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给力的“小作家班”

作者:李金霞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1673

踏进育贤文学社“小作家班”的孩子是最骄傲的。因为孩子都明白这是能力最强、写作水平最高的象征。一些孩子在长达五、六年的厚积薄发后才荣耀进入此班。当然也有少数人因种种原因做了此班的插班生。

今日批改上周作文,令我大吃一惊。带着欢喜批完后忍不住想写几笔。

李朝辉的《成也阅读,败也阅读》文中结尾写到:“我的成就在于我的阅读,正因为有了那些刻骨铭心的文字记忆,才使我把书籍看得比朋友金贵,比营养品滋润。无论成败,书都是我的首要选择。”

王宏霖的《阅读之尚》第五自然段写到:“就像在《三国演义》中一场千古兴亡。看惯了世间的凡俗,为枭雄曹操的气胆而敬仰,为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而神往。明白了“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大道理。书中那些精彩的语言更让我入木三分,使我的作文水平有了大幅度的跃进。”

罗滕力《我与阅读》中有这样一句话:阅读是个安静又美丽的世界,一走进这个绮丽的地方,我就忘了吃饭,恨不得把所有的文字都吞进去再变成我的营养液。”

五年级的韩程宇是小作家班最小的一个孩子,但不可忽视他的水平,总能让人耳目一新。瞧瞧他的题目《书,我敬您一杯》,一开头就这样叙述:“我生活中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看书,简直就是走火入魔。每当我要看电脑时,就会想起那本书还有一章节没读呢,就赶紧坐在书桌前津津有味地读起来。时而流泪,时而狂笑。”

田珂昕的《品文识人》让我目瞪口呆。小小年纪竟会用这样一个深奥的标题,而且写得栩栩如生。你听:阅读,不仅仅是用眼睛看文字,更重要的是用大脑去思考。每当买到一本新书,我就如同一条小鱼扎进了小溪自由自在地玩乐。散文,那一句句富有哲思且不乏美丽的话语,让我和作者共鸣,心跳……

读一本好书如同与高尚的人谈话,品文识人,正是文字抒发的声音……

刘慧阳的《小说的好与坏》有这样一段话:小说就像磁铁一样总是牢牢地吸引着我。我到处借书,甚至自己偷偷攒钱买书。坐在台阶上、桌子上、床上、甚至卫生间,哪怕有块石头坐便掏出心爱的书如饥似渴地读了起来。

谢婉莹《成长路上那些书》整篇文章从呱呱坠地到小学、中学无不与书有缘。尤其这一段描述:《哑舍》系列主要讲了古代有名的珍藏品,每一个古玩背后的故事揭发了假大空,颂扬了真善美,让我如醉如痴,真可谓高端大气上档次。结尾写到:书在我成长路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信未来的日子我依旧和书同行。

杨梦涵的《阅读伴我终生》一段语言充分勾勒了一群爱书的孩子:一到下课,同学们纷纷从抽屉里拿出稀世珍宝,我也不例外,和他们一起分享书中的精彩。诸如沈石溪的动物小说、雷欧幻像的《查理九世》等百看不厌,成了同学们闲暇时的猎物……

张煊宁的《阅读的路,漫长》开头这样描述:阅读的路是那么悠远流长,无人能企图看到它的终极,但尤为重要的是能否坚持走下去。只有在行走中才感受到自己在升华,自己在脱胎换骨,一天天走向成熟。文中片段让人拍案叫绝:与《儿童文学》相约后便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那散发着清香的文字。捧起她就像捧着一块空灵的蓝水晶,觉得世界上任何奇珍异宝也无法与她媲美,“蹉跎莫遗韶时光,人生唯有读书好”、外物之味,久则可厌;读书之味,愈久愈深;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如若我是一名探寻智慧的矿工,定会在真理的宝藏中挖掘下去,不管昼夜黄昏,我都会拼个热火朝天……

清儿的《爱书情节》足足有一千多字,描述了一个热爱读书的孩子畅游书海的种种经历。抛开内容,单说开头和结尾就足以让人叹服。开头这样写到:不只是什么原因,从小就特别爱书,好像有一根无形的线,一头系在书上,一头牢牢拴在心上,根本无法分离。结尾如此到来:谁也不可否认。链接我和书的那条线又好像在冥冥之中打了一个无形的蝴蝶结把我爱书的情节越扎越深……我为清儿下了这样的评语:清儿,翻开你的作品我连读两遍,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跃然纸上。似萧红,如爱玲,像三毛……文字洒脱、真切、轻柔,让“月神”爱不释手。仰天大赞:我的清儿,你让我欣慰、感佩!

更让我心服口服的是六年级的陈一豪,他的文章趁着黎明打了下来,供我们养眼、欣赏:

                    爱上阅读

                                 作者:陈一豪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上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无数箴言,句句暖心。读书,可以获取知识,博得乐趣;读书,让人文采斐然,修养高深。

爱书自然成了一种习惯。

从二三年级开始,我便有了每晚阅读半小时的习惯,常把书藏在枕头底下,以便醒时有书可享。依稀记得,自己喜欢的第一本书是奥地利作家托马斯的《冒险小虎队》。我常为主人公碧吉、路克、帕特里克的机智、博学、勇敢而唏嘘不已,从哪里学的知识总能给人无穷的智慧和力量。

后来,接触了古典文学。我为周瑜的小肚鸡肠哭笑不得,为一百单八将的四散而悲愤,为孙行者的七十二变拍案叫绝……

现在,阅读早已是我生活中的牛顿第一定律——惯性。有时作业做完已经九点,爸妈催我早眠,我表面上随声附和,实际上是一而再、再而三地拖延。和以前一样,不读书就似乎少了枕头睡不稳。

有人总是说没有时间读书,还有人说就是有时间我也不想读书。这两种说法我想简单阐述一下。

说没时间读,我请你向董遇、鲁迅借方法。

董遇,汉之弘农人,博学多才。人们总向他抱怨没时间读书学习,你猜他怎么说?他说。用“三余”之时读书。夜,日之余,用来学习不错;雨,不出门干活,读书的好时间;冬,农余,更是好时间。鲁迅众所周知,他的名言我们不是不晓“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都用到工作上来”,“时间都是挤出来的”等等名言哲理,激进了多少爱书之人!

说读不下去,我想试问一下,电视剧可看进么?如果能就好办了。只要读书的时候逐字逐词逐句地将其转化为图像再串联起来,就会在脑海中形成“电视剧模式”,既培养了想象能力,又丰富了言语,一箭双雕,何乐而不为呢?

在我眼里,电视剧终归不是原著。原著的一些小细节会在拍摄时删掉。而原著有些话仔细品味就会悟出哲理,还有一种瑰丽的文字之美,还可以反映出时代背景、作者心理以及写作目的,是电视剧不能望其项背的。读原著可以掩卷沉思,电视剧能停吗?所以说还是读原著的好。

故,我爱阅读,阅读是我最爱!

点评:一口气读完你洋洋洒洒、一气呵成的800多字之文,为你的爱书精神所佩。有道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你文笔如此超群,的确与你爱读书息息相联。你不仅谈了自己爱书,还向大家推荐了名人读书的方法,而且还不吝啬地把自己读书的感受、方法有趣味地传授出来,实乃高手!

 

翻阅小作家班每一个孩子的作文集,篇篇都是好文章。我希望孩子们把自己的汗水、辛苦能通过勤劳的双手修改、打成电子文档做成数字故事或者视频作文,应该是成长路上最好的记忆吧。

感谢你们,给力的“小作家”!                 .

 

 

 

更新:2014-12-13 07:54:4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