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诵协会主席张天星老师的一场指导
认识张天星老师是十年前的一场晚会。那场大型晚会他是男主持。很帅,很靓。清楚记得他标准的普通话、阳光的微笑、潇洒的举止……给我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时隔几年,在一次宴会上又听到了他的激情朗诵。那声音饱满而又磁性,像高山流水,似清泉叮咚。好声音会有如此的妙不可言!我欣赏,也感动。
于是,真诚邀请他为孩子们上口语课。那个时候,条件差,没有先进设备,硬是靠着他那张利嘴赢得了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
他成了灵宝市朗诵学会的主席,我和文学社的孩子自然成了会员。我有机会走进了名家,有幸带着孩子们欣赏朗诵艺术的风采。
文学和朗诵是相通的。他很喜欢文学,我常把自己的文字拿出来让他评判,他能在短时间内准确指出作品的优劣之处。对他由衷地敬佩。
最值得一提的是某校邀我写了一首长诗,作为校庆的重头朗诵节目。写完后我即刻让他看了一遍,并试图朗诵找出不足之处。他欢悦地接受了我的“任务”,而且风趣地说:“一见到朗诵作品我就欣喜若狂,浑身是劲儿。”我能体会到一个人对自己钟爱的事所呈现的那种情感和痴迷。人,也只有在这种状况下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
他很有经验。像这样的朗诵作品对他而言只需要读一遍便可发现端倪。他会真诚建议如何修改才能朗朗上口,才能振奋人心。在他的指点下稿子终于完善了。当学校接到稿件时连声称赞写得太好了!殊不知有朗诵主席的功劳呢!
朗诵是作品的二次创作,这一点儿我深信不疑。一百多人的大型朗诵,有男女领诵、合诵,场面很庞大,学校很担心朗诵不好,影响整体效果。我热情推荐张老师做朗诵指导。领导一听甚是激动,让我快马加鞭陪同张老师前来指导。
忙完工作的张老师只能牺牲晚上时间了。一百多号老师拿着朗诵稿早已等候着。没有过多言语,很快进入了朗诵指导。每一句话每一个词他都一一示范,而且边诵边告诉老师怎么换气,怎么让文字飞翔、飘逸、饱满、动人……从他嘴里发出的声音和老师的声音截然不同。他是用心用情用艺术的张力与文字相行。因而产生了不同的效果。
一句句训练,一段段陈述,把握不好节奏、感情是很难表达朗诵所展示的魅力。我在创作这首诗时同样怀着一颗彭湃的心把自己融入学校二十年的发展、变化、成长之中,点点目目,字里行间,没有体验将无法抒写。朗诵亦同样是这个道理。张老师告诉大家每诵出一句话那画面,那场景在眼前飘浮,那些都是我们做过的事过一下电影自然就会发出真挚的情感,把这种情感通过声音传出去这便是朗诵的魅力所在。
整整两个小时,老师们认真学习,张老师倾心教练,坐在一旁的我在他们朗诵的过程中对文字又做了一次修改。
指导完毕,老师们感慨万千,想不到朗诵隐含了这么多博深的学问。大家的笑容和掌声是献给张老师最美最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