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烈士陵园的沉思(图文)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 点击:2121

多年前在豫灵教书,曾带着学生去部队烈士陵园扫墓。清楚记得师生们佩戴小白花,踏着蒙蒙细雨参观烈士纪念馆、陵墓前宣誓、祭拜等,亦如昨天。厚厚的松柏叶散发着浓浓的香味。庄严、肃穆地聆听烈士们的故事,禁不住热泪盈眶!

今天有幸和灵宝市一中的孩子走进位于牛庄的烈士陵园,也算是人生路上的一堂精神大餐。

小雨蒙蒙地下着,我们坐着车沿着绿色通道拐进了牛庄的一条小道。下了车,一眼就望见“灵宝市烈士陵园”几个烫金的大字。举目远眺,陵园座西向东,笼罩在三面环山的深壑之中。不知是风水先生的点化,还是上苍的安排,的确是一个风水宝地。不管出于哪种意向,面朝东方,就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不仅与《东方红》有关,也与“朝气蓬勃”、“朝阳”有联系。烈士,是人们最敬仰的、最尊重的人,他们理所当然有个好住处。纯属个人理解而已。

孩子们有序地排好了队,举着旗,在团委书记、副书记的带领下脸色凝重地朝烈士墓走去。 

这时,民政局的领导、关工委的讲解员已经到位。那位六十多岁的讲解员介绍说他就是为陵园纪念馆提供资料的见证人。因为纪念馆正在修建之中,所以他只能带我们到陵园讲讲故事了。

老人家给我们讲述了几个烈士的故事。孩子们静静地听着,脸上时而悲愤,时而仇恨,时而凝重。我站在烈士目前搜寻着这些烈士的名字。奇怪的是有很多墓碑上面竟然写着“无名英雄”。我站着,看着,似乎看到了革命先驱面对侵略者的不屈与顽强;看到红军五千里长征艰难与不易看到他们不顾生命安危在悬崖上爬行,在深山巨谷中行,在烈日炎炎下守阵地;在枪林弹雨中冲锋……画面愈来愈清晰,眼睛模糊了,朝着墓碑,我深鞠三躬。以表达我对先烈的缅怀、哀思。他们从不怨天尤人,为了民族的利益,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祖国的解放,即使付出宝贵的生命在所不惜。这,不正是这一代人所学习的吗?沉思良久,我终于懂了“无名英雄”的深刻含义。

尽管下着雨,可这些孩子们静悄悄地宣誓、默哀,团委书记、副书记的讲话是那样深情、饱满。每一字、每一句都打动着我这颗快要枯萎的心。

是啊,如今在这个经济飞跃、物欲横流的年代,还有多少人热爱英雄、崇拜先烈呢?作为文学社的负责人,我深感孩子们所处的这个时代,早已把“英雄”、“烈士”淡忘了。他们忘记的不仅是名字,更重要的是忘记了一种精神,一种在这个年代无从找回的精神。这种精神似乎只有在学校的品德课上回顾、传承。而社会这个大课堂给我们却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我们不能不沉思:在唯利是图、拜金主义的影响下,纯洁可爱的下一代能否能真正地从内心缅怀英雄、尊重先烈、沿着他们的足迹前进呢?

不管社会如何变迁,我们一定要感谢尊敬怀念革命先驱们,因为他们为我们美好生活奠基、铺石。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少年,更要明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尽管历史的年轮给我们留下了点滴肮脏的印迹,但社会的正能量要求我们必须做一个积极向上,身体健康,热爱生活,热爱祖国,情趣高尚的好少年。

小雨微微地下着,滴落在墓旁的柏树上。樱花阴沉的天空下,虽然不是那么热烈,但也却粉白粉白的鲜花陪伴着英雄,那是一种慰藉、寄托、幸福、安详。

安息吧,我心中的英灵们!

 

更新:2014-04-04 02:52:03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