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李老师,“桥”这个话题怎样指导

作者:李金霞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 点击:2041

         正在做家务,突然来了一个电话。陌生号,本不想打扰忙碌的自己,但经不住电话的一遍遍嘀铃铃,还是夹着抹布接听起来:

      “李老师,不好意思,我是某某学校的老师,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可以吗?”

      原来是学校老师打来的,那可是我最钟爱的话题了。赶紧扔下抹布侧耳细听。

      “是这样子。很久没有看到您了,第一很想念您,第二想和您切磋一下作文教学”。

      “谢谢想念啊!直接进入主题吧。”

      “我是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有关桥这个话题的作文不知道该怎样指导?学生写得是卢沟桥、赵州桥、黄河长江大桥等,看着这些文字我很迷惑。感觉学生不是从网上抄的就是到作文书上仿写的。如此作文实在让我不知所措啊!作文一名语文老师,我不能引导孩子写出身边的桥,很是自责,也很遗憾,更不知道作文该怎样教了。请您给我一个方案。”

     这是一个善于思考和钻研的老师,而且是一个对学生负责的老师。一般情况下像这样不着边际的习作教学老师只能让孩子去网上调、作文书上抄、或者范文,可这位老师很想用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孩子去创作,我不能不支持,为这个老师的想法感到欣慰。

     目前,我们大力倡导语文回归本真,可现实却让我们大跌眼镜。语文的主要环节是阅读与写作,暂且不谈阅读教学,就写作教学来说,我们在很多时候变成了纸上谈兵、闭门造车,不是老师不想带孩子出去观察、感受、体验,而是学校决不允许孩子走出校园。如此作文怎能写出个性,写出真善美,这个现象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没有生活的体验很难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语言即使再优美只能给人一种“假、大、空”的视觉。面对这个老师提出的问题我很快就说:“老师,我建议您给孩子周末布置动手、观察、拍照的作业。比如,要写桥这个话题,你可以让孩子寻找附近的桥,了解它的建筑、历史、故事、作用等。如果桥上没有标注有关资料,可以让孩子做调查,问问村上年纪大的人,现在条件多好,让孩子拍照,然后把自己拍得照片做成课件,给孩子一个展示、讲解的机会。孩子们一定会争先恐后地寻找资料……培养孩子养成观察的好习惯,不难写不出作文……如此这般说了不少自己平时的做法……”

     这位老师听后,激动地对我说:“李老师,您的建议非常好,我怎么没想到这样去布置作业呢?”是啊,电教技术要让孩子学会使用,而且还可以做成数字故事,更能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

      我想,很多老师面对这样的作文都很困惑。到底如何教作文,我认为:走进生活,让孩子真正地亲近自然、了解景观,才能写出栩栩如生的作文。

 

 

更新:2013-10-26 04:42:39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