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陈一豪习作展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五年级 点击:1899

  月亮妈妈心中的陈一豪


       在我心中,一豪是男生中很守纪律且思想活跃的智慧男孩。每次上课,他炯炯有神的目光是那样一丝不苟,又是那样的清澈。我发现,这是极少孩子能做到的一种听课习惯。

    好习惯让人受益无限。我常常这样告诫我的孩子们。一豪就是这样一种自律、自信、自强的孩子,因此,作文能手班的“小班”就交给了他。
    他时常帮助写作比较吃力的马鑫源。
    一次,我看到互评时,好多孩子都不愿意和马鑫源交换,因为他的文章问题多,字又差,成了大家心目中的老大难。马鑫源可怜巴巴地坐在位子上期待着。这时,一豪写完了作文微笑着说:“战马,咱俩交换吧?”马鑫源一听眼睛放光,赶紧把他的作文本给了一豪。
    一豪拿起红笔认真地修改起来。时而眉批,时而总评,时而改写错别字。那个卷面上密密麻麻地用红笔批注着。我站在一旁看得心服口服。别人改完后都出去玩了,可一豪却拿着马鑫源的作文本来到我跟前对我说:“月亮妈妈,马鑫源的作文的确很差,不仅错别字多,而且语病也很多,其他同学肯定不愿意和他交换。以后我就专门跟马鑫源交换,做他的小老师,可以吗?”我一边接过一豪手中的作文本,一边欣然答应。多好的孩子啊,难怪大家都喜欢他。
   我要求凡是写“打”字的文章有空时打出来,通过电子邮箱传过来。其他同学当耳旁风,可一豪却从不这样子。每次总是积极地打出自己的作品,在很短时间内给我发过来。我虽然要整理孩子的作品,虽然要逐字逐句地细查,但我毫无怨言。一豪的作品有的虽短,却写得很是优美。一个个小小的五年级孩子把文字历练到这个份上,我已心满意足。但他却告诉我在班级语文考第一,妈妈还是不满足!呵呵,这个严格的妈妈真够厉害。
    在这里我要向一豪的妈妈敬礼:感谢您培养出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好儿子!
    
我希望所有的孩子都要向一豪学习。
    这是一豪原汁原味的作品,望大家看后多提宝贵建议。谢谢!
 

                                   “秋”

  秋,本应是凉爽的,多雨的,丰收的,可是今年的秋却热得不同寻常。

  今年的秋,可谓是百年不遇的秋,秋从字面上看,是庄稼置于火旁,挺有意思啊!
  火辣辣的太阳异常勤劳,到了秋天仍要工作,蓝天与小雨滴成了亲密无间的好伙伴,秋天仍舍不得分离。于是田间的农民伯伯,就皱起眉头。麦子不愿探出脑袋,苹果的小脸蛋不似往年红了,枫叶也不穿那件红色的毛衣了。连播种都难于上青天呀!于是大地母亲脸上多了几道皱纹,大雁也推迟了旅行。  

  是呀,寒露都过去了,还没有一滴雨落下,这,怎能叫人不发愁呢?

  在这里,我劝骄阳快下班吧,明年还可以工作的;劝白云是分手的时候了,明年还能相见;劝麦芽儿赶快露出你们的小脑袋吧,这样,农民伯伯就可以乐呵起来了。

   这个讨厌的秋天!


                              冬日,弘农之金水

    冬天,天干物燥人贪睡。我醒得晚,磨磨蹭蹭起床后,始忆今日要去金水湖出游。

    至此,一大半人已经来到,我们又等了十几分钟。人如数后,老师嘱咐了几句,大家便迫不急待地出发了。

                                       弘农春秋:感受自然与历史

    首先,我们来到了弘农春秋园,弘农春秋园,是植物的王国。这里宝塔似的雪松,枝头挂着红果子的女贞树,四季常青的竹子……数也数不清。处于霜中而保持着一身彩,它们的精神太伟大了!

