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敬老院才发现我是小记者(图文)
孩子们兴冲冲地直奔文学社,一口气完成了敬老院送温暖的作文。在文学社学习了四年的七年级学生张清鑫一个小时内竟然写了一千多字的文章。我阅完大喜。尽管有很多不足之处,但作为现场作文能写出这个水平应该知足了。
(月亮妈妈)
走进敬老院才发现我是小记者
七年级 张清鑫
“老天爷今天可真给面子呀!”我坐在车上仰望着撒满阳光的天空、大地,心里甜甜的。想必大家的心情和我一样,满怀激动地奔驰在去敬老院的开元大道上。隔着车窗,觉得一切都是那样的美艳!
一排排整齐的树木,虽说不上绿,却也充满了灵气。还有那一栋栋整洁的高楼大厦,一幅崭新的画面映入了眼帘。我不能不赞叹我们的城市真美啊!高科技无处不有!随之而来的是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就连无儿无女的老人也有了安身的好地方。怎能不让人心潮澎湃呢?
不知不觉就到了敬老院的门口,这是一个坐落在山脚下的院子,这院子好辽阔呀,相当于我们老家院子的十几倍呢。有亭子、花园、各种各样的风景树。虽说是冬季,可并不缺少绿色的风格,最重要的是充满着温馨。北边楼下几位老爷爷坐在靠椅上悠闲地晒着太阳,西边台阶上几位老人在谈笑风生,时而还哈哈大笑。这边,几条小径连通着院子的中心,我突然想起了五湖四海皆为一家!
在院子里稍息片刻,工作人员把我们带到了二楼宴会厅。一进门,“育贤文学社、作协、书协走进敬老院”的大字映入眼帘。啊?今天还有作家和书法家呢,难怪月亮妈妈说今天的活动意义重大。
随着主持人的亲切问候,慰问演出拉开了帷幕。热情的爷爷、奶奶脸上的皱纹都在跳舞,他们都快要把手掌拍红了,使劲儿地为小演员鼓掌。
虽说我们年龄小,但尊敬老人的心却不小。我们没有登过大舞台,但大家一个个都在尽最大的努力展示着自己的才华。从昨天到今天太阳爸爸、月亮妈妈的声音都沙哑了。既要训练我们朗诵,还要验收我们的节目。而且一遍遍说咱们去敬老院就是为了让老人们快乐,大家一定得拿出自己最高的水平。听,《雷锋叔叔,你在哪里》的声音在会议厅上空荡漾着。张皓语、姜景元他们才只有三年级,却朗诵得有情有义,真不愧是经过育贤文学社口才班培训出来的小朗诵家呀!”“啊!这就是我的中华!这就是中华的少年!”当最后一句还没有结束时,作家叔叔、阿姨、爷爷、奶奶带着微笑使劲儿地鼓掌,那种掌声是多么地亲切、响亮啊!那是发自内心最纯洁的掌声!
作家们和我们一起唱呀、乐呀……一首《妈妈的吻》让爷爷奶奶们仿佛回到了童年;一曲黄梅戏选段逗得他们开怀大笑。更让人兴奋的是还有一位书法家会自编歌曲,他唱的《灵宝美,神仙也来逛》激情高昂,把我们都快笑死了。唱完后大家一个劲儿地喊着“再来一个,再来一个”。一位老爷爷也忍不住地登上台唱了一首小曲,还在手上打着节拍呢!
书法家们挥毫泼墨,两分钟就是一副对联。几分钟工夫,桌上就摆不下了。看着他们龙飞凤舞的字,我们啧啧称赞,就连院长也高兴得眉飞色舞。
我们的月亮妈妈表演了太极十八式,她可够沉静的啦。一招一式出神入化。哦,主席叔叔还在为她配音呢!我们大家可忙活了。又是照相,又是录像,把大记者都快挤跑了。
哇塞,他竟然会倒立啊!小弟弟可真够酷。
“祖国,我们定将令您永远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多么豪迈的气概,多么雄壮的声音!
小主持人随时不忘采访老人。
“爷爷,您在这里生活的舒心吗?”
“太美了,比家里好一百倍呢。”
“奶奶,在敬老院美不美?”
“美,天天跟过年似的。“
“开饭喽”,不是孙院长催促,大家的节目还不知要继续到啥时候呢。
整洁的餐厅好大呀,除了容纳我们这50多人外,还有不少空座呢。大家一个个狼吞虎咽地吃着,平时的小公主小皇帝那么挑食,可今天却吃得津津有味。咦?怎么不见奶奶和爷爷呢?我好奇便出去转了一圈。这一转把我惊呆了,他们一个个都端着饭菜在幸福地吃着呢。哦,我明白了,原来他们是想把座位留给我们呢。多么善良的老人啊!
当老人们吃晚饭来洗碗时,小朋友赶紧掏出自己带来的好吃的送上前去。只听一个小弟弟说:“奶奶,这是我和妈妈专门到超市买的软软的、能咬动的好吃的……”奶奶高兴得只有笑容了。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小妹妹说:“哎呀,我还有不少好吃的没送给爷爷奶奶呢。”不知道谁说了一声:“去那边,爷爷奶奶在那边晒太阳呢。”
望着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有说不出的激动。老人虽然老了,但他们的心不老。正如月亮妈妈说的那样:人们常把老年比作夕阳,比作晚霞。我认为年老并不仅仅意味着年纪大,更不等于老朽无为。年老意味着经验和智慧,更意味着人情练达、世事洞明。为我们指明人生道路的人,总是老者;为我们传授经验者,也总是老者。我相信:只要老骥志千里,总是夕阳无限红!
时间匆匆流逝,“咔嚓”一下把我们与老人、与名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此时我才发现,自己不仅是一名小孙孙,更是一名小记者。
再见了,爷爷奶奶,明年我们还会看望你们的。
祝你们笑口常开,新年快乐!
记者团队——设备不错。
名家团队——手艺精湛。
老人团队——德高望重。
花朵夕阳——未来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