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棠苑,一个德育教育的最佳基地
大家好,我是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的李金霞。由于平时周末总是忙着上课,很少有时间参加这样的活动。今天能作为《明珠》杂志的重点作家来这里和各位朋友一起感受甘棠文化,共赏甘棠美景,除了愉悦,更是收获。
凭心而论,站在这里我有些诚恐诚惶。因为各位都是我的老师,在文学路上我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插班生。平时虽笔耕不辍,但也只是写点儿随笔、生活感慨、教育叙事之类。提起教孩子写作文,是我最拿手、最开心的事。我喜欢孩子,喜欢带着孩子无拘无束地走进自然,走进生活,目睹花开花落,感受五彩人生,静听月亮与星星……这个斑斓世界都是孩子们描绘的对象。
也就是这群孩子,让我和吴总有缘相识。
会场上这群小精灵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有一双很有气质、慈爱、和善的目光映入了我的眼帘。他发现我是育贤文学社的老师就颇感意外。和我说起了悄悄话。先问我刘育贤老师的近况,又亲切地告诉我有时间的话随时带着孩子们来三门峡甘棠苑参观、采风、写作。
他是谁呀?我并不认识。
后来才听张天星主席说他就是创建甘棠苑的农民企业家吴启民先生。我是个只会和孩子打交道的老孩子,社交知识极其匮乏。后来在几个场合见过吴先生,也不知道他就是灵宝人,只知道这个人很爱孩子。后来经常给明珠杂志社投稿,每次都能读到他的文章,而且诗歌散文出手不凡。后听闻他是一位笔耕不辍的“有钱人”。有钱人搞文学,而且搞起了文化,实属罕见。
去年五一,我没有和吴先生打招呼,带着几十个学生来了。因为我这个人不善于交际,虽然和吴先生见面好多次,但从来没有问过他的电话。那天不约而来。我告诉售票员我是灵宝育贤文学社的要见吴启民先生。守门说你给他打电话,我说没有他电话,你帮我转达一下。不一会儿就有人告诉我;我们吴总不在苑内。他叮嘱我们一定要安排文学社的孩子们游览尽兴,还特别派了一名导游。一切都是免费的,我很是激动。
孩子们在这里尽情赏玩。召公勤政爱民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和孩子们。
这是一个难忘的日子,因为这一天我们灵宝市育贤文学社的小作家要去三门峡甘棠苑采风。虽然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知识,但大家亲临现场的迫切心情难以抑制。我兴冲冲地背着相机,拿着好吃的、好喝的,坐上了大巴。
一路上,我们欢歌笑语。
下了车,休息片刻,导游带着我们走进了苑内。
抬头一看,一尊高大的召公像威严地耸立在钟鼓楼城门前。“廉生威,公生明”,让人不禁浮想联翩。仰目细观,忆召公生平所为,顿生崇敬之意。突然发觉:这里不仅是一处美丽的风景,也是教我们做人的园地啊。
我们在园内环游,随处都可以读到寓意深刻的精品对联,如“倡廉风年年珠圆玉润,顺民意时时月朗气清。”
我们走到“天籁轩”,透过敞亮的玻璃窗,看到了许多没有见过的宝贝儿。导游说这些珍藏品都是无价之宝。
走着走着,远远看见一群人在摸着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乌龟啊!明显可以看出这只乌龟很老了,因为它的头已经被人摸得油光发亮。我也随着人流摸着乌龟的头,感觉光光的,滑滑的。导游说:“摸摸乌龟头,财源滚滚流。”大家一听,又挤在人群中摸了起来。眼看老乌龟招架不住了,才依依不舍地松手。我趁机又摸了几下,感觉眼前全是金子……我想象着自己当了一名大官,我把这些金子送给了灾区,让他们重建家园;送给需要的人们,让他们不再可怜……
这是一个展厅,忘记了它的名字,但却被它富丽堂皇的气势吸引住了。仿佛穿越时空,走进了遥远的古代。战马、铜币、文物、钟、鼎、铃……太多的东西,有的根本叫不上名,。轻轻敲一下钟,悦耳动听,陶醉其中。
甘棠苑面积虽然不怎么辽阔,风景却很独特。到处都是别样的树,还有亭台楼阁,碧莲清湖,简直就像一座繁华似锦的公园。还有果子呢。哦,这就是棠梨果。听说当年棠梨为召公充饥解渴,勤政爱民而受世代爱护、尊崇,这里包含着多么有意思的道理啊!我偷偷摘了一个,好苦啊!召公那么大的官却吃着这样的东西,他的品德让我深深敬仰。
这边,有棵粗壮的棠梨树,显然已经很老了。它一定年年唱着召公的赞歌。
美丽的甘棠苑,既有古典的园林风格,又有现代的韵味,真是让人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我喜欢这里,更想每年的暑假来这里避暑、游乐、学习!
附:吴启民先生的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