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日记(29)活到老学到老,七旬老人能做到
今天我要说的这个七旬老人,是灵宝市赫赫有名的农民书画家陈正老师。
陈正,号古弘农人,放鹤轩主人,1943年生,河南省灵宝市人。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书画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种大奖赛。
书法作品入展首届全国老年书法作品展,首届全国老年电视书画大赛获优秀奖,《书法导报》主办首届国际书法篆刻展获老年组三等奖;中国永乐宫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展,首届“达摩杯”海内外书画大赛获铜奖,并有作品在《人民日报》、《书法导报》等报刊发表。
美术作品:花鸟《此时无花胜有花》入展第十一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鼎湖归鹤》、《霜翎不染》分别入展河南省第六届、第八届国画艺术展。《梅园归鹤》入展中国永乐宫第二届国际书画艺术展;《山雨欲来》在“供销杯”全国书画大奖赛中获优秀奖;《放鸡图》获中国永乐宫第三届国际书画艺术展优秀奖。
这个简介只是网上几年前不完整的一简份介。实际生活中陈老师是一个很有情趣的老人。喜欢歌舞、戏剧,把玩古董、赏石、写诗等。
虽然70多岁,但对生活无比热爱。自行车是他的交通工具,“华溪书画社”是他的操练室,豆面条是他的美餐,看戏、捡石头是他的挚爱,诗词……呵呵,说不完了。爱好广泛的老人总能给人许多奋进的理由。
记得有一次他写了几首古体诗兴冲冲地拿来让我一起分享。我一边赏析一边赞叹,更多的是感动。活到老学到老,陈老师他真的做到了。晚上十点多我已入梦,却被短信声惊醒,原来是陈老师发来的。打开一看,我俩口子笑得肚疼。
金霞小楼似天堂,
简约朴素亦漂亮。
三九寒天无暖气,
密封玻璃偷阳光。
金霞好像福蛋子,
与客聊天丈夫忙。
其实不是那回事,
群生学艺她担当。
当人们已经酣睡的时候,他却在手机上做思维体操。
我喜欢看戏,陈老师约我同行。每一次看完他不谈剧情,更多的是演员的演技、唱腔,说到高兴时还会模仿几句,手上如同拿着板子,嘴上念念有词。有一次看完戏他竟然忿忿地说:“这蒲剧的调子怎么改成这样子了呢!这幕布怎么老不拉呢!这布景设计的太现代了,失去了古老的味道!唉,戏曲越来越失真了,老人家对现在的着装、灯光、伴奏极不满意。深有感触地说,还是你同名李金霞的戏演得好呀!他是在研究艺术啊!
虽然我不研究戏曲,但喜欢中也有感慨,如今的戏曲文化坚持下来已经很不错了,尤其在我们这个小县城,年年人大代表还能享受几场戏曲大餐呢。但又有几人真正懂戏呢?我不能不钦佩陈老师这个真正的艺术家。
让我更为惊奇的是今年元宵节的前一天竟然收到了这样一个短信:
二零一四年元霄节陈正新编诗友道友姓名迷语诗请猜:
1、走路腿交叉,影子要去仨,甘作一小事,诗言成一家。
2、虽然享清福,左边没耳朵,唯有一张咀,上面盖丝罗,不离身傍树,荣华富贵多.
3、半丝不为己,一点水也推;风尚恒不变,盛世风光美
4、鼓响三声一半离,美人体丰质更丽,每从树傍静坐时,一股清香暗扑鼻,
5、东西丢一半耳朵一只聋,不敢走斜路,只敢朝前行
6、二十一亩八分田,每去浇水心地宽,有草无草是好地,无沟无壑最坦然,
7、招来弟子有十八,全靠指点长身价,无雨人来本是假,人去雨来放光华.,
8、杏林春满.济世有方;此何人也,倒念心亮
9、闻讯东西丢一半,快走上车把贼赶。军民同心来破案,追回财物共开颜
10、添一点,是主子,取一点,是大王,招贤良,坐营帐,大小事,他担当。
11、一同把月分两半,心仓智慧刀难断,为王持拐点子多,要猜此人须倒看。
12、左边无耳右边通,晚年享福靠子奉,大可不必多费心,猜对此人须胆功。
13、二十八刀要出头,末添两点有原由,早晨无日时末到此人应是东坡后。
14、纶巾佩带尚为头,二人组合有缘由,盖下有玉山中藏,吃喝不尽有何愁。
15、东西有一半,耳朵一只听,有一主上下,无一事不成,悟老子道,抱一往前行。
(打一组诗友.道友名。这些文字从手机上粘贴而来。)
因为这些诗友十分熟悉,我十分钟便猜了出来,按顺序发了过去。陈老师回音:你猜得真快,奖你一百分。
我笑了,为老人善于学习、善于创新的精神而开怀大笑。
同时也在思索:当岁月再过三十年,我会有这样一种情怀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