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甘棠苑,一个德育教育的最佳基地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 点击:2250

    
                                                    ——“明珠情 甘棠缘”座谈会发言稿

 

大家好,我是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的李金霞。由于平时周末总是忙着上课,很少有时间参加这样的活动。今天能作为《明珠》杂志的重点作家来这里和各位朋友一起感受甘棠文化,共赏甘棠美景,除了愉悦,更是收获。

凭心而论,站在这里我有些诚恐诚惶。因为各位都是我的老师,在文学路上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插班生。平时虽笔耕不辍,但也只是写点儿随笔、生活感慨、教育叙事之类。提起教孩子写作文,是我最拿手、最开心的事。我喜欢孩子,喜欢带着孩子无拘无束地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目睹花开花落,感受五彩人生,静听月亮与星星……这个斑斓世界都是孩子们描绘的对象。

也就是这群孩子,让我和吴总有缘相识。

  清楚记得和吴启民先生第一次见面时,我们在灵宝函谷酒店的一个朗诵会上。当时我受灵宝朗诵学会张天星主席的邀请,带着文学社的一群孩子们到此聆听、学习的。还记得杨书忠老师亲切为孩子指点的场面。

会场上这群小精灵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一双很有气质、慈爱、和善的目光映入了我的眼帘。他发现我是育贤文学社的老师就颇感意外。和我说起了悄悄话。先问我刘育贤老师的近况,又亲切地告诉我有时间的话随时带着孩子们来三门峡甘棠苑参观、采风、写作。

他是谁呀?我并不认识。

后来才听张天星主席说他就是创建甘棠苑的农民企业家吴启民先生。我是个只会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孩子,社交知识极其匮乏。后来在几个场合见过吴先生,也不知道他就是灵宝人,只知道这个人很爱孩子。后来经常给明珠杂志社投稿,每次都能读到他的文章,而且诗歌散文出手不凡。后听闻他是一位笔耕不辍的“有钱人”。有钱人搞文学,而且搞起了文化,实属罕见。

去年五一,我没有和吴先生打招呼,带着几十个学生来了。因为我这个人不善于交际,虽然和吴先生见面好多次,但从来没有问过他的电话。那天不约而来。我告诉售票员我是灵宝育贤文学社的要见吴启民先生。守门说你给他打电话,我说没有他电话,你帮我转达一下。不一会儿就有人告诉我;我们吴总不在苑内。他叮嘱我们一定要安排文学社的孩子们游览尽兴,还特别派了一名导游。一切都是免费的,我很是激动。

孩子们在这里尽情赏玩。召公勤政爱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和孩子们。

 回来后我就设计了一期作文大赛,大赛主题是“采风甘棠苑”。几十篇作文出炉了。有一个叫赵斌杰的孩子写的《美丽的甘棠苑》荣获全国“中华情”作文大赛一等奖。这次我主编的五本作文书决定把这篇习作编进去,让全国更多的孩子知道三门峡有个甘棠苑,甘棠苑有个召公…… 

 我每年做几万份的宣传彩页封面就是和孩子们采风甘棠苑的合影。为什么我要这样设计呢?因为我被吴启民先生放弃荣华富贵,投资甘棠苑,弘扬甘棠文化的精神深深感动。我想通过我的微薄力量让更多的人走进甘棠苑,了解甘棠苑,让更多的孩子从小就懂得为人正直,为官清廉。所以,今天我要说,甘棠苑,一个德育教育的最佳基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育人,应该从娃娃抓起。

 最后,我想把自己的一点不成熟的思想拿出来与各位分享:如果在甘棠苑创办一所学堂,面向全国招生,让更多的孩子在此诵读经典、培养写作、故事联播等等适应现代孩子成长的话题。文学作品可以出版,全国发行,还可以做成电视散文,不拘一格。我会义务来这里授课,让我们的甘棠文化、召公思想千秋万代!

               

              美丽的甘棠苑

    四年级    赵斌杰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灵宝市育贤文学社的小作家要去三门峡甘棠苑采风。虽然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知识,但大家亲临现场的迫切心情难以抑制。我兴冲冲地背着相机,拿着好吃的、好喝的,坐上了大巴。

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

下了车,休息片刻,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了苑内。

抬头一看,一尊高大的召公像威严地耸立在钟鼓楼城门前。廉生威,公生明,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仰目细观,忆召公生平所为,顿生崇敬之意。突然发觉:这里不仅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也是教我们做人的园地

我们在园内环游,随处都可以读到寓意深刻的精品对联,如倡廉风年年珠圆玉润,顺民意时时月朗气清。

我们走到天籁轩,透过敞亮的玻璃窗,看到了许多没有见过的宝贝儿。导游说这些珍藏品都是无价之宝。

走着走着,远远看见一群人在摸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龟啊!明显可以看出这只乌龟很老了,因为它的头已经被人摸得油光发亮。我也随着人流摸着乌龟的头,感觉光光的,滑滑的。导游说:摸摸乌龟头,财源滚滚流。大家一听,又挤在人群中摸了起来。眼看老乌龟招架不住了,才依依不舍地松手。我趁机又摸了几下,感觉眼前全是金子……我想象着自己当了一名大官,我把这些金子送给了灾区,让他们重建家园;送给需要的人们,让他们不再可怜……

这是一个展厅,忘记了它的名字,但却被它富丽堂皇的气势吸引住了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遥远的古代。战马、铜币、文物、钟、鼎、铃……太多的东西,有的根本叫不上名,。轻轻敲一下钟,悦耳动听,陶醉其中。

甘棠苑面积虽然不怎么辽阔,风景却很独特。到处都是别样的树,还有亭台楼阁,碧莲清湖,简直就像一座繁华似锦的公园。还有果子呢。哦,这就是棠梨果。听说当年棠梨为召公充饥解渴,勤政爱民而受世代爱护、尊崇,这里包含着多么有意思的道理啊!我偷偷摘了一个,好苦啊!召公那么大的官却吃着这样的东西,他的品德让我深深敬仰。

这边,有棵粗壮的棠梨树,显然已经很老了。它一定年年唱着召公的赞歌。

美丽的甘棠苑,既有古典的园林风格,又有现代的韵味,真是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我喜欢这里,更想每年的暑假来这里避暑、游乐、学习!

 

附:吴启民先生的心语

    “很多人对我放弃发财办文化不理解,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从前,我挖山开矿,吃的是子孙饭;现在,我种树造苑,为的是给子孙后代造一座‘文化金山’。在我看来,财富是流水和云烟,只有文化的光芒是永恒的。”

 

更新:2013-04-29 07:13:58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