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的第一天
本打算和家人趁元旦假期,去个有意义的地方休闲一番,碰巧接到文友的电话,一行人要来灵宝游览函谷关。2014的第一天,问道养廉函谷关,
作为东道主,以真诚之心迎接远方的宾客。
午饭后已是一点多了,驱车直抵函谷关景区。
接待室工作人员等候良久,感动景区对文人的友好欢迎!
冬日的函谷关少了绿色,却多了“哗哗”之声。瀑布在空旷中显得格外耀眼。游客三五成群,川流不息。我们六人也算庞大之群体。年龄最大的卢老师两口子已70多岁,但却童心飞扬。言谈举止很是可爱。如卢老所言,我是老顽童,大人小孩都喜欢。多年未曾见面,虽耳朵变笨了,可依旧谈笑风生,风采不减当年。老伴做了一辈子教师,举止儒雅。老两口相敬如宾,提及多年前来函谷关时的种种回忆时,大呼“变之,变之,全变之!”
我成了导游。以特有的方式娓娓讲解,各位听得格外认真。不时招来惊异的目光,那意思包含着对我身份的怀疑。有个十七八岁的男孩子问我:“大姐,您是导游吧?听您讲得那么动听、流畅,看得出您非常热爱自己的家乡,对《道德经》也有研究啊!”我笑了笑告诉他:“小伙子,函谷关名震天下,全世界都在研究《道德经》,作为地道的灵宝人如果不懂当地文化会让人嘲笑的啊,呵呵,我不是导游,导游比我讲得更好!摸摸灵石吧,当年老子在此写了洋洋洒洒五千言,你今天摸了一定能写出五千言的观后感。”周围人笑了,男孩子很自信地点了点头。
文友们在一起自然有说不完的话题。大家都是文化人,一会儿谈到新安县,一会儿谈到鹿邑,话题绝不离开“老子”。他们认为灵宝的确人杰地灵,物华天宝。不愧有“玄宗改元”之美谈。
老子金像不管从正面、侧面仰视,总能让人平静、祥和。香炉前虔诚跪拜、心中默念“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每来此,都是一种心灵的涤扫,道德的升华。
太极湖以她博大的胸怀迎接冰封的日子。虽然盖上了冰被,但灵气依旧。偶尔有划船在破冰处来回走动,宁静的湖面略有几分骚动和不安。老太太风趣地说,坐在船上睹老子容颜,那味道定会更加独特。
我告诉他们几年前带着一群孩童观看“闯王激战函谷关”的大戏,那惊心动魄之场面跟真的一样。我认为那是一部很好的历史大戏,应该让游客免费观看。不仅可以提升游览人气,也可让静默的函谷关重现当年古战场的风貌。当然了,现在有了放映厅,可以观看专题片。不过,两种观看方式在历史意义和养眼效果上是截然不同的。
身虽累,但心随大家兴致勃勃。到达“函关古道”时还登上了三层的古楼呢。站在城楼上遥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实乃惊叹!这天造之地是何等的神奇!
不知不觉已是下午四点多。
顺着河岸回望,碧波荡漾的湖水倒映着金光普照的老子金像,老人家那慈祥、平和的神态陶醉着崇尚《道德经》的文人达官。
2014的第一天,在函谷关与老子共度,揭开新年的头盖,迎接灿烂的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