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重读燕子山(图文)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灵宝市育贤文学社 点击:2274


 伴着《牧羊曲》,思绪飘飞到我重新认识的燕子山。
      燕子山已去过N次,前几次都是沿着青山绿水,寻幽揽胜。从来没有认真了解这些风景点的由来。与前几次不同,这次我是从文化的视角再次重游了燕子山。是一次精神家园的回归之旅。
这里的导游都叫“燕子”。燕子一路讲解,我们一路欢歌。小鸟在枝头或飞来飞去,或啁啾啼啭,或自娱自乐。唯独却没有见到燕子。记得我的学生曾经问我:燕子山没有燕子为何叫燕子山呢?前年来此听军哲先生略讲后早已淡忘。今天我又一次把这个问题送给了“燕子”。
“燕子”友好地抿嘴一笑, “燕子山并不是因为燕子多的缘故。她最神奇、惊诧之处,就是没有燕子。” 
“那为什么叫燕子山呢?”同车的一个小朋友问道。
燕子拿起话筒娓娓道来…… 
相传西汉末年,公元5年,大司马王莽权倾朝野,毒死了年仅十四岁的末代皇帝汉平帝,篡夺了帝位。刘秀以“兴复汉室”为名率绿林军起兵南阳,讨伐王莽,两军激战于白河滩,刘秀兵败,被王莽大军追赶,刘秀逃往西北深山至此,眼看王莽追兵逼近,前方却被石山阻隔,刘秀走投无路之际,只听叽叽喳喳,一群燕子从上空掠过,悬崖绝壁上裂开一条栈道,刘秀率余部顺着栈道沿着燕子飞去的方向上到了山顶,此时,再看燕子不见踪影,只见眼前一个山洞,就是这个雷震子洞,刘秀率残兵钻进洞中,洞口巨石轰然塌陷盖住了洞口,挡住了王莽追兵,刘秀从洞中得以逃脱。等刘秀当上了东汉的开国皇帝,为感念当年落难时的领路神燕,赐封此山为燕子山,赐封四道石门分别为喜门、财门、福门、转运门,赐封上山神道为天路(天子路),赐封雷震子洞为燕子洞,赐封洞口巨石为退兵石,赐封石椅为龙椅,赐封此谷为“忘忧谷”。   
听了燕子的讲述,大家恍然大悟。我的的眼前浮现出金戈铁马下刘秀被王莽追跑的疾影。历史故事不一定是真实的,但是从喧嚣纷扰的都市来到碧水蓝天,空气清香的燕子山。身处斯地,才发现有点庄周梦蝶的意境。“忘忧谷”这个名字和我现在的心境浑然天成。
故事是靠后人评说的。王莽追刘秀,追到了汉山,追到了燕子山,追到了……唉,这可怜的刘秀饱经风霜,终成一代天骄。
“畔山林语”,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笔直、通天的杉树招人喜欢。这里有四个亭子,分别取了好听的名字。我钟情 “怡龙亭”。这个名字让人心怡、还略显霸气。虽不是狂野之人,但坐在龙亭中似乎有高雅、静谧之感。
  我不能不承认这山的宁静,大自然的绮丽,疗好了多少人的顽疾!仰望每一颗苍天大树,眼前出现了无数画面,或笑或哭,或累或惫,或成或败,皆为云烟。在这宁静的杉树下得以宣泄、安宁!抚摸着每一棵杉树,浮想联翩:五十年代的林场工人在这一方土种植了北方少见的杉树,这种树难养且长得慢。谁能料到半个多世纪他们给后代留下了一笔不可估量的财富。“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感激默默无闻的育林人。双手合十,深深祈福。
大自然这份营养餐,我必须狼吞虎咽。我怕时间过得太快,怕夕阳将我拉走,更怕暴雨赶我下山。我拼命地、贪婪地咀嚼着,包括每一棵小树,每一根小草,还有每一只昆虫。
