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荟萃,志在千里(图文)
语文是我挚爱,作文是我生命。在忙碌的暑假工作结束后,孤身来到了濮阳。这个城市未曾谋面,但不陌生。这里,有一群教育同行。有的名字已名扬全国,有的在网上神交已久,有的相互欣赏、相互敬仰。没有理由拒绝吴伟秘书长对语文的一片痴情,对灵宝人的热切盼望。
从豫西边陲到豫东边缘,十几个小时在高速路飞驰。闭上眼睛遐想的不仅是语文,还有这里的风土人情、文化名流、城市特色,以及各位老师见面后会是怎样的一个场景。作为语文学会的理事、作文教学专家、作家三重身份的我只觉得一双眼睛远远不够。我努力把瞳孔放大,让嗅觉更加敏锐、独特。车在奔,心在移,所有的记忆暂且忘记,让大脑皮层输入豫东的万种风情……
尽管晕车、劳困,但鲜活的心始终在舞动着。
来到约定地点,早已有人接待。挥舞名字后,一位女老师诧异地睁大眼睛:“您就是李金霞老师。我是濮阳贾红亚啊。”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刚才还在网上和她攀谈呢。没想到如此谋面。她文笔不错,“悦读悦思”给我印象深刻。
有一个小伙子机灵可爱,听说是济南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很热情地把我的行李提到了房间。五分钟时间,我感受到了濮阳人的好客、善良。
八点左右,各位老师陆续到了。
普通的餐厅,一群不普通的人用最特别的方式自我介绍。言谈中才知道这群人有教育局长、教研室主任、特级教师、省十佳教师、教学名师、专家。一种敬佩掺合着自卑。
座谈会在五楼会议厅。
横幅标语“新学习时代语文学习策略与资源开发”。新颖、别致!
没有交头接耳,只有静静聆听。时间跑得快,可思想、心声却无法相随。规定一个人七八分钟的发言时间,但十分钟挡不住,十五分钟还嫌短。老师们从对语文的理解、自己的教改经验、学习的策略等等方面各抒己见。今天的作文专家不少。张书群、柳文生、孙永芳、曹洪彪等。这些人均有专著出版。
思想总是能碰撞火花。火花总能让人澎湃。
肺腑言语、果敢行动、敏捷思维、哲理诗篇、真实故事……掌声不息,激情不减。充分彰显了语文老师的丰富、博见。时时有工作人员提醒:把握时间。可又有谁知津津有味处何能刹车?何况这群人都是高手!听者无厌,都想汲取新鲜,弥己不足。一双双学习、研讨、静默的眼睛无不包含着对语文的期盼。
这,是一个喧嚣的时代,是一个改革的时代。面对金钱当道、权势诱惑,河南语文人用饱满的热情唱着一曲中原教育的赞歌。爱,打湿了我的眼睛,情,温暖了我的心房。
一点多了,我们的交流没有停下。最后,观摩了山东特级教师于汇老师的小古文课。在她展示孩子们用简单古文写的小作文时,我才发现我们的孩子早已在接受这种教育,而且古文比他们写得还好。为么我们的教学就没有升华到一定的地位呢?
饥肠早已响,可我们的盛会还在进行中。大家余兴未尽,只感觉时间过得太快。
回家途中,思虑重重。我们河南有这么多的教育教学专家,如何才能打造我们中原人的风貌,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呢?
感谢济南出版社为我们搭建这个平台。相信我们会有合作的机会。也希望有一天我会到济南和我们一起共谋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