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河南语文年会”散记
河南语文学会秘书长吴伟老师向我发出了邀请函。并在扣扣上留言:欢迎李老师来范县参加语文年会。因为我是学会理事。说实话,当我得知钱梦龙、魏书生、贾志敏、汪国真等等老师们赶来参加我们河南的盛会时,我蠢蠢欲动。很想再次聆听他们的谆谆话语。
原本去参加四川的一个作文研讨会。思索再三取缔了这个外出的机会,硬是一个人坐着火车、倒了几次车赶到了这个偏远的小县城。
初见吴伟老师,微笑的脸,幽默的语言,倍感亲切。忙碌的他,除了接待贵宾,还得负责签到、安排会议。短短两天,我对吴老师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产生了油然的敬意。
连续两天听课,受益匪浅。
不敢妄谈各位老师的课,只能简略谈谈个人感想。
笔者认为:钱梦龙老师着重强调的“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主体”很值得研究与探讨。这个话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分析当今教育存在很大弊端和误区。笔者虽然不在一线,但听过无数次课,完全能理解钱老这句话真正的内涵。作为老师是否真正地在学生学习的兴趣、习惯、能力上下功夫,我想要好好反思我们的教学。钱老幽默风趣的讲座很受启发。他依然精神十足,待人热情。
很欣赏程红兵老师的讲座主题“语文老师的文化自觉”。第一次听关于这方面的课,很新鲜。他列举大量实例引领如何做个优秀的语文老师。我最感兴趣的是他所列举的一个作文老师的评语。看了这几则评语,我深有体悟。因为自己天天和作文打交道。明显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样儿的评价。自己的做法和这位语文老师很相似。很庆幸自己在教学中没有走弯路。因为他相信钱理群的理念,我这些年也一直在追群钱老的踪迹。我和程红兵老师在很多看法上是一致的。也很欣赏这句话“教育家一定是一个很自由的老师。”
贾老师的作文讲座对我来说是最想学习的。因为网上的视频讲座和本人还是有区别的。在宾馆的走廊上碰到贾老师,一眼就认出了他。高大伟岸的身躯,微笑的脸庞,白衬衣、蓝领带,依然很帅气。当他站在讲台上说自己是一个癌症患者时,全场惊呆了,我情不自禁地留下了感动的泪水。他说河南的吴伟是他的好朋友,一定得来。尽管刚刚做完化疗手术,但一定不能让河南的老师失望……
他的课就是与众不同。从地摊上捡了一本七角钱的书,而这书上的一片小古文却是今天的作文课。为贾老师不拘一格的教学资源、教学风采深深折服。孩子们在他精到的点拨、精确的语言训练中明显有了改变。他告诉老师们:作文就是让学生利用语言文字练习,学生学习、、做人的一种记录。作文没有捷径,只有遵循以下几点就一定能教会孩子写作文:
1、教会学生读书,学会阅读;2、知道观察生活,积累素材;3、有效的训练,4、认认真真地修改。
一篇课文《祖父的园子》,两人执教。一个是来自安徽省铜陵市的钱娟老师,一个是杭州市拱墅区教研室语文教研员闫学老师。两个人的教学风格截然不同。但都是成功课例。如果单独拆开鉴赏两位老师的教学艺术,一定有很多不同之处。在此,我没有发言资格。只能说在深度和宽度上闫学老师略胜一筹。我认为,真正的语文课应该拉开长度,让孩子们站在文学的角度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挖掘内在的一些更深刻东西。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所在。当然,一个老师的文学修养及个人素质很重要啊。语文这门学科不是人人都能上好的。个人认为,闫学老师知识丰富,素养很高,是难得的语文教学高手。
当然,这次还想见到的一个人是汪国真老师。因为他是大诗人,自己只是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作家。从初中开始就知道这个名字,后来一直读他的诗歌。能亲临现场聆听他的写作人生,当然是十分欣慰的一件事。大凡名家人生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汪老师没有上过高中,但他却考上了大学。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听完他的课就有一种特别想拜见的欲望。因为我和他住斜对面。趁晚上吃晚饭的机会来到了汪老师的住所。他正在写字,看样子是给别人写的。笑容可鞠地接待了我,并且交流了一小会儿。汪老师的气质和才华如此出众。不能不让人赞佩不已。
当然,还结识了我们河南的几位高手教师。交谈中,我们有很多共同话题,很快成了好朋友。
感谢这次盛会,让我见识了不少,也明确了了自己奋斗的方向。相信在今后的工作中,会以此次年会为契机,创造更多有价值的