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请少一些折腾
一位老师告诉我,他忙了这么多天,终于在有一天可以告一段落了,可以痛痛快快地喘口气了。
他说,这一天,下午上班第一节下课之前,校长突然通过语音设备宣布:“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省里督导检查团没有抽到我们这儿,我们终于可以轻松了。”为了迎接这次检查,他们没有少加班加点。每一位老师都想把自己班做得更好,比如,一件物品的摆放,都考虑得仔仔细细,想想放在哪儿最好。校长也帮他们做能帮上忙的活,一句话,忙得不得了。
他说,这阵子,大有前些年农村一家兄弟多,新媳妇来看家似的。大家都是兄弟姐妹,一个兄弟要说亲成家,其他兄弟都把家里活当着自己的事,看那情形,每个人都会想,“天哪,千万要做好了,不要让新兄弟媳妇看出什么破绽来,兄弟结不了婚没什么事,公婆一定不依不饶,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整个集体的荣誉,不希望在我们校内出现什么问题。”都在加油。
我要说,这样迎检的情形何止这所学校,这所学校里的这些教师。
难怪不少老师看了我的博客留言:教育,请少一些折腾好。何为“折腾”?“折腾”一词出自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讲话“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于是,“不折腾”被基层领导广泛运用。我个人认为,“不折腾”的意思是以主人的身份干工作,使生活中充满生机的动人的气氛保持下去,避免横生枝节。教育不折腾,就是不要横生枝节。
大家都知道教育要少一些折腾,然而,我要说,相当多的老师干工作是睁着眼睛懒尿,面对这些老师,检查是促进工作,促使学习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他们该做的事不做,该干的活不干,比如说,教师应该是一个学习群体,有时间就去学习,可是,现在的老师,一有时间就去搓麻或者是做生意,不看书,也不学习。真正要寻找原因,有老师说,现在学校里面没有专业报刊杂志,更没有老师喜欢看的书,有的都是上级分配的地方党报党刊。当我告诉他们,可以通过上网去学习。他们说,有的老师连电脑如何打开都不知道,有哪里会上网?再说,有少数老师听了我的介绍,也上网来学习一会儿,也学着建了博客,可没有时间养他的博客,或者一有时间就上网玩起游戏。我对此现象,只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希望他们能够觉醒。然而,面对他们,就如一个午睡正酣的人,需要有人端起一盆凉水,一下子浇在他的身上,让他猛然觉醒还不行,至少要让他感冒了,才愿意打着喷鼻去找医生治疗。问题是我端不起这一盆凉水,也没有往他们身上浇水的权力。
眼下教育体制不改,多数教师都有吃大锅饭的习惯,不管上级来的什么东北风还是西北风,他躲进套子里,还自豪地说:看我多英雄,我就是我。面对这样的教师群体,作为基础教学研究室的我们来说,只有依赖检查来维持工作了。然而,检查到的,可以促使他们改进,检查不到的,靠谁来促进?要促使教师自身改变,仅用功利文化,就会出现一窝蜂的现象。仅靠一次两次检查,不仅起不到相应的作用,反而让投机取巧的人钻了政策的空子,比如职称评比。
问题是,现在的检查也变了,每一次检查,总是提前通知被检查单位,让他们做好准备。怎么准备,通常是作假,让检查也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变成了折腾。课改十多年了,校长、教师教育理念依然不改,已经在工作上形成了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情形,出现检查组来了,忙着应付一阵子,检查组人一走,茶就凉。
朋友告诉我:虽然没有到他所在学校去检查,但是,他看着明亮的窗户、干净的教室,还有师生共同建的“爱心小医院”,心里都美滋滋的。我说,为什么检查来时如此,检查不来时,就不能如此呢?他白着眼睛望着我。我说:日子应细水长流过,切不可猛补,或者恶搞,让教育成为摧毁人心灵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