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分钟的作文教学构思(图文)
为了在30分钟完成"观察是前提,细节定成败"这个自报的课题,实乃不易。一个月前把此课报上后就后悔不已。因这题太大,无从下爪。很想抽回重新选题。但君子一言,不可儿戏。
于是,就有了一份压力。该如何上好这堂课成了这些日子最关注的事。
教案至少写了十次,每一次写好觉得不满意又重新构思。反反复复在心中提问:我的教学风格在哪里?迷茫中我把这几次课分別发给了几位朋友,他们很真诚地帮我看讲义,提建议。
大树弟弟不惜时间帮我润色,再构新意。柳文生老师,高子阳老师都很关心,支持,分别说出了他们的高见。吴伟老师看后说可以,就这样上。
睡了一夜醒来又否定了最后一稿。还是一个困扰:这是我的教学风格吗?否也。
与冯老师交流,他的话点醒了我:别失去自己。你的作文课是很有生命的,从小处着手,就像你告诉孩子作文命题一样,题目越小越能突出主题。
说得很对呀,我怎么就忽略了呢?
凌晨四点疾书写下“一片叶子”的教学思路。自我感觉良好。把此教案又发给了管建刚老师。这已是第二次给管老师找麻烦了。第一次管老师提出四点建议,我仔细斟酌很是感激,笫二次又提出三条建议,我逐字分析,尤其最后一条令我豁然开朗。(因手机写文无法复制原文)
一天的行程已很疲惫。到宾馆已是十点多。赶紧拿出教案再次回味,发觉内容还是有点多,该如何删减,只能等明天课堂的真实境况裁决了。
不踏实的一夜。
随行的李玲老师,张富英老师,还有鹤壁的小妹妹(瞧这记性)一直关心、支持,并在课前到建业国际学校帮我采集各种各样的叶子。
准备就绪。
陌生的孩子,欢笑的我。双眼相视,彼此接纳。一个个天真无邪的宝贝儿让我忘记了一切,全身心投入到我的林子里。你拣一片,他拾一片,与叶子开始了心灵对话。默默无语却心有灵犀。正看反察,用小手抚摸,用耳朵聆听……
时间总无情。不敢陶醉,不敢延伸,也不敢再追问,只一个熟睡的姿态就使孩子们浮想联翩。
叶子的动态,历程,价值在三十分钟无法再去体味。但小手写下的一个小片段足以凸现了一个微细节,这足以让我欣慰。尽管言词不够确切,排列不那么有序,但真情的流露已在字里行间绽放。
孩子们迟迟不肯离去,一个女孩说月亮妈妈还没听够呢。如果再给我一些时间,我相信孩子们定能写出既生动又真诚的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