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寒假日记(23)乡下的日子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 点击:1722

  怀念在家的日子,这种情愫从未退却。

       喜欢乡下,因为这里有我许多美好的记忆。儿时的快乐、工作的激情、成长的轨迹,无一不是我思恋的理由。 更让我感动的还是那句话:回娘家,享荣华。
       20多年前母亲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每一次从婆家回来时,母亲什么活儿都不让干,洗碗怕沾了我的嫩手,拉风箱怕脏了我的头,地里的活儿更不用我搭把手。她常说女儿天生一副写字的手,粗活、脏活不能干。在母亲的呵护下,我不会做庄稼,亦不会做粗活儿。以至于弄了很多笑话。
       邻家老兄、大嫂常羡慕地说,咱村的洋媳妇,肯定是要进城的。瞧瞧这张脸就不像村姑的脸,再看看这身段,从哪里看都洋气、好看。邻家小弟缠着妈妈说,我要娶像可民哥哥那样的媳妇,说话好听,温柔贤惠。年长的总在婆婆面前夸,你家儿媳妇好啊,见了人不笑不说话,叫得人心里总是热乎乎的。每次听到这些话时我总是莞尔一笑。这是乡亲们在爱我、夸我。身为人师、党员的我应该做好每一件我该做的事。
       努力地工作,尽心地孝敬老人、养育孩子。力及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尽善尽美。或许这样一种习惯让我的人生充满阳光、激情。我不会因小事斤斤计较,也不会因父辈们的恩怨而不和,更不会因妯娌间的吃亏占便宜而发生口角。我可以自豪地说,我是婆家的福星,娘家的骄傲。
        习惯的养成很难改变。婆婆的生日、过年时待客都是我一手操办。生日在炎热的夏季,钻进厨房几个钟头做菜、做饭,从无怨言。春节人来客去,总是忙得不亦乐乎。大姑姐说赡养老人是所有孩子的义务,过生日轮流管。我知道她是想承担一份责任,但作为出嫁的女儿人家有自家的事儿,何必让人家费神劳心呢?
出点力气怕啥呢。
        只要付出总会有收获的。事业如此,治家也如此。
        家和万事兴。再大的困难、不和都能化解,何必与亲人、家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计较呢?村子常有家庭打打吵吵,可在我们家没有这种现象,一直是祥和、平静的。所以当“优秀媳妇”这块匾额发到我手上时我感到这不仅是一份责任,更重要的是对一个人一生的检测、评判、激励。
       在娘家教了十年书,回到村里,大小人热情问候。大叔大妈们总是在爸妈跟前说,你家女儿太懂事了,回到咱村总是那样亲。二老脸上常挂满自豪的
笑容
        正月初七到娘家被大雪阻隔了。原先的同事、朋友、邻居天天往家里跑,有时候小屋子都坐不下,挤在热炕头上。大家一起拉拉家常,念念过去的岁月,笑容在四合院荡漾。虽然每天不知道要说多少话,可我高兴啊!淳朴、亲切的乡味总是让我惦记、回恋。
       城里朋友问:何时进城?说实话我一回乡下就不想进城了。
      母亲 、父亲常年孤独在家,我住十天、半月他们可高兴了。好吃的、好喝的全给了我。早上土鸡蛋、中午牛肉面,外加几个小菜。他们做得饭菜太好吃了。我常常是控制不住,贪吃几口。一吃就坐在热炕头。这饭食、这肠胃竟然和我做对了:


胃闹一天整,妈急诊所行。
冰板亲路面,摔跤女心疼。
往返三四次,药吃效不明。
忍痛不敢言,汗浸被和衫。
妈通拔罐术,但亦无好转。
父叹路不好,乡医技不湛。
镇院几十里,怎能解女难?
大叔闻讯来,察颜心里酸。
二姑踏雪临,土方献一回。
火上反复熬,半碗下腹中。
时过半辰日,缓缓减病情。
日暮肚不疼,人人笑盈盈。
新春住几日,愧对二老溺。
餐餐六个菜,顿顿花样翻。
谁料胃调皮,引来一场虚。
今日回府衙,爸妈好好息。
寻思几十年,挥泪洒乡田。
此去何日归,花开春暖时。

      肠胃炎闹腾了几天,妈天天电话自责:都怪我把菜炒得太轻了,都怪我在你睡觉前硬是让你吃爆米花,都怪我不该让你吃…… 妈妈把所有的责任都摊在她身上,我那可怜的老妈啊,您永远是我最敬爱、敬佩的人。
      乡下有我的家,乡下有我的爱,乡下有我的情 。不管我身在何处,我永远是一个地道的乡下人!

 

更新:2014-02-16 07:01:36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