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那年月圆时
和他相识、相伴、相惜已经23年了。这23年,我们相濡以沫,度过了一个又一个中秋。月亮下,一起分享着那份浪漫。时而吟诗作画,时而畅想翱翔,时而回味无穷……这情,这景怎不令人柔肠百转,感慨万千!
23年那,弹指一挥间。如今,白发染了两鬓,皱纹满了额头。昔日那对俊男靓女已蜕变成了老爸老妈。岁月的雕刻,生活的磨砺,事业的盛衰,怎奈是一个”累“所说得清!
“每逢佳节倍思亲”。要过中秋了,几位老人在盼望着,念叨着。回家,一切撒后。
买了月饼、水果。驰骋在回家的路上。
久居小城,似乎忘记了乡村的味道。
一路上,满心欢悦。就连尘土也变成了香水。拼命地呼吸着大自然的新鲜。
这里,是香菇的市场,大车、小车,人来人往。好不热闹的农家景象!大嫂数着钱,看那满足的样子,让人眼馋。大哥开着三轮车,一箱一箱的香菇飞到了五湖四海……
心就这样交替着。乡下,城里,到底哪里最美?好怀念在乡下的日子。
熟悉的小径,熟悉的山村,熟悉的庄稼,熟悉的小溪……一切都像昨天,他亲昵地对我说:“霞,还记得未婚前那年中秋节吗?”
“怎能不记得?那个时候你开着车,我坐在你的旁边。你羞涩地说,媳妇,我的新媳妇回来了,全村的人一定会惊呆的。“
”是啊。为了追上你,我死了几次 呀。我的新媳妇在我心里永远是新的。“他美滋滋地说着。
清楚 记得与他订婚后的第一个中秋节,按照风俗习惯要去婆家过节。
妈不知道教育了几次了:”孩子,去婆家过节要打扮一下。眼镜就不要戴了,人家村上人会笑话你的。“
“妈呀,您知道如果不戴眼镜,我怎么能看清啊!”妈妈无奈地摇摇头,苦笑了一下。戴眼镜,当时在村里要受冷嘲热讽的。“装狼不像狼,装狗尾巴长”这句话不知道听了多少遍。妈妈也曾为此伤心了不少次,为什么我的女儿总得戴眼镜呢?找对象成了大问题了。谁敢要我这个戴眼镜的乡下人?
他敢。而且义无反顾。
坐在他的车旁,我有些担心,怕村里人的目光。他笑着说:“放心吧,眼镜戴上。我要让村里人看看我的媳妇是个有文化的乡下人。”
到巷子口了,我们下了车,一群人就围了上来。这个说,新媳妇像城里人,那个说这新媳妇怎么像个教书的。羞涩的我两颊绯红,不知所措。一位大姐姐把我上下打量了一番:“吆幺幺,这是可民媳妇啊!怎么还戴个眼镜?模样挺俊俏的。不过,在乡下你这一副身子骨可不行地吆。活脱脱一个林黛玉。哎,可民,你这媳妇不行啊!”劈头盖脸的一棒子。我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他赶紧堵住那张嘴:“我喜欢啊,大姐。”嘿嘿笑了几声。拉着我就回去了。
端上来了饭菜,我实在吃不下。好歹我也是大户人家,贵小姐能受得这等窝囊气!回去告诉爸妈——退婚。
他告诉我原来那个大姐非要撮合他和她妹妹,他拒绝了。她是故意挑衅的。我这才明白,渐渐消了气。
那晚,我没有吃饭。
皎洁的月光下,我们坐在一个葡萄园的土垄上讲述着各自的故事。他是个苦命的孩子,八岁时就没了爹,娘身体又不好,还有一个小妹子。为了娶媳妇,他拼命地干活儿,在山上拉矿石,但挣下的钱仅仅够母亲的医药费。所以,媳妇之事就耽搁了。我呢,因为是近视眼,又因为多少有些文化,高不成低不就也就耽搁了。两个人就这样说着,最后各自都哭了。含着泪望着月,在心里我默念:“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可怜的他没有辜负我,在家里最重的活儿一个人扛,最难吃的东西他吃……为了支持我做事业,孩子、家庭他承包了……想到这儿,我已是泣不成声。
靠在他的肩膀上,一种踏实、安稳油然而生。
虽然生活赋予了我们很多眼泪、辛酸。但过往的都是一笔财富,留给我们的是永远的攀登、奋斗!
那个月圆之夜让我这一辈子刻骨铭心。因为那是心与心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