    它不仅是植物乐园,也是历史的沉积处。

    弘农春秋园里的小道上,每隔一段,就有一块历史之砖,让游人了解灵宝的历史。我没细看,只记住两点:民国二十六﹙一九三七年﹚八月,灵宝县初级中学成立;一九四九年七月,灵宝阌乡解放。

    接着,老师又讲了清官杨震的“四知故事”:一天,晚上有人求杨震办事,偷偷送他一包金子,并道:“次无人知”。杨震道:“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谓无人知?”婉言谢绝了

                              诗人:文化底蕴

    接着,我们来到了弘农诗岸。“顾名思义,弘农诗岸一定有很多诗喽!”我自言自语。“当然了。”走在我身旁的马鑫源道。

   刚走下桥,我就发现了许多诗词,由于它们保留了书法家的笔迹,我看不明白,只能继续往前走。又走一段,我们兵分两路,我走在下边的岸上,在连接两条路的墙上,有许多刻在铁板上的古诗词:如,《滁州西涧》、《咏柳》等,数不胜数,这是,我才知道这儿叫“诗林”。

                                                   划船

    我们终于来道了此行的终点站—码头。我们迅速地分成组,穿好救生衣。上船了。

    起初,我们在湖上乱转,后来看见其它船只都停泊在岛旁,上船了。

                                              小岛 

     在岛上,我见到了两只鸵鸟,它们把头伸出了笼子,东张西望,好像对这里很陌生,也在怀念无拘无束的日子。

    另一个岛上,生活这一只可怜的猴子。它被囚禁在一个六边形的笼子里。它完全丧失了灵长动物贪玩的特点。即使人们给它喂食,它也只是缓慢地爬过去,抓起来吃。哦,这只可怜道的猴子定时在回忆那在树枝上度过的无比欢乐的日子。

                                             尾声

  我们上船了,马鑫源掌 舵,谁知完全按自己的意愿,一会东,一会西,还有一次差点撞上湖中心的假石头上。

  我真想自己当鸵手,可有没办法,忽然,妙计浮现,我就用人的生理运动——眨眼,玩一场心理站。

  我对他说:“马鑫源,只要你眨一下眼,就由我来担任舵手一职。”忽然,他很快地扎了一下眼,我就夺过了舵盘,将船开回了码头。

  上岸了,向老师道别,回家了,我们在金水湖度过了愉快的一个上午。

                                                                

  

风中的美景

    今天的风,发起了脾气,大口大口地向人间吐气。

    风,将无数片绿叶刮下,让人们感觉不到太阳的温暖。丝丝凉意,也别有一番风趣。我在风中独自享受着。

 

    风中的小树林在翩翩起舞,似乎向人们招手。来,一起随着“音乐”,快乐的舞起来吧。一层一层小树林,环环而绕,颇似御林军守卫着皇上。气派!

    再往前走,又见一片林子。白杨树,用自己的身躯为中间的灌木挡风,让我想起母亲的爱。

    看看草地吧,那别样的反抗队很美。风如此之大,她们却依然挺着腰板,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让人们感受到她们的坚强。我要向她们学习,遇难不怕,坚强!

    噢,我开始迎风而行。看,那颗孤零零的松树,在风中张牙舞爪,好像在与风、与寂寞做抗争。

    相比之下,前方的柳树却在做自己的工作—柳树顺风而行,为人们指示方向,让人们,不要逆风而行,以免让风把自己的脸吹疼,

    我执意不听柳树的告诫,继续向前走。谁知,天有不测风云,风儿变本加厉地吹着气,吹得我眼睛红。我不得不仰起头,只见白云乘着船,在风河上行驶,唉,我逆风而行,自作自受。

    风小了,我又走了起来,我想到了空气,空气的流动形成了风,而空气是因为两个地点之间较大的温差而形成的。太阳呀,风的监护者,你明知道,风今天心情不好,偏要搞出点较大温差,这不是助纣为虐吗!

    风中飞的一切,真是有趣,不过,不该对着美丽的人间发脾气啊!


