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写给柳文生老师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 点击:3165

 ——《乘轻松快乐的翅膀》读后

李金霞

河南范县小城的餐桌上,因“绿色教育”和“绿色作文”相遇,也就有了我和文生的相识、相知。文生与我同岁,其貌和善,微笑眉宇间。话音不高,却有磁性,极具幽默。短短两天,情缘深深。这情牵着“语文”,这缘系着“教育”。

要我说,文生就是为“语文”而生。这个名字和他的生命轨迹太吻合了。不知是老天的眷顾,还是父母的先见之明,凌空出世的“文生”早于他人呼吸文学的汁液。我猜测,这个名字也与他深度研究语文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为我相信名字带来的好运,也喜欢这个名字。当年,为妹子改名“文华”。她考上了如愿的学校后问我为何取这个名字。我解释因姐姐没有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希望你在文学上大显才华啊。这个名字当然带来了好运。没想到多年后我也行走在文字中,所以对名字很迷信,也很相信。“文生,文生,为语文而生”,不知道我的解读是否正确,但事实证明,“文生”的确在“语文”教育中不同凡响。这一点是我读了《乘轻松快乐的翅膀》一书后做出的论证。

这本书,我读了两遍。第一遍是拿到书后的新鲜,囫囵吞枣地翻阅。与其他专家的书没什么特别之处,放置书架。第二遍是得知文生是本区作协副主席、诗歌协会主席、主持十项省级以上课题并获二十多项科研成果奖、首创“绿色教研”,编著八十余本图书的震撼和质疑。一个作家、一个语文专家、一个编著者集一身的文生,一定有诸多有价值的东西,我须静心阅览、用心研究。

这一读便催生了我想动笔的欲望,我不得不说文生是一个具有真知灼见的语文专家,一个脚踏实地的大师。他,是河南教育的骄傲,是安阳教育的先锋!一种敬仰、赞佩在笔尖流淌,在心中燃烧。

先说说他的语文教育观吧。“教师轻松上阵,松而不懈;学生快意于学,乐而忘归,即“轻松语文,快乐语文”。短短两句话,把“教”与“学”的角色、目标归纳出来了。

众所周知,“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生活的任何内容都离不开语文;“语文”也是一幅美丽的图画,它有优美的线条和斑斓的色彩,前一句阐述了语文的综合性很强,后一句既道出了语文的复杂性,也说明了语文的重要性。文生说“老师教得轻松,就是站得高、看得远。”这一点笔者深有体会,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如果没有大量的阅读和写作是很难成为一个好老师的。阅读是拓宽老师的知识层面和认识高度,写作是老师对教学的深度思考和对学生的个体研究。只有不断汲取营养,才能有“一桶水”和“一碗水”的正确分配。所谓“站得高、看得远”表面看似简单,其实含义深远。

文生言“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给学生的学习规律”,我理解为“学习语文,需要有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和科学的学习方法。”这个兴趣、习惯、方法不仅是学生天生拥有的,老师的引领、培养尤为重要。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何才能引导学生爱上语文、学好语文是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一大问题。谈起兴趣就作文片面性而言,不少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对作文产生了厌恶、头疼,到了中学,文不成章者比比皆是。古有“一文定乾坤”,“今有语文一百八十分”。语文高考涨之180分,不仅说明语文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而且最值得我们探索的是语文到底该怎样教?一个新时代的语文老师该怎样做?如何培养能适应社会发展和需求的学生?这些题外话其实就是国人对语文这门学科的高度转变。因此学习语文的习惯、方法又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新话题。

文生却有着先见之明,他说“ 课外的新知绿叶,和课内衔接起来,双条腿走路,从而构建语文大阅读框架,进一步拓深单元小系统思路。这样一来,语文各册知识点牢牢地框架于胸,达到‘胸中有丘壑’的境界,就能高屋建瓴。”还说“当学生的学之中处在一种愉悦的状态之中,当兴趣之神始终昂扬奋发在学生不断创新思维的定格与流动中,一切学之问题都可迎刃而解,一切艰难困苦都可在瞬间幡然领悟。”这两段话前者给老师了建议、方法;后者给学生以赞许、激励。当我们和学生一起品味美文陶醉其中,语文就开始了飞扬、快乐就长了翅膀,原来语文就这么简单、这么神奇!

