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古寨,枣乡人家(图文)
行至许家寨,被累累大枣迷惑双眼。树上大枣青青,树下满地落红。
进寨门,几声狗吠,几句鸟语。
他多次来此,相机里总能留下一些遐想的故事。我不曾过。他神秘地说这儿有传奇,有不少你想听的故事。拗不过神秘二字,只好怀着探寻之情默然走进这一惊羡文人墨客的古寨。不为吃枣,只为听故事。
他带我走进一户人家。老两口打酸枣刚回。大叔看到他兴奋地握手让座,眉头的皱纹在舞蹈呢。哦,原来他们早熟识。难怪他今日非让我来此赏光。一只大狗吐着舌头瞪着圆溜溜的眼晴监视着我们。
这座古院坐南朝北,有三眼窑洞。大叔记不得有多少年,只告诉我解放前他的父亲,二爸都参军了,而且是当年八路军的领导,后父亲定居呼和浩特又成新家。其妻小他12岁,膝下又生四个孩子。五十年代时回来接他在呼和浩特市住了两年,只因不习惯那里的生活,后又回灵宝居住。二爸在北京也做了大官。
”您为什么不搬走呢?孤零零住此多不方便啊!“
大叔是个爱笑之人,摸摸枣树说:”习惯在这里住了,政府和儿女们都不让在这里住,怕危险。拗不过我就在旁边盖了一间石棉瓦房,睡在这里可舒服了。”大叔一边说一边带我走进了其中的一面窑洞。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一张单人床和一些酸枣。
院中一棵枣树饱经风霜。大叔说至少有五百年了。 看着枣树满身疮痍,听着大叔回忆这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什么祠堂啊、学校啊等等他还能忆起的旧址。而且还带我一边走,一边说“这就是当年的什么什么……”
早闻许家古寨是许氏四位尚书的祖根所在。(http://www.lbwbw.com/Article/mt/201003/2552.html)这里有当年的详细记载。
巧遇看枣老兄,告诉我们这几日正下枣。我想留下帮忙。老兄说每天给你五百块钱你都干不了。我愣了,我有那娇气?
“你们转,我得去村那边弄水了。要回去晚了水停了就没有办法了。”
七十六岁的大叔开着三轮电动车在飞扬的尘土中出了寨门。
看枣老兄说:“你们来这里很不容易,吃枣吧。现在青枣不好吃,就摘一些小灵枣蛮好吃的。”
我摘了一个果真不错。
闲谈中知道当年刮起的“掘墓风”这里也没有逃过。
那扇大铁门后边是什么呢?老兄说没有带钥匙,下次一定带我们去看看。
坡那边几座荒院还保留一些旧时风貌。看到古色古香的建筑,我就不由自主地忆起我家的四合院。不知是明朝还是清朝的二层楼,至今老爸老妈还住在里面。有一年文化局去了几个人说这可是宝贝,一定得守护。老爸老妈硬是不舍得拆了,古老的厕所,古老的青石庭院,古老的做饭锅台,恐怕在村里找不到第二家了。老爸舍不得搬走,也舍不得住城里,他们就和那对老叔老妈一样。
一座古寨,一座古宅 。留给后人的是什么呢?
登上半坡我终于明白了”沙枣坡“为什么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