古代历险

  一个星期的早上,我一直赖着床,呼呼睡大觉。但是,九点钟,我被研究处处长华迪斯打来的电话铃声吵醒了。

  “谁呀?大清早就打电话?我睁开惺忪的眼睛,一不满的口吻说道,“是我,华……迪斯!华迪斯处长呀。请问有什么事?”“我们研究出第二代穿越机!请你来一趟。”“好的,就来。”

    我叫上助手,迅速赶到了研究出所在地。

    它像个电梯,但插满了线。我的助手学会操作后,我带了一支步枪,三百发子弹和一把贴身隐形刀,对讲时空隐形机,以防古代官军害我。进了“电梯”。本来应该到唐太宗十四年的长安,但它到了仪末年的洛阳才停下来。

 

    我走了出来,过了一刻钟,守城的官军发现了我,将我押到了县衙。他们收了我的抢和子弹,认为这是地狱之神,把他们销毁了。县官几次升堂都审不出个子乎也者,于是,他给刑部的人写了封信,决定把我送到刑部处理。经过几次三番审问,拷打,我什么都不说。最终,决定,向皇上汇报。

   傅仪奏折都不看,漫不经心地说了一句“斩立折,明午时三刻。”

   第二天,我上了法场,只听报时者吆喝:“午时三科到!”我悄悄地取出刀,割断绳子,麻利地砍翻刽子手,又用飞刀刺死了监折官,逃走了。

  我来到深山老林里。拿起对讲机焦急地对助手说:“快让我回去

我进了穿越机,但是机器到了宋衞宗年代的开封就停了。我出来才发现,这里是大理寺的门口,守门人见我服装不对,把我押了进去。用刑逼供,什么也不说。派了两个官兵,刺配江州。

  一天下午,我们来到饭店,他们见有两个官军,便在酒里下了药,给我开了枷,“你是哪里人,”不能暴露身份,“我是天上派来的神,祝梁山伯,得百姓信任”“真的?”“是。”他立即给宋江报信,并将我送给梁山伯。

  宋江阅信后,问“此来,停多久?”我的眼睛转了转,缓缓地说:“嗯…半个月。”宋江苦苦哀求,我才答应多住些日子。

  在这段时间里,我向梁山好汉们传授知识,让他们多一份力量;我带着他们再次熟悉地形,以防官军来犯;我还随他们南征北战,抓贪官污吏,为百姓造福。

  两个月后,我决定回去,于是在深夜写了一封到别信。这回,顺利地回去了。


                                         
最美的景色—落叶

    落叶,深秋、初冬两季中最为常见的景色,也是最美的景色。

   它的颜色不一,有红的、黄的、也有嫩绿的,却都不是纯色。我认为,杂色的叶子才是最美的。比如,那绿中含黄,黄中渗红,红中带绿的叶子,给人一种视觉的享受。

  落叶,由于落地的时间不同,它们母亲的种类不同,形状也不尽相同,有的才落下来,舒展笑脸,一副与世隔绝的样子,有的已经落了好些时候,它们的脸已经起了皱纹,荣华已过。

    柳树叶,有的表面凹凸不一,甚至已被细菌侵蚀,出现各种颜色。有的平平坦坦,犹如又弯又尖的月牙儿,绿如晚夏初秋。

    杨树的落叶,翠绿中掺着些许淡黄,还有些浅棕色,它们,常会与细小的树枝一起落下,即使在地面也不失那整齐的“队容”。剑麻的叶子脱落时,有的还是绿色,有的已成深棕色的,虽然颜色不同,可他们都是抱着“身虽亡,精神尚在”,的心态落下的。因此,他们落下时会将“身体”边缘尽力收缩,使自己变得更加锐利,以完成自己一生的使命。

    樱花树下的叶子,黄中带红,这些落叶叶面宽大,两面的颜色有很大的反差,好似公主一般,临危也不愿丢掉华丽的衣裳。

    落叶的形态﹑颜色虽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叶脉分布均匀。叶子的叶脉似人体的“血管”,有主脉,支脉,细枝末节之分。它们的作用也与血管一样,都是向各部分运输营养。

    你也许会从落叶那脆弱的躯体上他过去而不以为然,但我却引以为厚。落叶非常脆,一脚便可让它粉身碎骨。落叶的精神令人钦佩,临危还要给人视觉的享受。落叶归根,为大叔母亲提供营养,使自己获得重生。落叶如此伟大,它是我们的“老师”。

   落叶,是这世上最美的景色。

    

  

更新:2013-12-20 06:32:0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