忘忧谷”的碑林堪称中国石碑之最。走一段就能看见一些颜色斑驳的石碑,这是一种历史的重游。不难看见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留下的印记。伴着潺潺流动的小溪,掩映在高高低低的花草树木之中。沿阶而上,似乎能感觉到历史脉搏的跳动。每一个石碑背后都有一段悠远而模糊的故事。我们都是历史的匆匆过客。引来的只是后人的视而不见或者临风凭吊,发千古之幽思。
穿越 “森林浴”对我来说绝对没有难度。虽然大汗淋漓,但却遥遥领先
森林中树木种类繁多,层层叠叠,抬头不见天日,低头四处茫然。站在“燕子峰”俯瞰,槐香满山飘,葱茏掩琼瑶。记得古罗马一位哲人说过:“自然赋予人类的最大的祸害是感官娱乐,它贪得无厌,疯狂逼迫我们去求得满足。”伫立在大森林面前似乎感到有些愧疚,我做了什么?仅仅是满足了一个欲望,以一个游客的身份朝拜大森林并不高尚。我没有机会成为保护大森林的直接参与者,但是崇尚自然的环保意识理应加强,少浪费一张纸,少消耗一度电,这些举手之劳的积淀聚少成多就是贡献。
相思树、爱情伊甸园、山楂树之恋……每一个名字都会忆起一段圣洁的传奇。不知是谁的创意,也不知为什么要在此借用几个温馨词。总之在这深林中能有这样一段插曲,即使再累也充满了幸福和甜蜜。几个情犊初开的少女摆着各种姿势不停地拍着、笑着。惹得六十岁的老张也馋眼,硬是拉着我的手说:“李老师,我们合张影吧。”羞涩中留下了一张绿色的记忆。
穿过沟壑幽林,我们来到了长寿峡。传说,很久以前,燕子山方圆百里常年大旱无雨,百姓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乡亲们从生到死寿不过五十。王母娘娘云游到这里,见此情景,心生怜悯,拔出头上的金簪,划地成溪,一泓清澈的山泉从此长流不息,即便是久旱无雨,也不曾干涸。乡亲们常饮此水,长寿健壮,百岁不老。为报谢王母娘娘的恩典,将此溪取名长寿峡,并将长寿峡按上、中、下游依次名为:天水峡、百寿峡、圣水峡。喝一口大自然赐予的清泉,香甜而甘冽,仿佛灵魂得到了一次洗涤和净化。
找“寿”是游客们最感兴趣的话题。大家惊奇地发现找到的“寿”字的数量加上18,差不多都是他们的保底寿命。大家都情不自禁地按照这个规律四处寻找着。一个、两个、十七、二十五……他们数出来的声音是那样虔诚、恭敬。这是对大自然的敬重,这是对生命的敬重。让我真正感觉到来自自然再回归自然的命运轮回。
一路幽静。多数人不再耗费体力。我和她没有放弃。我们俩一边走,一边憧憬着景区的发展。她突发奇想:如果在最高处建造一个自动音乐喷泉,而且是超级大的,喷泉只要听到人的脚步就会唱歌、讲故事……
呵,多么有趣的一个设想。
是啊,涵养环境的举措让灵宝人民有了新观念、新思路。虽然俗话说靠山吃山,但是吃法不同,效果天壤之别。观念一变,商机无限。围绕着林业重新审视自己,应运而生的大森林生态旅游业为灵宝创造了青山永驻,绿水常流,财源滚滚的转机。也正是这种变革,才使得灵宝燕子山为世人瞩目。
静静地打着太极,享受着大自然赐予的一切。想起李白的《独坐敬亭山》,若后两句改成 “相看两不厌,唯我燕子山”,也不为过吧。  
    燕子山,我生命的一方净土,我成长的一本哲书。您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人类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此情此景怎能不使人感慨万千!
 
更新:2014-05-27 15:10:3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