文生对语文的研究是诗意化的、生命化的,这一点不可置疑。

我们不妨听听全国中文核心期刊《语文教学通讯》首席编辑张水鱼老师的声音:柳老师的博客是“绿柳新风”,从这个笔名可以窥见他所劳动的田野是语文教学的长势。他首创的“绿色教研”活动如名著阅读大讲堂、读书交流、专题培训、特色教学展示、课题研究等颇具特色,实在值得一表。

虽然他的好多专著我未曾拜读,但就他对语文的执着,对文字的爱恋足以让我絮叨半天。

还想说说他对语文的独到见解。这是我在读了该书“个性解读”栏目后的又一震撼。这些文字用12个篇章构成,仅从标题审视足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如:《生命的歌唱》、《写在人生边上》、《立体的司马迁 悲怆的生命河》、《“闲”出来的优美》、《一位大学教授的智慧论述》、《不断“否定”中的新生》等等,这些“解读”不仅仅停留在对文本的感性认识上,而是深入透彻的挖掘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人性、道德、伦理。从《生命的歌唱》联想到了《敬畏生命》、《热爱生命》、《紫藤萝瀑布》、《提醒幸福》、《白蝴蝶之恋》、《纪念白求恩》、《七根火柴》、《小橘灯》、《勇气》、《安塞腰鼓》、《愚公移山》。这些经典作品的解读不是一般老师能解读得如此透彻。所以在这里我想强调:文生也是为“文学”而生。他的骨子里包孕着浓郁的文学气息。这不仅表现在对文本的解读上,也体现在他的知识水平和思想认识上。他能用哲学、科学、文学、心理学等方式宏观地去理解、鉴赏古今文学思潮,能从比较高的角度上把握作品的深度和广度,既有利于深化教师的教学改革,又能推动文学水准的提高。我认为一个出色的教研员、一个语文教学专家能把作家的使命感、责任感融入到教学中是难能可贵的,更是不可思议的。我之所以对文生这个人很崇拜,正是因为他一直行走在文学的道路上。“语文”、“文学”两个概念不同,但却有着密切关系的兄弟在文生的人生轨迹中亦然相辅相成。

再说说文生“品茗课堂”的本领吧。该书精选了15节名家经典课例,从不同角度体现了他对语文课堂的思考和认识 。新颖而充满激情,诗意而不逾越个性。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中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无需置疑,这些正是我们需要不断追求的教育理想。学生的幸福人生需要拥有幸福感的老师去引领,老师的幸福感当然需要教研员去感染、去激励、去指导。这一点,文生做得无可挑剔。

每一篇“品茗”包括“理论探究、经典案例、品味赏析、延伸思考”四个主题。从这些文字中既能体现他的文学造诣,又能看出作为一名语文教研员所肩负的责任。他,一位课程和教学艺术的职业评论家,超越了肤浅、表层,用一种真诚的、朴素的、卓越的感情融入到课程研究和课堂探讨之中。以心灵拥抱心灵,以激情点燃激情,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样魅力给教师注入一泓清泉,让教师这股清泉中尽情地吮吸、释放、畅游。他帮助教师分析怎样挖掘教材、如何处理教材、精心指导教师设计教案、教学方式、甚至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有细致入微的评价、呵护,营造了一个民主的、和谐的语文课堂。这正是他所倡导的“幸福课堂”、“快乐语文”、在“延伸思考”这个主题中有对此类课堂的建议和评价以及一些注意事项,给教师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说到此,我不能不说《乘轻松快乐的翅膀》一书是传播语文教学思想的最佳渠道,是语文教师成长的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教材。文生的言行堪为每个教师的典范,文生的人生是与语文结缘的一生。故,从心底升起一股深沉的敬意。这种敬意将会伴随我以及每个读者咀嚼无穷。

真诚祝愿文生在语文这块肥沃的领土越走越饱满。

 

                       2013年12月2日

点击浏览柳文生老师博客 《乘轻松快乐的翅膀》读后 


 

更新:2014-01-14 06:39:42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