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香竹林寺
提起竹林寺,不由吟出刘长卿 《送灵澈》的 诗句“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幽静的竹林听到的是一种美妙的声音。我喜欢这种孤寂的美,一直想去竹林寺,却很少有机会。
今日, 因了空素法师的邀请,于百忙中抽出空闲赶往竹林寺。
十点出发。车子行驶在柏油马路很是舒服。出了城,只觉空气清新,心旷神怡。透过车窗,无论眼睛飘至何处,总能触到桃花的艳丽。一大片一大片的。满腹的忙碌渐渐沉醉在这春意盎然之中。
穿过芦台村后,老远就有了热闹的景象。小车排成行,摩托扎成堆。
进山路不好行驶,不仅尘土飞扬,而且车流拥挤。堵车、颠簸。好久都没晕车,此时竟然腹中作呕,头晕目眩。老纪开玩笑说,早上没好好念佛吧。哈,这个老书记说话幽默之极!
农历2月19日、6月19日、9月19日,都是观音诞日。这三个日子分别是:观世音菩萨出生、成道及出家的日子。是全世界佛教信徒朝拜观音盛赞观音大士之圣法的三个隆重的佛节。“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是传统中国人对观世音菩萨的普遍印象;每个时代的苦难众生,都会期待这样一位大慈大悲的菩萨现身、解救人们于烦恼的苦海。如果有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有感必应,所求如愿,一切随顺。这个灵宝盛大的庙会,2009年以来每年都在这里举行文化古庙会和祈福法会。届时邀请很多文人墨客。以往从没有参加过,今年空素法师盛情邀请,欣然应允。
路那边人流如潮。不知是哪里的剧团,看戏者成群结队。
由于堵车又停了片刻。往外一看,麦苗青青,河水绿绿。最让人厌恶的是足下的土很厚很厚。干旱,无奈。
车子七拐八拐。终于看到了几座房子,一个小庙宇。
继续往前走,听到了阵阵锣鼓声。
这里,停满了大大小小的车辆。
在一个广场上表演着节目。主席台上就坐不少熟悉的面孔。
还有太极表演呢。一看,全是我熟识的拳友。 玄武堂的老师和弟子也来了。
庙会场子南面便是莲花山。
站在山脚下远望,竹林寺修筑在高高的石阶上,座依莲花山脚。
观望四周,西边的山沟里有大片竹林,寺院坐北朝南,小门开在北面。拾阶而上,正在修建。只好从那条铺着沙石的坡路爬上去。
来到寺院,香火延绵,徐徐上升。一股灵气迎面扑来。
随即上了一炷香,三拜。在心里头默念:我的亲人、朋友祝你们平安、快乐、幸福!
绕过正殿,来到背后的小殿。探头进去,一对夫妻正在跪拜。
最惹眼的是楼阁式建筑佛龛。主体一层敬献观音菩萨,上面四层相对独立,各自成九个小庙,每个小庙里都有观音像。整个楼阁完全是木制而成,垂檐挑梁精细到位,窗棂门面镂刻精美。这座佛龛年代无从考证,只有惊奇于佛龛的精美绝伦。
拜观音菩萨后留下了自己的心意。
大殿前,整齐地站着两行手持鲜花的佛徒,听人说这是“开光”仪式。因自己不懂,站在最前面双手合十虔诚地看着空素法师念着经语,喇叭里也是众僧的念经声。好久,只间空素法师用柏树叶蘸着水走了出来。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只好怔怔地观望着。想必水溅到身上是一种灵气吧。
张天武、陈子路等画家、书法家赠送字画。进山那幅横联“打造佛教文化,共享智慧人生”深深嵌在脑海里。
爱恩斯坦语:佛学是宇宙性的。孙中山语:佛学是哲学之母。
竹林寺之行,让我 对佛学有了深层次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