中好好练文字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