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寒假日记(18)雪地的快乐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 点击:1394

   雪,纷纷扬扬地下了一夜。这个早晨是清新的、白茫的。
      咦?怎么还下着呢!你这固执的雪!要你时彻底不肯,不想要时却飘个不停。回城,显然不可。大雪很明显地将我阻隔在这片熟悉的土地。
      其实一回到家就不想进城。尤其新年时节。
      乡亲的热情、简朴城里人无法比拟。东家串,西家转,从无寂寥之感。人们玩着扑克,打着麻将。
      有时我也参与其中,不管输赢,其乐融融。大嫂们个个是扑克高手,常年不玩纸牌的我总是甘拜下风,一次能进两张贡,吓得我不敢上阵。她们却说又不是赢金赢银,何必那么认真。这一玩就是几个时辰,我可受不了这样的待遇,只好作别离场。
      雪天该做什么呢?他建议:踏雪去吧。我立刻响应。
      告别了婆婆,踏着宁静的山村小道,迎着飞扬的雪花满山满沟地撒欢。
      两个大人带着小侄女、小外甥走了半个程村塬。我们的路线:营田——程村——官庄——香什——滹沱——上阳。
     一路欢笑一路歌。
     时而摔倒在地,时而在洁白的地毯上打滚儿,时而在坡上滑雪 ,时而追逐玩闹。
     回到了儿时。这一切熟悉而又陌生。虽然和孩子们年龄悬殊很大,但童心未泯的我们竟然和孩子们有着共语同趣。
     “大姑,这是什么?怎么像小花一样呀!”
    “那是麻,一种植物。成熟后身上的皮可以搓成麻绳。麻绳呢,可以绑东西,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绳子。只不过不怎么结实。现在科学很发达,人们早都不用它们了。所以它们只有孤单地站在山沟、土坡供人赏乐呢。”
     小侄女是个言语极强、口齿伶俐的三年级孩子。不仅善于观察,而且总爱打破沙锅问到底。有些问题我感到很棘手,总是无法准确地回答给孩子,因为我也很少在农村生活,有的野草、野花压根叫不出它们的名字。遇到疑难问题,我只能说,一会儿问爷爷吧,大姑知识有限。她却反驳道:大姑,你是作文专家。专家什么都知道啊!呵呵,童言无忌。
      “大姨妈,这里怎么还有小篮子呀,是不是小红帽丢的啊!”小外甥也不甘示弱,五岁的孩童竟然把见到的篮子与小红帽联系在一起。
       我惊奇地问:“邦邦,你还知道小红帽啊!”
      “嗯,我们幼儿园的老师讲的故事呀。”
      趁热打铁。我从这个篮子、一只拖鞋、一间小房子给孩子们编起了故事。(其实这是垃圾场)只是被雪覆盖着,只能见到这几样东西。
       讲着故事,玩着雪。
      这个世界只有我们几个傻乎乎地在雪地里行走着。
      到了娘家,我快速地在说说上写下了:
      
带着俩娃,雪地寻乐。雪飘娃跑,娃追雪花。跑着追着,到了沟洼。脚踩雪绵,黄土松软。扑通扑通,滚地喊欢。乡下宁静,雪海茫茫。走至公路,无有车行。两个小时,临上阳宫。爸爸接应,妈妈烧菜。热炕头上,睡至天明。快乐老家,陪我度冷。 
       

更新:2014-02-13 09:00:1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