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父亲”话题

作者:玉人木子 来源:河南省灵宝市文化馆育贤文学社 点击:1697

  小作家班的孩子掌握了各种文体的写法,但依然存在着很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比如,今天我出示了“父亲”这个话题后。相当一部分孩子说我已经写过,没有必要再写了。
      我微笑道:“孩子,先别着急,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位大作家写的父亲,赏完之后再告诉我到底需要还是不需要训练这个话题。”
        这是梁实秋的一篇文章。标题是《普通人》。这篇文章刊登在《中国最美的散文》一书。因为小作家班的孩子有一定的阅读量,而且也具有鉴赏的能力。所以,欣赏名家作品是他们每周必修的课。
       这篇文章很长,但经纬分明。以“父亲”的认真为纬线,以“是个群众演员”为经线。选材很有个性。比如,文中开头强调了父亲的“大胡子”,用孙子的一句话作为很有特色的一个“点”来描写。
    “爷爷,你晚上睡觉时胡子是放在被窝还是在被窝外边”,孙子的一句话不能不让读者发笑。可父亲却极其认真地问母亲,让母亲观察他睡觉的样子。虽然这是一个很小的片段,但却突出了父亲的“认真”。
      其实,文章大笔描写的是父亲做群众演员的故事。用了很多实例来阐述父亲那么大岁数却还是那么“认真”。这种品质在一个普通人的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作者笔锋一转。转到现实社会的形形色色的人对待工作的态度。这便是文章的深刻之处。
       当然,孩子们听完后也各抒己见,而且也懂作者采用的是边叙边议的方法来写的。语言朴素,材料真切。这便是成功的写人方法。
      “孩子们,你们用这种方法写自己的父亲,你觉得值得写吗?”
       这下,没人再有意见了。于是,展开思路,开始了创作。
       一个小时,一千多字的文章全出来了。这次作文写得很成功。脱离了孩子的那股稚气,而是有了很成熟的思考。

更新:2013-04-03 05:47:57
声明:本站是免费向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提供教育教学资源的公益性教育网站。除“枫叶原创”系站长创作外,所有信息均转贴互联网上公开发表的文章、课件、视频和艺术作品,并通过特色版块栏目的整理,使教师、学生、校长、家长方便浏览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源,达到了一网打尽的惜时增效之目的。所有转载作品,我们都将详细标注作者、来源,文章版权仍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我们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直接在文章后边发表评论说明,我们的管理员将在第一时间内将您的文章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